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波动力学纲要(2.0版)

这个是认证

普进峰

2022-04-03 11:01

9775 1 0

波动哲学认为,不仅自然现象遵循力学规律,而且所有的思维和社会现象都遵循力学规律。力学规律属于绝对简单的范畴,同时也属于相对复杂的范畴。因为绝对简单的东西往往离我们绝对复杂的感觉很远。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是客观存在:第一种是空间,第二种是物质。物质是依赖自身对立统一来推动自身发展的客观存在。空间是物质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同一性的范围。也就是说,空间中每一部分性质都相同。


时间反映的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周期。时间是物质发展变化的一种属性,脱离物质的发展变化谈时间是没有意义的。时间是物质发展变化持续性的尺度。


1、空间


空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空间指的是实空,也就是三维空间。三维空间可以无限线分割。我们分割一个东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断分割,是分割存在本身,是打破原有的连续状态,让这个存在被分割以后,各部分远离。另一种是线分割,是存在被其它存在分别拥有,但是原有的连续状态没有被打破,让这个存在的不同部分只和对应的断分割存在相互作用或者说相互拥有。很显然,三维空间是无法被其它存在分割开的。所以,我们只能对三维空间进行线分割。这种线分割是由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物质来分割的。这种分割没有打破三维空间的连续状态,只存在断分割后的具体物质对三维空间的不同拥有。三维空间可以无限线分割,为物质进行无限断分割提供了可能。


三维空间存在两个无限:一个是宏观无限,指的是空间无限大,可以满足物质向宏观空间无限延伸。另一个是微观无限,指的是空间可以无限线分割,可以满足具体物质无限断分割。


在无限三维空间中,存在着连续占据着有限三维空间的物质世界(波动哲学认为,真空中充满了自由波子,它是光传播的介质,也是有形物质背景压力形成的原因)。这是现实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从占据无限小空间开始,到无限大空间结束,这一过程须持续无限长的时间。


三维空间具有同一性和静止性。这种同一是纯粹的同一,即没有对立的空间性质存在于这同一性之内,所以就导致了三维空间性质的静止,或者说不可改变。


一物质的微观空间是这一物质完全拥有的所有空间。一物质的宏观空间是这一物质外层物质的微观空间,也可以理解为这一物质的发展空间。空间只可线分割,不可断分割。我们常说的对空间的分割,其实是物质断分割后的内层物质对各自微观空间的不同拥有。空间是超越物质的无限存在,却没有什么存在可超越空间,没有什么存在可以把空间隔开。所以,空间不可断分割,空间是无限的连续的客观存在。


2、物质


物质拥有层次结构。水滴、水分子、氧原子、质子,如果它们同时拥有同一个微观空间,那么,它们是同一层次链物质。氧原子是质子的外层物质,水分子是氧原子的外层物质,水滴是水分子的外层物质。外层物质拥有内层物质的三维空间。所以,对于某一个三维空间点来说,它可能被一滴水拥有,也可能同时被一个水分子拥有,还可能同时被一个氧原子拥有,还可能同时被一个质子拥有……。因为它们是同一层次链物质,它们拥有同一个三维空间点,但是,拥有不同的层次空间点。


物质无法脱离三维空间而独自存在。三维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而独自存在,是物质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可以把能够脱离物质而独自存在的三维空间称作实空,实空是实实在在的空间。物质世界拥有无限实空的有限部分。物质世界从拥有无限小实空开始,到现在拥有有限实空,经历了无限时间。有限实空是物质世界的存在空间,无限大实空是物质世界的发展空间。


拥有层次结构的物质世界,其层次空间就是第四维空间,第四维空间也是无限的。物质世界的第四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宏观方向指向无限大实空,在三维空间的微观方向指向无限小实空。


波子是波动哲学研究的最小微粒,但是,波子绝不是物质的最小微粒。因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只是这种无限断分割需要无限时间。


波子可以组成有形物质,也就是物体。波子是所有物体在内层某一相同层次唯一的一种物质存在。在物质世界内部,物质存在是连续的,也就是说,物体之间也存在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波子。相对而言,物体之间的波子是自由波子,组成物体的波子是非自由波子。


物体的振动会引起物体之间自由波子的振动。自由波子振动状态的转移速度很快。在真空中,自由波子振动状态一秒钟可以转移到30万公里处,其速度也就是光速。光就是自由波子的振动状态。光通过每个波子的时间相等,和波子的直径大小无关,都是一波间,同时也和光源的运动无关。


