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日本象印在中国年赚百亿,为何排斥格兰仕,拒绝为14亿人研发电器

这个是认证

财经野武士

2022-05-23 10:21

14991 0 0

在2019年的疫情发生之后,日本的旅游业快速走向了萎缩,甚至如今日元的贬值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即便如此日元贬值可促进旅游业,由于签证的原因,赴日旅游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可能很多日本人还记得。2015年东京街头,几乎是满坑满谷的中国游客,那一年人民币兑日元的比例是1:20,换句话来说日元不值钱了,这也就大幅增强了中国赴日游客的购买力。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2015年的时候,很多的中国游客在日本主要购买的产品既然是药妆和家电。购买日本独有的药妆,并不难让人理解,但是购买日本的家电产品,却让很多读者感到疑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为何还要去日本买?

对于中国游客而言,日本在售的电饭煲、马桶盖都成了香饽饽,争先恐后你把这些产品带回中国,可这些东西明明背后的标签都写着:Made in China,实际上对于中国游客而言,买的并不是产品本身,基本上都是冲着日本的百年品牌去的,其中几乎是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日本消费加量品牌,就是象印。

象印的IH压力电饭煲一度在中国游客的心中,成为了电饭煲中的“劳斯莱斯”,成了争相抢购的产品,当年在日本就让中国游客掏出了32亿日元。还有一个大爆款就是象印不锈钢保温杯,这款水杯折合人民币甚至高达两三百元,远远超过国产品牌。

于是2015年日本象印公司的收入达到了89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了16.9%,净利润63亿日元,更是同比暴增了67.9%,创下了历史性的新高,这一年项目公司的每股分红达到了20日元,超过了平常年份的一倍。

然而,2015年之后,日元对人民币有所升值,于是中国游客抢购的光景,也就不复存在了,2016年,象印免税店的收入只有19亿元,比上一年几乎下降了一半。之后收入逐年下滑,2019年整个象印公司的营业收入下降到791亿日元。

于是在2018年,象印公司被一家中国公司盯上了,这家公司就是格兰仕,格兰仕从2018年就开始购买象印的股票,并且进入了象印公司的董事会。

格兰仕之所以看好象印,是因为象印在中国的品牌形象相当优异,但是却没有在中国市场扎根进行品牌化运作,象印目前的营业收入,63.5%的市场在日本本土,25.6%的市场是亚洲,10.2%的市场是北美。

在日本市场,象印的市场已经饱和,很难再拓展了,在美国,则要面临欧洲高端品牌和中国中低端品牌的竞争,进入欧洲市场也没有可行性,最具有潜力的,还是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

一旦进入中国市场成功品牌化运作,可能会使得相应的整体收入再翻一倍。

然而,格兰仕却碰了一鼻子灰。2020年格兰仕两次提出了董事人选,结果都被创办象印的市川家族否决了,而且市川家族还要进一步增发股份,稀释格兰仕的持股,市川家族否决也很简单,就是怕格兰仕控制了董事会。目前二者的关系已经极度僵化,甚至格兰仕集团副董事长梁惠强直言:现在象印的经营没有希望。

但是这给格兰仕介入象印公司的发展决策制造了障碍,也打乱了格兰仕入主象印的计划,原本格兰仕是希望把象印引入中国,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产品,赚中国人的钱,结果,象印社长市川典男就是不愿意接受。

那么有中国14亿人的市场,还有中国股东格兰仕撑腰,那么为啥市川家族就不乐意呢?难道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中国市场不好吗?

格兰仕和市川家族都很看好中国市场,但是在具体性的措施上,二者产生了极大的差异。

市川家族追求稳扎稳打,希望能够通过在中国设立公司,然后通过电商的形式进行销售,但是不会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因为这样会损害相应的品牌价值,最终商品上市可能速度变慢。因此,象印应该在日本本土进行开发产品,然后再在各个海外市场销售。

但是格兰仕却是另一种考虑,格兰仕认为,象印要想开拓海外市场,应该走出去,在海外市场当地进行开发,以当地的市场需求为中心进行研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适应各类市场,扭转公司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象印在日本已经保持了较高的市占率和美誉度,在日本本土属于“守业”的状态,而对于海外市场,则相当于是象印创业,尤其是面对中国市场。一旦出现失败,可能就会动摇象印的根基,这对于稳扎稳打的日本企业经营模式而言,几乎是疯狂的。

象印作为一个百年的日企,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于是每年都要对股东进行大额分红,而且这已形成了传统,大额分红就意味着不会保留大量的账面资金用于再投资,这种思维长期形成之后,就让象印没有了全球化的扩张动力。

反观中国企业,尤其是消费电子企业,最近30年急速发展,很多企业年收入上百亿元,因此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扩张雄心,想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甚至面向美国和欧洲攻城略地,因此这也导致象印和格兰仕格格不入。

现如今,格兰仕无法左右象印公司的经营战略,却持有大量股份,还眼睁睁看着象印股价下跌,可以说从这个案例,能够看出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在经营思维方面的差异。

# 日本品牌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