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昌绿地国际会展中心人声鼎沸,空气里弥漫着辣椒与米脂的复合香气。2025中国(南昌)米粉产业发展大会暨供应链博览会在此盛大开幕。作为常德米粉陪跑导师,穿梭于琳琅满目的展台间,一个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感官:左手边,江西国际展区,“南昌拌粉”、“景德镇冷粉”的标准化预包装产品堆叠如山,自动化生产线模型轰鸣演示;右手边,湖南唯一的壹德壹常德米粉展位,一位老师傅正现场“冒粉”,热气腾腾的鲜香直扑鼻尖。这泾渭分明的场景,恰是湘赣两大米粉流派核心差异与不同发展路径的生动写照。
舌尖上的“江湖”:风味与工艺的基因密码
“尝尝我们的!这才是米粉该有的‘灵魂’!”壹德壹”常德米粉的非遗传承人李发明在展厅津津乐道他的"麻辣牛肉粉”。圆润的米白色粉条浸润在赤红油亮的汤底中,大块酥烂的牛肉覆盖其上,入口瞬间,米粉的极致软滑与汤底的浓烈醇厚在口腔炸开,鲜、香、麻、辣层次分明,霸道地攫取着味蕾的记忆。
几步之遥的江西“谷满沅”展台,他们正推介他们的明星产品——预包装南昌拌粉。“Q弹爽滑,久拌不坨,是我们江西粉的看家本领。”他熟练地拆开一盒,倒入沸水泡发的细圆米粉,加入秘制酱料、脆爽萝卜丁、油炸花生米快速拌匀。一入口,鲜明的韧劲与嚼感率先登场,咸鲜微辣的酱汁均匀包裹,配菜的脆爽更添口感层次,整体风味清爽利落。这舌尖上的迥异体验,根植于两地深层的工艺基因:湖南常德粉: “三漂三熟”铸就鲜滑。“秘诀在‘三漂三熟’!米浆蒸熟(一熟),压榨成条再蒸(二熟),入沸水汆烫(三熟),期间三次过冷水漂洗。全程当日完成,追求的就是那股子水灵灵的鲜滑劲。” 这种以早籼米为基、依赖复杂手工与时效的鲜湿粉工艺,成就了其作为“汤底绝佳载体”的软糯特质。
江西米粉发酵挤压成就“钢筋铁骨”。“我们更看重‘筋骨’。 米粉行业协会会长在高峰论坛上指出,“江西普遍选用直链淀粉更高的晚籼米,部分工艺引入轻微发酵,再经高强度挤压成型,最后靠晒干或烘干锁住韧性。这种‘钢筋铁骨’,让我们的粉怎么炒、怎么拌都不烂不坨” 干粉形态带来的超长保质期和便捷运输,正是江西米粉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基石 。
本次大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的舞台,更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在“中国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湘赣两地代表的发展路径与优势,在数据与案例中愈发清晰:
江西:干粉帝国的“方便化”破圈革命
江西米粉产量去年突破2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60%,出口量稳居第一。庞大的干粉产能与成熟的产业链,构筑了江西难以撼动的规模壁垒。
真正的爆发点在于江西预包装方便米粉的异军突起。“阳际山野”、“渣渣灰”等品牌依托南昌拌粉这一极具网感的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席卷全国。据了解,江西米粉线上年销售额已破15亿,复购率超30%。”,江西米粉凭借标准化程度高、易于工业化生产、消费场景便捷(早餐/快餐)的核心优势,成功将“江西拌粉”打造成现象级快消品,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到国民零食的华丽转身。大会现场,多家江西企业展示了全自动拌粉生产线,从泡发、配料、拌料到包装一气呵成,“方便化”赛道上的技术护城河正不断加深。
湖南常德:鲜粉江湖的“风味”坚守与突围渴望
相比之下,常德代表团更显凝重。常德米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难以复制的鲜湿粉口感、浓郁勾魂的风味体验(如常德牛肉粉)以及深入骨髓的地域文化认同。“刘聋子”、“壹德壹”等品牌在省内及周边拥有极高的忠诚度。
然而,鲜粉的“锁鲜难、配送半径短”如同紧箍咒。冷链成本高、时效要求苛刻,严重制约了常德米粉线下门店的全国化扩张。尽管“嘉鲜食品”等企业正积极研发“保鲜粉”技术,并探索“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模式,但成本与风味的平衡仍是巨大挑战。在预包装赛道,常德虽有“粉小德、鑫三湘、鲜滋友,壹德壹”等品牌推出牛肉粉产品,但整体声量和市场份额远逊于江西拌粉军团。如何将引以为傲的“现炒码子、骨汤浓香”成功转化为方便食品,是常德米粉亟需破解的命题。
