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4
分享

又一个宁波首富,崩了

这个是认证

翎南会

2022-04-03 08:00

152490 1 4

银亿集团创始人、昔日宁波首富和地产一哥熊续强曾在2016年前后不止一次自豪地在跨国并购一事上“高谈阔论”,“实现一宗成功的跨国并购,最重要的是商业判断的深度和高度。”

不到3年的时间,深陷债务危机不能自拔的银亿系给了熊续强一个“响亮的耳光”,无论在深度还是高度上,他的决策皆是失败的。

2018年底,熊续强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时还曾自信道,“银亿集团今天遇到的困难,实话说,前所未有。不过半年之后回头看,银亿依旧会在那儿!”

话音刚落半年,熊续强的银亿系因深陷流动性危机不能自拔。2019年6月17日,ST银亿发布公告称,分别收到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以及控股股东银亿控股已在14日提交破产重整申请的通知。事实告诉宁波首富盲目自信不可取。

图片

宁波的别称是“甬城”,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商界大佬,也被外界称之为“甬商”。

与网易丁磊、分众传媒江南春、泽熙投资徐翔等如雷贯耳的宁波大佬相比,甚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熊续强名气在全国范围内或许不够大,但在宁波当地以及浙江省内可称得上家喻户晓。

一件白衬衫、一双布鞋、一个黑色公文包,这套“半永久”似的打扮常年跟着步履匆匆的熊续强,貌不惊人、身材不算高大的他平时极为低调。

但是,当谈起银亿的生意和发展时,平时话不多的熊续强也变得口若悬河,眼神中散发出的坚毅和自信,无不透露着对于未来的野心。

熊续强在2018年以295亿元的财富成为仅次于申洲集团马建荣的宁波第二富豪,同时也是宁波地产首富,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时刻。

半年之后,随着银亿集团的破产重整,首富位子还没坐热的熊续强,不过247天便迅速跌落,自此在胡润榜中销声匿迹。这背后,不仅可窥见房地产以及汽车业的变化和更迭,而且还可阅读企业家在激荡时代中,应对宏观环境调整、黑天鹅事件以及企业转型时的沉浮起落史。

1956年,熊续强出生于宁波的一个普通家庭,50后的他赶上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先在余姚农药厂任技术骨干,后凭借勤恳活络的做事风格升职为副厂长。高考恢复后,他辞去农药厂的工作,考入杭州化工学校(现浙江工商大学)化机专业,毕业后曾先后任职宁波市办公室干部、宁波乡镇企业局副局长等。

知识分子出身且工作表现出色,1991年,熊续强被安排重整濒临倒闭的国有罐头食品厂,他用了一年的时间不仅让这家年亏损近3000万元的厂子扭亏为盈,创造的500万元利润和出口创汇千万美元的奇迹,让他在宁波名声大噪。

“此役”让他嗅到市场经济大有可为,在90年代“大众从商,万众下海”的潮流下,熊续强也加入“出身于体制,挣脱于体制”的队伍。

图片

1994年,38岁已是局级干部的熊续强不顾身边人的反对,辞职下海创业。同年12月,他成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银亿集团,并在第二年开发出第一个项目——宁波国际经贸园,不温不火发展了两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他看到了更进一步的机会。

诸多房企因资金链出现问题而导致烂尾楼现象频出,熊续强嗅到其中的商机,当机立断收购了一大批烂尾楼并对其进行翻新改造,其中不乏商业广场、住宅、写字楼等。自此,银亿集团开始在地产圈崭露头角,熊续强还被外界称之为“烂尾楼改造专家”。

图片

熊续强多年后在谈到“烂尾楼改造”时仍倍感骄傲,“虽然当时并不是开发房地产的好时节,但我们却另辟蹊径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2004年,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开启:831大限号令颁布,招拍挂全面启动。熊续强的银亿集团也开始加快在地产业跑马圈地。2008-2010年,银亿销售额累计突破百亿,不仅成为宁波当地最大的房企,而且其自2010年开始连续8年入榜中国民企500强,直至2019年坍塌。

与此同时,熊续强身价水涨船高,成为各大富豪榜的常客,2010年,54岁的他凭借90亿元财富首次登上宁波首富宝座。

野心是企业家最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这也在熊续强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地产业务给他带来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但单一的业务模式显然无法支撑熊续强对未来的野心。

2007年,熊续强将资源型工业定为公司的第二支柱,并在国内外拓展矿产资源。在此之前,他多次对外表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煤、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熊续强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对公司的资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他把目光瞄向了拥有无限空间的资本市场。