物质的性质分为基本性质和特殊性质。基本性质是所有物质共同遵循的不随时间的持续而改变的性质。物质的特殊性质是物质随时间的持续而改变的性质。物质的特殊性质就是物质的信息。不同物质特殊性质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物质所拥有的信息不完全相同。


广义的物质的质量分为量质量和数质量。狭义的物质质量为数质量,是指物质所含某种参考微观物质的多少。参考微观物质在波动哲学中指波子。物质的量质量是指物质质(相对性质)和量的乘积。物质的量质量反映物质的绝对性质。物质的绝对性质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质和量的乘积守恒。在波动哲学中,不同空间的波子量质量相等,因为波子的绝对性质始终保持不变。所有的波子量质量相等,数质量也相等。因为单个波子的数质量为1。物体质量是该物体所含波子的多少。


所有物体都是由波子构成的,所以,波子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质。我们在研究物体的相互作用的时候,也可以把不同层面的物体的相互作用看作同一层面波子的相互作用。真空中不同的自由波子相对性质很接近,这些自由波子对不同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也很接近。所以,我们可以把真空中的自由波子对物体的压力称作背景压力。背景压力是万有引力形成的原因。背景压力与光速成正比。


绝对性质相同的物质不相溶。绝对性质低的物质可以成为绝对性质高的物质的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即绝对性质不同的物质可以相溶。绝对性质低的物质和绝对性质高的物质可以互为外层物质和内层物质。外层物质发展的意义在于其向内层物质提供发展空间。吸引分相溶性吸引和接近性吸引。相溶性吸引是指绝对性质不同的物质向同一微观空间移动的过程。接近性吸引是指绝对性质相同的物质,因共同受到它物相溶性吸引或受外加排斥力的作用,而导致彼此之间相互接近的过程。这种相互接近不会导致不同物质在微观空间上的部分同一,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微观空间重合的情况,最多只能做到空间距离为零。相溶性吸引是因为需要的相互,接近性吸引是因为需要的相同。


物质的量质量守恒,物质质的增高,必定导致量的减小;物质量的加大,必定导致质的降低。当物质质的增高较快的时候,量的减小就较慢;当物质量的加大较快的时候,质的降低就较慢。为了论述的方便,波动哲学把物质质的增高称作物质的质变;把物质量的加大称作物质的量变。物质不是处于质变状态就是处于量变状态,决不会处于静止状态。


波子不是处于延伸状态就是处于收缩状态,绝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波子处于延伸状态就是波子的量变状态,它反映物质世界对空间的需要,是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缩影,是发展的正方向。所以,波子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是主动的,波子处于质变状态的时候是被动的。波子的质变是受到相邻波子量变的挤压被迫产生的。真空中自由波子质变量变的速度就是光速。


波子的延伸动力为f=ma=md/b²,m为波子质量,a为加速度,d为波子的直径,b为一波间。m为1,b也为1,波子的延伸动力f与d数值上相等。所以,如果自由波子和非自由波子“单挑”的话,它们之间的作用点会向非自由波子那边移动。这也许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产生的根源。但是,非自由波子会抱团取暖。当非自由波子抱团以后,它们同步收缩,收缩的总幅度不够自由波子延伸的时候,自由波子就会被迫收缩,自由波子会向非自由波子组成的物体移动,甚至进入物体成为物体的组成部分。所以,万有引力不仅吸引物体,而且也会吸引自由波子。在这一过程中,自由波子和非自由波子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相等表现在它们的作用点上。作用点为了保证这种相等,会按照主动力(主动的作用力)的方向向非自由波子移动。这就是万有引力产生的原因。所以,自由波子的延伸力是物体之间背景压力产生的原因。


3、物质的对立统一


物质的对立统一性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物质世界是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相互作用的物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统一是物质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的原因。


相邻物质之间拥有共同的作用点。牛顿说,作用力始终等于反作用力。所以,指向作用点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同一,方向相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同一是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接触点在三维空间上是同一个点,在层次空间上也是同一个点。三维空间的层次空间就是第四维空间,反映物质的绝对性质,属于简单信息的范畴。第四维空间的层次空间是第五维空间,第五维空间的层次空间是第六维空间……以此类推。第五维空间以及更高维度的空间反映物质的复杂信息。第四维空间以及更高维度的空间是虚空,反映物质的信息。


