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农村“人情债”,该说再见了!

来源 | 农民日报 2022-02-23 11:17
31333 0 0

今年春节笔者返乡了解到,人情礼金不仅给村民造成经济和心理负担,也成为村里不少争端矛盾的导火索。一些农村地区礼金往来次数或金额不对等、没有按情分随礼、被迫跟风随礼等不良现象较多,种种“不好明说”的不满沉积下来,为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埋下隐患。

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中,人情攀比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越来越贵的人情往来让一些农民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据有关报道,2019年,很多农民的人情礼金支出仅次于食品消费,已成为第二大支出,超过看病支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一些地方农村人情攀比却抓一抓好一阵,放一放又反弹。这是因为,农村人情礼金是历史文化交织的产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礼尚往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村民家里有婚嫁喜事,左邻右舍都会赶来帮忙,大家一起“凑份子”“随份子”,送点碗筷、脸盆、暖水瓶等日用品,就把大事办了,这是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充满着浓浓的关怀与情意。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生活条件普遍改善,婚嫁喜事不再需要亲邻间实物上的添补,人情交往延续过往的礼俗就变成赠送礼金的形式。与此同时,农村社会也逐步由封闭静态走向开放流动,传统朴素的价值观念受到很大冲击,人情往来的礼金标准不断增加,收送礼金的范围不断扩展,乔迁新居、孩子满月升学等名目繁多的人情往来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礼金日渐背离互助友爱的初衷,人情债就此产生。

历史的产物,终归要走向历史。2020年,我们如期完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全面实现,让过去的贫困户都基本能够独立应对家庭大事,可以说基于互相帮衬“凑份子”的人情礼金,已经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存在的现实基础。具体而言,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情礼金的情感传递功能已经弱化。相较于以前的“以物救急”,现在的人情礼金“明码标价”,甚至还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保持有来有往、进退平衡,更像一种复杂的“游戏”,其情感传递的功能已经大打折扣。情义无价,就在于它没有价格,情感功能不应和钱的多少挂钩。当“情”逐渐淡化,“礼金”却不断增长,甚至恶化为“债”的程度,人情礼金存在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就要重新考量了。

二是人情礼金的社交投资功能变了味道。受限于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交通联络工具的落后,农民需要通过互助来度过人生的大情小事,村民往往遵循着人情秩序中“有礼必随”的原则,人情礼金不仅承担着维系社交关系,更承担着进行隐性社交投资的重要功能。“人情人情,在人情愿”,可现在很多时候,村民随礼并不是因为感情到位,而是考虑到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上要过得去。这样不仅没有带来情感的加深,还会人为地增加矛盾。

三是人情礼金的价值评价功能已被稀释。过去农村婚嫁喜事中,人情礼金、摆酒席的数量,有多少人前来帮忙,是对村民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面子”的综合评价。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同利益群体对“面子”也有了不同评价标准,“面子”的指向更多元。比起过去传统气派阔绰的“人情宴”,有人觉得孩子考上大学更有“面子”,有人觉得在城里落户更有“面子”,人情礼金的价值评价功能也被稀释了。

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已经有农民开始自发地放弃所谓的“人情面子”。在笔者老家,去年就有两户农民,在村“两委”没有事前干预的情况下,主动不收取村民的人情礼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股新风让我们看到,人情债正在当前农村逐渐消解的端倪。笔者以为,各地应树立更强的决心、采取更大的力度,更广泛地推进移风易俗,减轻村民的人情债负担。

要进一步加强县乡村联动的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一项外部性很强的工作,化解人情债也是如此。由于村民“身陷其中”,仅通过村庄内部力量解决问题存在难度。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县乡村联动的治理体系,强化县乡村各级党组织的联动。在县级层面营造整治人情异化的氛围,在乡镇层面对普遍治理问题定调子、出方案,在村级层面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标准、落实责任,上下同频,拧成一股绳,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

要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组织自治力量。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要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组织自治力量,如通过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破除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同时,要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定出标准、明确规范,为村民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在村庄中形成“大家都一样,少花钱也不丢面子”的普遍共识,让文明新乡风具有坚实配套保障。

要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农村人情攀比问题属于“里子工程”,需要下真功夫、久久为功才能见实效,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刀切”的粗暴治理只会把农民群众推到对立面。我们要治理的是高价人情、攀比浪费等不良风气,而不是限制或取消正常的人情往来。很多地方提倡“婚嫁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并将人情范围限于核心亲属,受到了广泛认可。农民既是人情债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如果能紧密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多做正向引导、正面宣传,把道理实实在在讲清楚,把利害清清楚楚说明白,相信治理人情攀比的移风易俗工作会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 乡村
举报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