评论
分享

《十三邀》这个节目有点意思

生活小记

2021-09-21 00:16

66741 0 0

因为中秋假期,我连着看了2期《十三邀》,分别是许知远对话张亚东、许知远对话罗翔。不看不知道,看完之后真的非常感慨:真正厉害的人不介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在这种对自我局限性的反思,追问求索的探寻中,完成了对自我价值的拥护,解释和宣传。

理解的越深就越痛苦,知道的越多就越撕裂,但它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张亚东——在自我探寻中坚定做自己

节目里的张亚东,没有舞台上的张扬和,多了一份沉稳和博学。探讨音乐可以侃侃而谈,反观自己也可以真实冷静。他说自己的母题是悲观的。即便是现在也经常在追求自我和迎合大众之间有着无法中断的矛盾。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地追求音乐在技术和工具基础上的东西,但是其实他们和他一样,没有找到真正可以表达自己的东西,一个工具也好,一个语言表达也好,都没有,无法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在哪里。非个人化的东西太多了之后,个人化的东西其实是被遮盖了,但这不是个案,是普遍现象,普遍到我们误以为本该如此。但好的音乐应该是跨越时代,直抵人的内心的。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到特别具象。


罗翔——人的一生都在走出偏见

罗翔的爆火,让很多人意识到,原来法律和哲学是相通的。原来法律还可以这么有趣。

罗祥说,道德是自律,不是他律。不能用道德完美主义要求他人,不然很容易导致虚伪。生活中,虚伪是肯定的,但是行动在言语之前多一步,摆脱虚伪的控制。因为我们从来都认为规则是针对别人的,不是针对自己的,强人一定是跳出规则之外的。人最大的痛苦在于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那个鸿沟,因为有时候我们教导别人做的事情,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有时候可能会给人一种错觉说,我思考到了深刻的东西或者我想到了,就是我获得了某种确认,但是实际上,可能是一种自我欺骗。那么如何能对这种情况保持警觉呢?罗老师说,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局限性:

承认自己是有局限的,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都是有偏见的,你这一生都在走出偏见。

《十三邀》这个节目挺有意思的,以对话的方式和每个接受邀请的人漫谈,其实相当于让对方能站在一个相对边缘的地方讨论中心问题。探寻的是自我的观念冲突,自我和他人和这个社会连接的矛盾,引发反思和惊醒。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甚至自我重塑的痛苦,但还是那句话:理解的越深就越痛苦,知道的越多就越撕裂,但它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愿我们经历生活,不失赤子之心,看见自己,看见天地,看见众生。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