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吃了这么多年的月饼,你知道月饼的起源吗?

这个是认证

旅行者说文史

2021-09-19 23:41

55617 0 0

我在很长的时间里,对节日的概念一直就停留在吃上。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虽然在我记事的时候,农村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也仅仅结束了我们不挨饿的历史。美味的糕点和零食对我们农村的这些孩子来说,仍然只是过节的时候才能够一饱口福。

中秋节是我少年时光最喜欢过的节日之一。因为中秋节前后,正是中国北方秋粮丰收的季节,刚成熟的玉米、花生、毛豆摘下来,煮熟了就可以吃,至于冬枣、秋桃、石榴也挂满了树枝,压弯了枝头,把我们馋得口水都要流了下来。

而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吃上妈妈亲手做的月饼。我们家有一套月饼模子,那还是我爷爷在解放前做月饼留下来的。这套月饼模子是木质的,有的是玉兔形状,有的是金鱼形状,还有的是喜鹊形状,在凹槽的底部雕刻着各种好看的花纹。使用的时候,用和好的面,包上馅料,然后按到模子里。接着,把模子翻过来,用擀面杖在背面均匀地敲打。这样,一个形态各异,花纹漂亮的月饼就出现在了鏊板上。

中秋之夜,全家人齐聚一堂,妈妈就会拿出瓜果梨桃和自制的月饼,摆到院子里的桌子上,点上香烛,焚上纸箔,对着月亮念念有词,大概的意思就是希望月中仙子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安康,事业顺利的祝福话。在我们家乡,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语,所以,每年中秋节的祭月过程,一定是我妈妈在主持。祭月结束后,月饼就可以从供桌上撤下以来,我们就可以敞开肚子开吃了。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农村也经常停电。我们就这样坐在院子里,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围着父母,一边吃月饼,一边听他们关于月亮、月饼的故事。

比如,月饼的传说,我就听到过好几个版本。

版本一:月饼起源于朱元璋

据说,元朝末年,黄河泛滥,流民四起。元朝皇帝害怕老百姓起义,就没收了老百姓的铁器,就连菜刀也只能三五家合用一把。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就把写有起义消息的字条放到面饼里,号召各地的义军在中秋节当晚揭竿而起,共同推翻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把这种传递消息的面饼赏赐给跟自己打江山的兄弟们,以表彰他们在起义过程的功勋。后来,这种面饼就传到民间,慢慢就演化为了八月十五做面饼、吃面饼的习俗。

这就是月饼最初的雏形。

版本二:月饼起源于杨贵妃

据说,早在唐朝之前,民间就有一种带馅的面饼,由于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故称之为“胡饼”(类似馕的一种食品)。唐玄宗的某年中秋节,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花园赏月,御膳房送来了刚做好的“胡饼”。

杨贵妃自幼在四川长大,很少吃面食,所以她不认识胡饼。当太监告诉这是用面做的胡饼时,她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说罢,她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中又圆又大的月亮,对唐玄宗说:“这面饼很像天上的月亮,不如叫它月饼如何?”唐玄宗一听,非常高兴,说:“妙,就叫它月饼吧!”

从此以后,胡饼就改叫为“月饼”了。

月饼真的是胡饼改名而来的吗?

这些传说都是老百姓对月饼来历的解释。这种解释也都是先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而编出来的故事。至于故事里所说月饼产生的过程和年代,恐怕他们也无法真正说得清。

不过,面饼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早,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墨子》一书,就曾经通过墨子之口讲述过这么一个故事:今有一人于此,羊牛刍豢,饔人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曰舍余食。不知日月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

翻译为今天的文字就是:有这么一个人,牛羊成群,任由厨师宰割、烹调,吃都吃不完;但是他看见人家做饼,竟然还去偷窃。不知是他的美味食物不充足呢,还是他有偷窃的毛病呢?

这就是中国关于“饼”这种食物最早的记载。墨子在这里只是借“饼”论事,并没有介绍这种饼是白面饼还是带馅的饼。不过呢,通过上下文的判断,那时的饼并不是一种什么美食,而是普通老百姓吃的面食罢了。

而关于胡饼的记载,也的确是在汉朝前后。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续汉书》曾经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由此可见,在东汉的时候,胡饼已经是皇宫和民间的主要食品之一了。

胡饼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长,至少在唐朝的时候,人们还把它当作馈赠亲友的美食。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诗人白居易曾经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一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而在北宋的《太平广记》中也有关于胡饼的记载:“靖出市买胡饼,客抽匕首,切肉共食。”甚至清朝初年的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也曾有胡饼的记载:“在济南西郊,卖胡饼自给。

由于可见,月饼并不是由胡饼改名而来的。

月饼到底什么时候出现的?

根据目前的文献记载,“月饼”一词,最早出自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一书》。这是一本记述南宋临安地方风物的书,对当地的祭典、节庆、民间文艺、手工业、物产都作了很详细的记载。其卷六“蒸作从食”就出现了“月饼”一词。不过,此时的月饼跟今天的月饼有很大的不同,它只是一种带馅的笼蒸的发面饼

而对月饼记载比较详细的是出自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宛署杂记》一书。《宛署杂记》是时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沈榜编著的一本介绍明代北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风俗掌故的书。在书中,他写道:“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七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烹饪技艺,推出了丰富的主食和菜肴食品,形成了很具有时代特色的饮食文化。据史料记载,在明朝煮类的面食有汤饼、水滑面、棋子面、馄饨、扁食等;蒸的面食有蒸饼、花卷、馒头、包子、烧卖等;烤烙的面食有烧饼、炉饼、烙饼、月饼、春饼、煎饼等;油炸的面食有:油饼、油条、麻花等。

虽然,我们不能肯定月饼就一定出现在明朝,但是,月饼到了明朝以后,才正式成为了拜月的供品。正是因为家家户户都要拜月,月饼才最终走进了千家万户。当后世拜月习俗逐渐消失后,而月饼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被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