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与腰椎相关的各种疾病大家一定不陌生,可是有谁真正了解这些疾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究竟我们的腰是个什么结构?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疾病,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最重要的是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本期科普就带大家认识认识腰椎。
脊柱的结构是什么?椎骨有什么主要结构?
众所周知,我们后背的那一根脊柱自上而下贯通人体头部到腰骶,承载着我们上半身的重量,是人体的中轴。
脊柱并不是一根骨头,它是由好多块骨头像摞积木一样摞列而成,这些骨头叫做椎骨,在每相邻的两个椎骨之间都有一个软骨垫相连接,这个软骨垫就是椎间盘(下图的灰色部分)。
脊柱共分为四个部分,如图所示:
浅黄色部分为颈椎,该部分的间盘叫做颈椎间盘;
橘黄色部分为胸椎,该部分的间盘叫做胸椎间盘;
绿色部分为腰椎,该部分的间盘叫做腰椎间盘。
每块椎骨的形态和结构类似,但又有区别,我们以腰椎为例,如下图所示:前方最宽大厚重的部分叫做椎体,是主要承重的部分,后方有许多凸起的骨性结构与前方的椎体共同围成了一个较大的孔叫做椎孔,每一节椎骨罗列在一起就把这些椎孔组装成了一个大的管子,这里面走行的就是我们的脊髓和神经。
在椎骨后方的上下部分都有小关节突与邻近的椎骨构成稳定的连接,使脊柱整体更加稳定。剩下其余的突起部分都是脊柱周围肌肉和韧带的附着部位。
腰椎间盘的结构是什么?漫谈腰椎的生理功能
说起腰椎间盘大家肯定第一反应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对这个概念都不陌生,这腰椎间盘的作用就大了,椎间盘的形状与脊柱的生理弯曲相适应,对脊柱具有连接、稳定、增加活动范围以及缓冲震荡的弹性垫作用。
椎间盘也不单单是一整块的软骨,它的结构是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组成,这个结构就好像两片薄煎饼中间夹着一个煎蛋。
软骨板
软骨板是一种透明无血管的软骨性组织,椎体上下各分布一个,中心区是透明的,所以呈半透明状,可以起到承受压力的作用,用于保护椎骨,可以缓冲压力,连接椎间盘和椎体之间,起到交换营养的作用。
髓核
髓核(nucleus pulposus),是乳白色半透明胶状体,富于弹性,为椎间盘结构的一部分,位于两软骨板与纤维环之间。由纵横交错的纤维网状结构即软骨细胞和蛋白多糖黏液样基质构成的弹性胶冻物质。
纤维环
纤维环,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由纤维软骨组成,纤维环的纤维在椎体间斜行,在横切面上排列成同心环状,相邻环的纤维具有相反的斜度,而相互交叉。纤维环的前方有坚强的前纵韧带,前纵韧带的深层纤维并不与纤维环的浅层纤维融合在一起,却十分加强纤维环的力量;纤维环的后方有后纵韧带,并与之融合在一起,后纵韧带虽较前纵韧带为弱,亦加强纤维环后部的坚固性。
所以,椎间盘是个好东西,多亏了椎间盘,我们才能够运动的舒适且自如。
研究表明:在胎儿时期椎间盘结构形成以后,其血液供应来自周围组织,椎体的微血管穿过软骨板进入椎间盘内为在椎间盘供给养料,但在出生后,这些血管逐步闭锁,至12岁以后完全闭锁,再无血管进入椎间盘,自此以后,椎间盘的营养紧靠周围渗透供应。
这就决定了椎间盘容易退变的特性(退变可以认为是老化、变脆弱的意思),而且椎间盘一旦受损或退变后难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