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看到一篇临床试验文章,虽说发表在医学顶刊JAMA子刊上,但我想,规范性是不是还是不足?
最近,广中医学者在期刊《JAMA Network Open》(医学一区top,IF=10.5)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anscranial Pulsed Current Stimul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With Autism: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为一项于 2022 年 5 月 1 日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期间,在中国 8 家医疗中心开展的多中心、双盲、两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经颅脉冲电流刺激(tPCS )在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交功能及睡眠障碍方面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共评估了476名来自住院或社区外展的3~14岁、经诊断为ASD的潜在受试者。
其中340名符合纳入标准,并按 1:1 随机分配至两组(每组 170 名)。
在治疗开始前,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其他未经批准的并用治疗,14名参与者被排除。治疗开始后,又有11名因出行限制中断治疗,3名未说明原因退出。
最终,共312名参与者完成了 20 次治疗并纳入分析(主动 tPCS 组155人,伪刺激组157人)。
这里可以看出,文章中纳入统计分析的数据集应该纳入了完整比例,那就是剔除了有缺失的个案。
好的RCT文章,在项目设计与统计分析计划时,就应该鉴定好统计分析集是什么。
但是文章中对于统计分析集没有定义,或者含糊定义,显然,这样的描述不是那么规范。他们应该和编辑部讨论过,但我仍觉得写作规范性上有不足。由此造成超过5%的样本量缺失,这不符合RCT的“意向性治分析原则”。
当然,也可认为我吹毛求疵吧,按照数据分析原则,数据分析一般要基于全分析集进行,而符符合方案集的结果就差了一点(一般作为敏感性分析)。
在RCT研究中,统计分析集的概念诸位应该不陌生,包括:
①全分析集(FullAnalysis Set,FAS):指尽可能接近符合意向性治疗原则(Intent to Treatment,ITT)的受试者集;
②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充分依从于试验方案的受试者集,全分析集的子集;
③安全性数据集(Safety Set,SS):包括所有随机化后至少接受一次治疗的受试者集。
对此,我们之前也曾有过详细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了解一下:
本文的作者已然说明仅纳入完成全部干预的参与者,这点已经考虑到了,只不过写作规范上,没有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
在此,我检索了同期刊RCT文章对于统计分析集的描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这样的表达方式。
这些细节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