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行业弹性增长,险企如何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

尺度商业

2024-04-09 16:48 北京

47495 0 0

“无论什么知识或者习惯,一经形成就会深深扎根在心里,就像铁轨牢牢地嵌在大地上那样,既不需要时时翻新,也不需要刻意重建,而是沉入潜意识的深处。”

“创新理论之父”约瑟夫·熊彼特这番话,用来形容保险行业再贴切不过。从公众的角度看,保险意识早已“深深扎根在心里”,这正是我国保险业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和强大动力。

从数据看,也是如此。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13%,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4%。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人均保费只有全球平均的约七成,仍有较大市场空间,而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将比2020年翻一番,这也意味着,保险业正处在增长弹性最大的区间,大有可为。

不过,市场空间广阔,不意味着险企能轻易挖掘。正如公众和业界都感受到的,近年,外部的金融、投资环境出现变化,保险行业仍然处在持续改革的“阵痛”中,换言之,想要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险企需要有“金刚钻”。

纵观国内险企,我们发现A股五大上市险企(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各有“金刚钻”,交出了一份颇有分量的成绩单。

据统计,2023年五家险企归母净利润达1655.17亿元,平均日赚4.53亿元;保费收入共计2.69万亿元,同比增长5.21%。

这之中,中国平安尤为亮眼。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平安实现总营收10318.63亿元,同比增长4.74%,实现归母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其中,可比口径下产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5%,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

中国平安的表现引起业界的关注和探讨,由此延申的焦点话题是,面对保险行业的弹性增长,险企究竟如何才能获得高质量增长,怎样才能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

聚焦这些问题,背后其实也反映出头部险企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决心与定力,而能直击、解决这些问题,既能在行业树起标杆,又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增长:“组合拳”夯实增长确定性

面对行业的弹性增长,要尽可能挖掘更大的市场空间,险企首先需要将高质量增长落到实处,而这不能倚重单一方式,需要“攥指成拳”。

事实上,各大头部险企正是这么做的。根据一位经济学家观察,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但各险企在业务转型、创新发展和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积极努力,使得业绩相对稳健。

行业现实和经济学家的观察都说明,要高质量增长,要相对稳健发展,险企必须打好“组合拳”。

拆解来看,这套“组合拳”中,各大险企自有侧重。比如,在产品端,寿险是“基本盘”,2023年,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五家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61万亿元,同比增长4.9%,而在展现内含价值的新业务价值层面,却有不同的发展势头。

其中,中国人寿一年新业务价值较2022年同期使用新经济假设重述的结果增长了11.9%,中国人寿表示,这是“公司业务潜力的一个指标”,而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9.6%,其管理层认为,主要源自保费增长及结构优化。

中国平安则在保费增长、产品体系不断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了渠道层面的势能。

据中国平安称,2023年,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连续4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89.5%、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以及改革后银保渠道势头强劲,新业务价值增长77.7%。

中国平安之所以能释放渠道势能,是因为从2019年已推行渠道改革,且着力于提升代理人队伍的质量和专业程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平安代理人数量不足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但专业程度跃升,战斗力更强,上述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即是力证。与此同时,同期代理人月均收入提升39.2%,达到9813元。

不难看出,中国平安已经摒弃早前的“人海战术”,用专业程度提升人效,用人效赢得业务增量。

产品、渠道之外,作为综合金融集团,各大头部险企另一重考验是,需要直面资本市场的复杂多变。2023年,五大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合计3655.84亿元,同比下滑17.31%,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具体来看,同样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势头。2023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有的下滑超50%,而中国平安同期实现总投资收益1238.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8%。

探究总投资收益下滑的原因时,有险企表示,主要是因为执行新会计准则且股票市场整体下跌导致相关损益降低。其实,这是每一家上市险企都会遭遇的情况,但各自发展势头不同,乃至只有中国平安一家独秀,除了外部环境,还与自身的投资理念、执行力度息息相关。

简言之,在投资理念上,平安秉持的是稳健的价值投资,以偿付能力为核心指标,锚定长期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策略不仅使其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仍然维持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还为产品和渠道的优化、纵深拓展大大减轻压力,助推核心业务行稳致远。

