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重用新人,还是去磨练新人?哪个才叫负责?

这个是认证

想创就创

2022-03-25 11:53

32657 0 0

01

在管理学中有个“蘑菇管理定律”,是指许多组织对待职场新人的一种管理方法,在中国各类企业的职场里非常常见。

一些初来职场里的新人,会被分配到不受重视或者是小事务繁杂的基层岗位,从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开始做起,“吃的是杂粮、干的是杂活、做的是杂人”,就像一块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自由生长,缺少足够的指导和提携,这对年轻人和职场新人来说,并不公平。

图片

但也有人说,任何企业当中,即使是最高的管理人员,都要从基层小事开始做起。

很多年轻人刚来到职场,认为自己的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担当重任的能力,做着很没劲的工作,拿不到理想的收入,这就是蘑菇定律在考验你的适应能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长起来。

那么,您觉得呢?今天的蘑菇定律还适用于我们的企业吗?我们该如何管理团队和新人?

02

图片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的观点。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关于蘑菇定律,本质上是怎么样使用新人的问题。

我想举两个例子,再说两个观点。

一、秦王嬴政用李斯,是让他从侍卫做起。

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斯是当时秦国举足轻重的人物,秦王嬴政使用李斯的方式,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图片

李斯是稷下学宫的高才生,和当代大才子韩非子是同班同学,他们都师从荀子。

和韩非子只想保住韩国不同,李斯的梦想是要扶助一位王者,成就霸业。

为了这个梦想,李斯经过了反复权衡,决定前往秦国投靠丞相吕不韦,起初不过是在他账下担任门客,吕不韦看出李斯的才能,举荐给了嬴政。

嬴政没有立即重用李斯,而是安排他做了守卫宫廷的郎官,每天只让他像普通卫士一样,站岗、放哨。

后来,多次观察和交流之后,嬴政才开始拜他为客卿,帮助嬴政规划了灭亡六国的顺序。

第二个例子是阿里从前台起步的女总裁。

图片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总裁,童文红,曾经只是一个前台小妹。

2000年,刚刚生完孩子的童文红准备找工作,到阿里巴巴应聘文员这个岗位,当时的阿里很小,所以马云只能安排童文红从前台做起。

当然,童文红按照基本的工作,一步一步做到行政经理,做到今天菜鸟的总裁。

我有两个观点,第一、成就大事业就要从蘑菇的状态做起。

关于如何去使用新人,对一些有经验的公司来说,都会把员工通过轮岗,从基层岗位做起。

一般的生产型工厂,新招聘的销售岗位和行政岗位员工,都是让他们从生产线开始。

图片

首先让他们熟悉公司的生产过程,对公司的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锻炼新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正选拔出符合公司使用的人才。

新人,特别是从学校或者别的公司刚刚到来的人,他们会带着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们从基层做起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

新进员工或初入职场的人,还是一张白纸,也许是技能上的欠缺,也许是对公司了解的欠缺。他们即使有理论或者其他公司工作的经验,难免离公司的需要相差很远。

过早对他们委以重任,就是变相地拔苗助长,其实并不利于他们稳定的成长。

第二个观点用深度链接留住新人。

对新进入公司的人员,一方面要留下观察他们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快速适应公司,一定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稳定下来。

我们公司对于刚入职的新人,会用一张卡列出一个路径图,让他在一周之内能和上下左右相关的人员做深度交流,快速熟悉公司。

对新人来说,我们都应该配备一名辅导人员或者师傅,让他们有任何问题可以向师傅请教,这样不让他过于孤单,能够在公司保存下来。

03

图片

接下来,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时间精力换来的是工资奖金,还是进化的底层能力?