性质相同的作用力也就是信息相同的作用力,可以持续拥有共同的作用点。机械力和电磁力有没有共同的作用点?磁铁既存在机械力,也存在电磁力,所以,机械力和电磁力在三维空间拥有共同的作用点,可以在磁铁上共存。机械力和电磁力处于磁铁的不同层次空间中,也就是说,它们在第四维空间中不是同一个点。能量的转化就是能量在第四维空间中的转移。这种转移的具体过程就是,第四维空间作用点在第四维空间中移动。


对立统一定律:在物质之间共同的作用点上,在相对方向上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在作用点处吸收的能量始终相等。也就是说,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点、力的大小、能量转移的多少都是统一的,对立的是力的方向和能量转移的方向。在作用点处相对方向上吸收的能量始终相等,指的是能量的转移都指向作用点。能量的吸收也可以是负值,也就是说,在作用点处相对方向上释放的能量也始终相等。


作用点和作用点处不是一个意思。作用点是一个点,是没有空间范围的。作用点处是以作用点为中心的空间范围。如果能量在作用点处同时聚集,那么,作用点处一定是能量转化的地方,能量在作用点处向层次空间的其它层次转移了。比如,爆炸是将化学能在作用点处转化为机械能释放出来,有些还转化为光能。化学能和电能转化为光能,往往是以一点为中心,向三维空间所有方向释放能量。作用点既可以是排斥力中心,也可以是吸引力中心。如果作用点是排斥力中心,那么,能量是从作用点处释放出来的,比如爆炸。如果作用点是吸引力中心,那么,能量是在作用点处聚集的,比如万有引力。


物质的对立统一性是物质的最根本性质,物质的其它性质很多都是以物质的对立统一性为根据的。


牛顿说,作用力始终等于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始终拥有共同的作用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表现在这个共同的作用点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时候,这个作用点处于运动状态。作用点的移动或者说运动就是为了保证作用点在相对方向上作用力和能量转移的平衡。


物质之间的接触点就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作用点。因为物质无限可分,所以,物质点可以是物质内部的任意一点。


物质点的移动就是物质的移动。能量的本质就是质量。所以,物质的移动就是能量的转移。


能量是由主动力向被动力转移的。这种转移会让作用点按照主动力的方向移动。相对于作用点,主动力和被动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处吸收主动力和被动力的能量始终相等。


4、波动力学定律


波动力学定律:物质点在相对方向上受力始终相等,物质点处吸收相对方向上的能量始终相等。也可以称作物质点平衡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是物质的对立统一性。前面说过,物质点就是作用点,它可以是物质中任意一点。


两物质相互作用,从宏观上看,A物质向B物质释放能量,就是两物质的作用点向吸收能量的物质方向移动,作用点的移动或者说物质点的移动就是物质的移动或者说能量的转移。从微观上看,两物质同时向作用点处释放能量,作用点处吸收A物质多少能量就会吸收B物质多少能量,作用点处向A物质释放多少能量就会向B物质释放多少能量。两物质指向作用点的作用力始终相等。在这里,同时不是那种精度很高的同时,而是指在同一个波动周期内。主动释放能量的A物质比被动吸收能量的B物质早半个波动周期。为什么呢?因为作用力、信息和能量的传播通过每个波子的时间为一波间。


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作用力可以给予反作用力能量。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信息相同,作用力可以放大反作用力拥有的信息。这就是能量的转移。


5、信息和能量


能量的转移在我们的思维中大量存在。比方说你提出一个观点,我为什么能够接受你的观点?因为我的潜意识里也有和你一样的观点,只是潜意识里的观点,或者说信息拥有的能量很弱,在环境噪音较大的情况下,我的显意识无法接收到潜意识里发出的微弱的信息。所以,你提出观点,就是说出了我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我要为你点赞。但是,如果我的潜意识里没有你的观点的信息,那么,你向我提出你的观点纯粹是对牛弹琴。所以,我们的学习必须以潜意识能力为基础。如果一个人想要学习他的潜意识里没有的东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潜意识能力反映我们的兴趣爱好,反映我们的需要。


