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华社关注海南南繁热土

这个是认证

海南新视界

2024-03-04 11:23 海南

62282 0 0

3月3日
新华社客户端发布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南繁新图景观察》文章

关注海南南繁育种基地

以下为全文

人勤春来早

海南三亚正值南繁育种农忙季
🌾

在位于崖州区的

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里

农作物交织出多彩田园画:

来自200多家育种单位的

23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长势喜人

工人们穿行田间精心耕作

半个月后

这些农作物将同时成熟

在2024年中国种子大会期间

集中亮相


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内种植展示的新品种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军锋 摄

资料图:在三亚市新村田洋国家南繁育种基地,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在给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繁育的大豆绑编号牌,准备采收。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资料图:在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试验示范点稻田,科研人员在测量记录数据。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果实仅有花生米大小

可提取辣椒素的高辣度辣椒品种

拥有樱桃、草莓等口味的

番茄新品种
……
🌶️🍅

在这里

不乏市面罕见的“新奇特”品种

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专家马文全说

田间展示为新品种落地推广

搭建交流、交易平台

资料图:工作人员在基地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

南繁硅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育种新技术加速运用

推动更多“好种子”落地

👇

在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里,近5亩试验田种着1000多份玉米、大豆育种材料。高5.7米、长21米的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沿轨道运行,运用激光雷达、高光谱相机、深度相机、各种传感器,为育种材料进行“全身体检”。采集数据实时回传,科研人员直接在电脑上处理、分析数据。

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内的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新华社记者罗江 摄

育种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员需要记录、分析作物各类表型特征,从而筛选出优异资源。“过去人工观测得背上几十斤的设备,在田间一边走一边采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余汛介绍,在高通量、智能化设备助力下,效率大幅提升,采集数据也更为精准。

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工作已4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亲历了育种技术的迭代升级。他表示,依托新建的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中国农科院智慧化育种团队与阿里巴巴合作,将作物表型海量数据与先进的大数据算法结合,开辟智慧育种“新赛道”。

资料图: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实验室。

育种新模式打通种业产业链,提高育种效率。在崖州区坝头南繁试验基地一处大棚,刚插下的水稻秧苗透出绿意。根据科研单位的要求,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将注明编号的标识牌插入田间,又将相应的水稻育种材料秧苗插下。

“除了田间服务,我们还为种业企业代繁种子,让企业人员不用频繁往返海南。”该公司董事长王仕明说,公司为10多家种业企业代繁50多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年产水稻种子可供600万至800万亩大田种植。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三亚正在推进种业CRO模式发展,助力南繁硅谷建设。种业CRO模式是将种业技术链各环节进行专业化细分,以委托合同形式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服务。

在崖州区坡田洋的南繁服务站,大屏幕变换显示各处试验田温度、湿度、虫情等信息。服务站负责人孙吉先打开南繁共享用地服务平台,点击各地块后,面积、租金、配套水利和道路设施、土壤肥力一目了然,还能身临其境般“VR看地”。

他说:“我们搭建了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找农田、找农机、找工人。”记者看到,服务站农资和工具仓储室、试验室、餐厅、农机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以满足科研人员生产生活需求。

《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近日印发,提出将于2030年全面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未来,这里将是种子创新的‘集散中心’。”钱前说,南繁硅谷已集聚一批种业创新科研单位和企业,建设一批种业创新重大平台,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产学研一体化的种业创新发展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工作人员在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彩色稻田内劳作。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相关新闻

野生稻新家

三亚山区,密林深处

一株“杂草”自由生长

从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今年1月

一次资源普查

来自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

才发现了它不同寻常的身份——

野生稻

🌾

2024年1月30日,野生稻科考队在三亚山区发现的疣粒野生稻。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4年1月30日,野生稻科考队深入三亚山区密林寻找疣粒野生稻。疣粒野生稻生长于阳光充足且有一定遮阴的位置,寻找极其困难。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4年1月30日,郑晓明博士(左)和张步云博士在深山密林中采集野生稻的伴生物种。伴生物种可以为科学家提供疣粒稻野生种群所处生境的类型和现状等信息。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4年1月19日,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钱前(中)和水稻专家交流野生稻的收集、保存和保护。野生稻是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稻杂交育种中最为重要的材料。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3年12月12日,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程云连查看野生稻穗部性状,包括结实率、落粒性等。程云连长期驻扎在这里,守护着大量野生稻资源。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4年1月19日,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矮秆水稻品种——“小薇”试验田,科研人员程云连在拔除杂草。“小薇”是钱前院士团队经过十余年攻关筛选获得的一个超矮秆水稻品种,它曾两次被送到太空育种,为我国育种技术和种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4年1月19日,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物种展示区,水稻专家在田间清理附在野生稻茎秆上的福寿螺卵。福寿螺是恶性水生生物,会啃食野生稻的秧苗、幼苗等,破坏野生稻的生存环境。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3年12月12日,一只白鹭在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资源保存区“漫步”。这是整个资源圃的核心,承担着野生稻长期活态保存的任务,每一株野生稻都独立种在盆中,保持自身特征。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2024年1月19日清晨,航拍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这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目前保存着全球22种野生稻、1.3万份野生稻种质资源。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野生稻

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其保留了大量优质基因

是改良稻种品质的关键

为进一步确认这株“杂草”的身份,不久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专程进山考察。俯下身子,轻捧叶片观察,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钱前作出判断:“这是疣粒野生稻,极为珍贵,要立即保护起来!”

这一株来自山区的野生稻,很快被科研人员转移到了“新家”——位于三亚崖州区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这里目前保存着22种野生稻、1.3万份野生稻种质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

这些野生稻,是科研人员从全球搜集来的。在三亚,独特的热带气候十分适宜野生稻“安家”,能将外部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整个资源圃面积达170亩,其中又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物种展示区、鉴定评价区、繁殖更新区、资源保存区、原生境模拟监测区等,能完成野生稻种质资源从收集、保存、保护到后期利用的全过程。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不断进步,来自野生稻的基因功不可没。197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团队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野败”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的大门。1973年,我国实现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在陵水,有一种名为“红芒”的野生稻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以此为母本,育成红莲型杂交稻,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野生稻仍在不断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资源。因此,在资源圃里,科研人员把野生稻搜集起来,目的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从中挖掘独特的基因。

钱前团队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所有野生稻的基因鉴定,为中国育种创新提供支撑。

作为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从个人吃饱吃好到国家粮食安全,稻谷已然和人类命运共舞。

在这片位于

中国南端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里

人类对野生稻的探寻永不止步

关于水稻进化、种业振兴

粮食丰收的故事

也将在这接连上演

……
💪


来源:新华社、海南日报

# 农业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