我最近两年研究最多的不是投资学,而是历史学和进化论,不是我想转行做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而是从历史发现规律,找到如何进化的路径。

这里的进化不只是个人,还有企业的进化路径。

前天我聊到要把底层能力迁移到不同岗位、不同的行业,如果一个人只有专业知识,是无法有大成就的。

这是我们在寻找人才和投资的时候,非常注重的点。

图片

以美国雇主最看重的10项能力为例,没有一项属于某行业的专业能力,而是我在周三文章中分析的通用知识、通用能力,而且是可以迁移的能力。

我听我参投公司一个来自阿里巴巴的高管说,阿里在招聘新人和培训中,就非常注重选拔和培训这类的通用能力。

我女儿在读博雅类大学,也是非常强调通识类知识,通过大量小组学习、活动进行训练。

从这个角度说,蘑菇定律就是在考验你的适应能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长。

图片

我在选择投资的公司过程中,也会通过六个维度,去考察老板和员工是否具备进化的能力。

1.公司业务是否有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的业务之间是否有充分的协同性。

2.管理体系由上而下的指导,与业务由下而上的推动,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机制起作用的。

公司领导的风格是比较强势、喜欢乾坤独断还是比较尊重下属的意见,下属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被领导充分尊重。

3.公司的事业部是否被授权充分,是否有创新的积极性,是否关注长远的规划,业务推动是不是由下而上的。

4.公司是否鼓励内部的竞争,对创新失败的态度是否足够宽容,是否容忍内部资源的沉余甚至一定程度的浪费。

5.公司内部考核机制是比较严苛还是相对宽松,对事业部业绩考察的时间是比较短还是相对长远。

6.公司和主要客户的关系是否牢固,公司与上下游的关系处于什么水平。

这六点的进化和成长,就是我们企业家和员工需要共同思考的,你花精力换来的是工资奖金,还是这种进化的底层能力?

04

图片

最后是资深企业家、单仁行专栏作者士老帽老师的看法。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经历,一个新人的专业,需要在实践中磨合。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经历就意味着能力!

面对任何新生事物,教育成本都是高昂的。

这里面,有职场新人面对成熟的企业,也有职场老人进入新兴领域,而后者在今天,显得尤为突出。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工作了。

在任何领域,专业、经验,以及创新能力,都一样重要。

图片

新人进入职场,能不能与企业适应与协同,能够在企业对所招聘岗位的要求中略见一斑。

而岗位在最近五年,发生了许多变化,很多时候,连企业本身都不知道有什么样子的需要。

一个人进入不同属性的企事业单位,他面临的未来也不可同日而语。

听说,在今天的时代,基本上没有师傅带徒弟的存在了,除非,你值得被欣赏与栽培,否则谁也没有义务去把谁当颗葱,更何况,许多领域压根就没有什么师傅。

那些成长以离职为目的员工,“这山望着那山高”,“骑着驴找马”,为了一个留京户口无所不用其极的人,都另当别论。

所以说新人的成长,没有什么恐惧可言。毕竟,从来“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先生”,“青出于蓝胜于蓝”也一直都是这样存在。

最简单的例子,在战争年代,大字不识一个的战场指挥官,在浴火中重生,成长为将军的比比皆是。

图片

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代企业家的成长之路,也都是大抵如此。

在前天,小米针对4931位优秀员工发放的价值25.85亿港元奖励股票,但是,都有10年锁定期。

这说明什么?

不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连一个人后面的十年,你的获得,也必须以忠诚与付出为代价。

所以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蘑菇”定律呢?

下面,我把有人做的一个简单的职场总结,分享给需要的人:

在没有资格前,要多听。

在没有能力前,要多学。

在没有话语权前,多做。

在没有知情权前,多忍。

等什么都有了,请多多保持谦卑。

人们都明白,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在人才引进中,必须伴随人才的职业化,特别是强大的基层职业化,企业基础才会更牢固,发展才能更稳健。

图片

我们能够在一家企业对员工的培养中,可以看到企业发展的前景。

创业不容易,守业更难,当下环境,有一份好的工作,要使员工懂得敬畏与感恩,就必须加速企业员工职业化培养。

# 蘑菇管理定律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