常德声音:鲜粉突围与“方便化”追赶的湘军策略
面对江西在产业化、方便化赛道的领先身位,常德代表团在大会“特色米粉产业论坛”上发出了强劲的“湘音”。据了解,常德正全力推进常德米粉两项关键行动:一是联合科研机构攻坚“鲜湿米粉长效保鲜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将最佳赏味期从目前的1-2天延长至180天,这将极大拓展市场半径;二是龙头企业牵头,构建覆盖更广的“常德鲜粉冷链配送网络”,降低省外开店的门槛和成本。“要让北上广深的老乡,也能便捷地吃到家乡那碗鲜粉!”同时,常德也正视在方便食品领域的差距,决心奋起直追。“常德牛肉粉方便装升级战”成为论坛高频词。强调,不能简单模仿江西拌粉的“轻口味+脆配菜”路径,必须深挖自身“浓汤厚味、真材实料”的基因:“我们正在联合食品工程专家,攻关如何更好地还原现熬骨汤的醇厚感、现炒码子的锅气,研发更高品质的软包装牛肉、更地道的风味油包。目标是做‘方便粉里的正餐担当’!” 多家常德企业展出了新一代高汤浓缩技术、冻干牛肉码子样品,显示出技术突破的决心。
常德米粉:乘势而上,香飘更远的机遇之路
2025年,常德米粉产业将实施规划引领、科技创新、全产业链建设、标准体系、文旅融合和品牌拓展“六大战略”,重点在讲好常德米粉故事、支持技术攻关、扩大品牌营销、搭建走出去平台等方面发力,常德米粉产业依托“六大战略”的坚实底盘,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鑫三湘集团的亚洲级鲜湿米粉产能,为产业扩张提供了强大支撑。其机遇在于依托此基础,深化供应链建设,服务更广阔的全国餐饮市场,成为行业核心供应商。以源宏食品、嘉鲜食品为代表的常德米粉预包装产品契合现代快节奏生活和电商潮流。机遇在于持续创新口味、提升便捷性与品质,利用线上渠道将“常德味道”打造成全国性的速食米粉代表品牌。而壹德壹的“鲜”体验是核心竞争力。机遇在于标准化管理下进行适度品牌连锁扩张,并深挖“非遗”文化内涵,打造集美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体验经济,提升品牌溢价。
未来,常德米粉的协同发展,强大的供应链保障、便捷的零售触达、独特的文化体验,将共同推动常德米粉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从地方名吃到全国性美食品牌的跃升。
湘赣米粉启示:竞合之道,殊途同归
本次南昌米粉大会,湘赣两地米粉,实则是一场关于中国传统美食现代化之路的深刻对话。江西米粉依托强大的干粉制造基础、敏锐捕捉“方便化+零食化”的消费趋势、借助电商东风实现爆发式增长,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工业化、快消化的成功路径。其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的稳固与普适性口感,为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一致性体验。
常德米粉则代表了对极致风味、地域特色和饮食文化的坚守。它面临的挑战更具普遍性,如何让依赖于“鲜、现、热”的传统烹饪精髓,突破物理与时间的限制,在工业化时代找到规模化生存之道?其正在探索的“鲜粉技术突围”与“方便装风味升级”双轨并行策略,不仅关乎自身产业前途,也为众多地域特色美食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宝贵样本。
大会落幕时,一位资深食品产业观察家的话引人深思:“江西粉胜在‘筋’,常德粉贵在‘韵’。筋者,筋骨强健,走遍天下;韵者,风韵独特,勾魂夺魄。未来的中国米粉版图,乃至整个传统美食的复兴之路,绝非‘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江西需要思考如何在标准化之上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风味深度;常德则需加速破解鲜食工业化的密码,让‘韵’得以飘香更远。唯有如此,‘筋’与‘韵’方能各展所长,共同做大属于中国米粉的‘江湖’。”
离开展馆,回望依旧熙攘的人群,手中一份江西拌粉伴手礼与常德展台赠送的浓缩汤包相映成趣。这或许正是未来之道:湘赣米粉,看似两股道上跑的车,终将在满足国人多元味蕾需求、弘扬中华米食文化的宏大叙事里,殊途同归。这场始于南昌的“米粉论剑”,余味悠长。
(文/孙明 发自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