信息是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是信息的存在空间。没有信息就无所谓能量,没有能量信息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为什么说能量是信息的存在空间?因为空间是物质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同一性的范围。同一种能量,其存在形式是同一的。所以,存在形式同一性的范围就是信息的存在空间,就是能量。相对而言,信息有简单信息和复杂信息之分。简单信息反映的是能量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能量在第四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决定能量转移的方向。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拥有相同的信息,所以,能量可以实现转移。作用力是动力,反作用力是阻力。因为阻力拥有和动力相同的信息,所以,动力和阻力不仅拥有三维空间共同的作用点,而且还拥有第四维空间共同的作用点。动力和阻力拥有共同的作用点,说明动力遇到的阻力是有点阻力。其实,我们还会遇到无点阻力,就是有动力释放不出来。因为根据波动力学定律,如果没有阻力,动力也不会存在,动力和阻力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动力和阻力必须同时向作用点处释放能量,如果没有阻力释放能量,那么,动力也无法释放能量。如果有点阻力来自信息,那么,信息就可以引导动力释放能量。


我们需要什么,其实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微弱的信息对能量的需要。很多歌曲,我们为什么喜欢反复地听?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这首歌曲的信息很微弱,需要不断地吸收能量,让潜意识里的这种信息变得更强大一些。


我们的思维也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也可以叫做信息的处理,两者都是将这种信息的能量转化为那种信息的能量。我们平常说的能量的转化都是在简单信息之间转化,我们的思维对信息的处理就是让能量在复杂信息之间转化。


感觉是主体吸收感觉到的信息的能量的过程。主体能够感觉到某种东西的存在,主体必须拥有这种东西的信息。也就是说,客体的A信息和主体的A信息在作用点处同时释放能量,才能形成感觉。如果主体没有和客体相同的A信息,那么,主体就不会感觉到客体A信息的存在。


性质完全不一样的存在之间是无法相互作用的,两者互为隐性存在。也就是说,两种存在,只有共同的三维空间作用点,没有共同的层次空间作用点,依旧无法相互作用,无法实现能量的转移。


单独信息的存在是不能形成对这种信息的感觉的,必须至少是两个存在的相同信息之间形成能量的转移才能形成感觉,感觉的内容就是相互作用的相同的信息。我们始终存在某种信息无法形成感觉的情况。比如说,小丁给我照相,小陈可以把小丁给我照相的画面拍下来,同时,小李可以把我们三个人照相的画面拍下来,再同时小王可以把我们四个人照相的画面拍下来……不管多少人参与,始终存在某个镜头没人拍照的情况,始终存在某种信息无法被感觉的情况,始终存在某种信息是单独信息的情况。我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不断打破单独信息,不断让原有的单独信息变成可以被认识到的信息、可以形成共力的信息。


在同一层次链主体中,外层更多的是拥有能量,内层更多的是拥有信息。内层主体容易吸收外层主体信息的能量,外层主体难以吸收内层主体信息的能量。如果外层主体吸收了内层主体信息的能量,那么,内层主体创造的价值就会得以实现。这就是外层主体接受了内层主体的信息。发展的目的就是外层主体接受内层主体的信息,内层主体吸收外层主体的能量。


6、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波子的数量。真空中没有形成波浪的理想自由波子,单个波子的能量为正负零。其它情况下的单个波子的能量为E=mc²-mv²=m(c²-v²)=m(i²/b²-d²/b²)=m(i²-d²)/b²。m为单个波子的质量,c为光速,v为光在所测波子中的速度,i为真空中理想自由波子的直径,b为一波间,d为所测波子的直径。


物体内部的非自由波子受到约束,能量释放不出来,我们通常会认为这种波子是不具备释放能量的能力的。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把山上水库的水的势能利用起来,那么,我们通常也会认为这种水是不具备释放能量的能力的。


理论上,非自由波子拥有势能,甚至真空中的自由波子也拥有势能。因为真空中的自由波子也会因为整个物质世界向无限宏观空间延伸,其直径可以达到无限大。所以,从这一角度看,物质世界的能量是无限大的,任意物质的能量也是无限大的。但是,在现实的有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把真空中理想自由波子的能量确定为正负零。


本文是《波动力学纲要(2.0版)》,2004年7月22日发布的《波动力学纲要(一稿)》是1.0版。本文之所以没有按照原计划定为“二稿”,是因为本文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发布2.1版。2.1版会把很多本文没有写进去的东西写进去。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有太多的哲学问题要思考,业余时间不够用。


普进峰 2022-4-2



参考文献:


论物质的发展动力与发展空间


论阻力|哲学论文


能量平衡定律|哲学论文

# 力学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这个是认证
普进峰
波动力学属于波动哲学本体论的范畴,是认识论的基础。
2022-04-03 11:52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