其实2009年,银亿就有意让房产板块申请IPO,但因相关政策限制,急于登陆资本市场的熊续强虽认为借壳2006-2008连续三年亏损、资不抵债的S*ST兰光,不是最佳方案,仍一意孤行的用33亿元借壳上市。

图片

拖了近两年,即2011年5月借壳上市方案才被证监会批准,S*ST兰光控股股东正式变更为银亿股份。三个月后,即2011年8月26日,已55岁的熊续强才终迎来自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15年,银亿股份的市值曾一度超过500亿元。

此时熊续强的运气实在称不上好,在银亿股份上市之后,他不仅要面对国家刚开始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全国40多个城市限购,600多个城市控制房价;而且还要应对地产业务业绩惨淡的现实,同时,公司在大庆、沈阳以及韩国济州岛等多个海内外项目上也黯然收场。

银亿股份制定的地产业务“立足宁波、布局全国、进军海外”发展策略无一得到妥善落地。

图片

当房地产步入寒冬之际,不少房企选择多元化发展策略,以免“一棵树上吊死”,熊续强则通过大规模并购拓展业务板块。但残酷的现实是至今房企多元化取得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

随着银亿股份登陆A股,尝到资本甜头的熊续强自2014年开始频繁在资本市场出手。2014年-2016年,银亿系共完成包括入主康强电子和河化股份在内的14笔收购,排名民企收购数量第一,不仅超过海航系,而且力压复星系。

与此同时,短短5年,熊续强手里已握有三家上市公司。除了在资本市场上的出手,他还希望通过推动银亿从地产向“地产+高端制造(汽车零部件业)”双轮驱动转型,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商业版图。

为此,银亿集团斥资123.25亿元收购了日本艾礼富、美国ARC集团和比利时邦奇三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其中ARC和邦奇被注入上市公司银亿股份。

三笔跨国收购让汽车制造取代地产成为银亿股份的第一主营业务。但随着地产行业逐渐“入冬”以及汽车行业的持续低迷,熊续强和银亿走到了命运转折点。

不过彼时的熊续强对于扩张和转型,仍乐观表示,“我眼光还是比较好的,节奏还是踏得比较准的”。不过,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降,28年来首次下滑的现实给了熊续强一记重击。

同年,被银亿寄予厚望的汽车零部件营收不仅同比大幅下降36%,就连“立命根本”房地产也同比下滑21%,熊续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触即发。

图片

不过,熊续强于2018年仍喊出,2020年公司要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利税超百亿元的“小目标”。极为讽刺的是,当年年底,银亿股份旗下共计3亿元的“15银亿01”债券未能如期兑付,拉开了银亿集团暴雷的大幕。

熊续强多年来大玩高杠杆豪赌操作,资本市场的大肆收购、转型背后导致公司负债过重,再加上,熊续强力推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屡遭行业下行压力,资金链断裂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从2014年开始,银亿为了获得融资,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不惜血本的分红以偿还自己的债务。

2019年下半年,熊续强此前埋下的隐患迅速引爆。银亿股份仅2019年一年亏损额度近72亿元,同比下滑552.98%。不出意外的是,在巨亏之下,银亿股份遭到披星戴帽,变成*ST银亿。

在到期债务过多、流动资金吃紧等步步紧逼下,无力解决债务困境的银亿股份于2019年6月14日向宁波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据财报,2018-2021年,银亿股份累计亏损额度达上百亿元,同时,公司股价也从2016年13.27元的高点跌至3月24日收盘的1.44元,市值仅剩143.96亿元,较巅峰市值缩水超71%。更有传闻称,银亿集团的负债曾高达500亿元。

绝境中的熊续强坦陈:“必须承认,主观方面管理层未能准确判断市场走势、未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经营策略,是导致目前困境的重要原因。”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熊续强曾为了给公司纾困解囊曾引入国资宁波开投,但结果也只是将后者拖入泥潭。

日前,昔日宁波熊续强终于等来了银亿股份的白衣骑士,梓禾瑾芯成为银亿股份新的控股股东,叶骥则取代熊续强成为实控人。

熊续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19年的股东大会上,他向投资者喊话,“就算所有宁波人都跑了,我也不会走。我一直对公司充满信心。”

不知时至今日,熊续强还有无信心。目前,银亿集团的破产重整仍在进行,最终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属于熊续强的时代已经结束。

# 熊续强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4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这个是认证
醋仔叙事1966655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2022-04-04 00:02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