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别人原创并用语言工具表达出来供我们记忆的知识,其正确性和实用性都必须满足许多明显的或暗含的假设前提,都有一个虚拟的假设环境。你运用知识时,只有当实际条件与知识的众多假设条件一致时,预期的结果才会出现。
例如,经济学中有一个被称作规模经济的规律,大体说的是,在一定限度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规模越大,一个数量单位的这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即越“规模”越“经济”。
这个经济学知识的应用就是有条件的。如果你的产品是手工刺绣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规模经济的效果就不明显。类似这样的前提条件在这条经济学知识的内容中已经被明确地标示出来了。
但不幸的是,也有另外一些同样重要的前提条件却没有明确地标示出来。比如,如果你只善于管理小规模生产,而面对大规模企业容易产生的员工缺乏责任心、监管不力、流程衔接漏洞等弊端,你没有能力克服,那么规模经济在你这里就可能变为规模不经济。再如,规模经济规律只是从生产作业的角度总结知识的,它是把市场无障碍吸纳所生产的产品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哪种产品可以无条件地长期旺销,因此,你运用这个知识时,必须现实地衡量不断变化中的市场需求以及你的市场营销能力,否则,你的规模经济就会无情地变为规模积压。一些超大型企业也会轰然倒闭,原因就在于此。
(摘编自《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