显而易见,不管是产品、渠道,还是投资,都不能孤立发展。中国平安的实践和战果也表明,打好“组合拳”,全方位提升,持续夯实增长确定性,这才是高质量增长。

长期价值最大化:用科技插上腾飞“新翅膀”

高质量增长蕴含的一个“要求”是,险企不只要一时高增长,还要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

问题在于,如何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业内的共识是,除了要打好“组合拳”,更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正如在写给平安员工的内部邮件中,创始人马明哲所言:“只要紧跟科技革新的步伐,科技会为我们插上腾飞的新翅膀。”

从五大上市险企的行动和表现看,在年报中,“金融科技”是各家险企的高频词,而在具体业务中,对“金融科技”也有不同程度的加码。

以中国人寿为例,2023年,其全面启动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建设,优化科技能力,强化科技赋能,强调“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并赋能公司经营管理各领域”。

中国人保加强前沿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不断提高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流程的数智化水平。其中,发布了人保大模型,希望借助AI来加强科技赋能。

中国太保则希望通过打造数字太保专业力量,基于大模型技术发布数字员工,还深化RPA技术应用,提升集约化运营效率。

相比之下,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平安颇具前瞻性,也做到了长期深耕。不说上世纪90年代初,平安便重视IT技术的运用,也不用说近些年以数字化相关理论为基础,推进全面数字化战略及经营,成为国内最早开展数字化转型、卓有成效的领军金融企业,仅看2023年,平安用一系列“第一”夯实了自己的行业地位,就让业界为之瞩目。

2023年12月,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发布的《金融科技行业2023年专利分析白皮书》和《医疗健康行业2023年专利分析白皮书》显示,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高居第一,在金融科技行业中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均位列第一,在金融科技行业的风险防控、智能客服、保险理赔、数字化经营应用场景的专利申请量也都位列第一;中国平安在医疗健康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位列第一,在医疗健康行业中采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位列第一;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医学图像处理、康养养老和智能问诊应用场景的专利申请数量均位列第一。

在此背后,是大量科技人才的“团战”。年报显示,平安拥有超2万名科技开发人员、超30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人才聚集、团战,上述一系列“第一”也就水到渠成。

结果是,平安的科技硬实力被运用在金融业务各个环节,收到了提质、增效、提升风控水平的良效。

从数据看,2023年,中国平安实现智能引导客户自助续保3003亿元,同比增长13%。平安还依托国际领先、亚洲最大的后援服务平台,AI坐席服务量约22.2亿次,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108.2亿元,同比增长16.0%。

而从效应看,科技赋能不仅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还筑高了中国平安的服务壁垒,更重要的是,为平安独特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模式注入强劲动能,用户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不断深化。

举个例子,平安打造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开创了智能管家、医生管家、家庭管家“三位一体”的管家服务模式,显然获得了科技赋能,也由此全方位覆盖医疗养老需求场景。

数据显示,目前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累计超8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并建立了完善的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可提供600多项如“无忧护”上门康复及住家护理服务。

正是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模式下,中国平安提供了包括居家养老在内的丰富、高效、专业的服务,让用户获得“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消费体验,并进一步挖掘用户价值,释放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整体价值。

截至2023年底,平安集团个人客户数2.32亿,较年初增长2.2%,而在2.32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达5.59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5倍。

在平安生态圈里,用户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相辅相成,协同向上。可以预见,叠加“组合拳”与科技优势,持续推进之下,中国平安将会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

对投资者而言,无论是高质量增长,还是长期价值最大化,都使中国平安拥有更大的价值成长空间。

对中国平安而言,“更大的价值成长空间”是某种必然。在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直言:“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始终如一,十分清晰,主营业务稳健,加上强硬的执行力,平安未来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价值回报。”

回望过去,此前10年,中国平安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4%,超过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投资实力;展望未来,以深广、长远的价值吸引价值投资者,实现双向奔赴,树起行业标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国平安也将更有看头。

# 中国平安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