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太湖是小行星砸出的 曾造成生物大灭绝

宇声星空2

2021-05-16 06:38

37977 0 0

太湖是小行星砸出的 曾造成生物大灭绝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面积达2427.8平方公里,这里是中国的鱼米之乡,有道是“苏湖熟,天下足”,是说在古代时候,太湖一带如果丰收了,把这里的粮食分到全国各地,那么全中国的人就都不缺吃的了。


那么太湖是怎么形成的呢!虽然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是近些年有一种学说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即由天外来客撞击形成的说法,不了解的人可能还不太认同这种说法,但是我们看太湖的地形图,会发现其图形非常奇特,就是它的三面是一种圆弧状结构,而且弧度一气呵成,非常圆润,剩下的一面则毫无规则,总体看上去就像一块石头砸到泥地上溅出来的一个坑的样子,这样的地形使得构造成湖论、泻湖成因说,河流淤塞说、火山喷发说等都不如陨石撞击说更加直观形象,而且现有的地质考察证据也表明,陨石撞击说也更能使人信服。


200310月时,太湖边的一个叫石湖的湖泊进行了排水清淤工程,当地的两位陨石爱好者王金来和王家超在石湖沉积的淤泥中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石头,其中有含铁的石棍,这些东西带孔洞,似炼铁的炉渣,另外还有一些形状似人或动物的石头,他们怀疑是陨石,就挑了一部分收藏。到了2008年初时,两人找到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陨石专家王鹤年教授鉴定,受到王鹤年重视,后由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等多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多种方法分析鉴定,他们带来的以及目前在太湖沉积淤泥中发现的各种“奇石”与石棍等,都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这些东西都保留了明显的冲击溅射特征,其外形都具有旋转扭曲形态及熔壳特征,这是因为高温的陨石冲击地面时,受到高温炙烤的溅出物在空中像陀螺一样旋转飞行,形成一团团、一条条形状的结构,这些东西表皮被融化了,冷却后就会有一层壳,就是所谓的熔壳了。


 

  


这一结论得出后,我国很多地质学家也认为太湖很可能是有陨石或彗星撞击形成的,他们还提出了两种可能性,就是“小行星撞击成因说”和“彗星爆炸成因说”两种。

  

 

小行星撞击说认为是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太湖一带的地面,巨大冲击力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陨石坑蓄水后就成了现在的太湖;彗星爆炸成因说则认为是一颗直径几十公里的彗星砸向太湖地区这一带上空爆炸,后分裂成许多颗撞到地面,大的一颗撞击形成太湖,其余则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两种撞击都会释放出大约1000万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

 



那么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撞击呢?有的认为是2.15亿年前,有的认为是5000万年前,有的则认为是距今1万多年前。


小编倾向于认为发生的时间应该比较早,如此规模的撞击事件,势必造成全球性的影响,气候变化也比较大,有科学家认为,这次事件可能发生在2.15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的地球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就可能和这次撞击有关系,因为撞击之后,这一带产生了千余度的高温,冲击波大面积扩张,烟尘弥漫全球,地球的气候被改变,大量生物在这次灾难中灭绝,500万年后物种才得以恢复先前的繁荣。

 

太湖竟是小行星砸出来的,能量达千万核弹,曾造成地球生物大灭绝

 

2017-07-30 21:33:05 UFO之家网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