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一种观点,“在过去二三十年的任何一个时期卖房,很少有听说亏钱的”,当然,如果有人非要拿鹤岗、乳山等极少数人口流失严重的城市来说事,那就是有点抬杠了。说句公道话,总体看,赚多亏少总是事实吧,但,这一切在今年开始发生了转变。
那么,这个转变是什么呢?
有人首先猜到的肯定是房价。其实,这个很难去说,毕竟,中国有600多座城市,非要千篇一律地地说房价“非涨即跌”肯定是不现实的,即便是同一座城市,不同板块、不同的小区,甚至不同的房子,其价格也难走出步调一致的步伐。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专业机构在统计的房价数据里显示,有的涨,有的跌,有的房子一连几年都处在阴跌状态中,挂牌几年都出不了手。
为什么会如此?实际上,这就是楼市在经历全方位的深度调控后,“房住不炒”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这应是当下及未来楼市的一个最重大转变。虽然说还有一些以增值保值为目标的买房需求,但主流是买房自住,即便现在不住,也会考虑未来住。
说到底,房子如何被炒作,最终都脱离不了居住功能,在这一点上,银行从自身未来的风险考虑,往往要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笔者一位张姓业主朋友日前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之所以拿出来说,主要是因为这很可能是未来住房市场的一个共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张先生在2017年买了一套二手房,在他看来,房子性价比很高,周边商业、学校配套都比较齐全,面积39平米,多层顶楼,单价1万元(小区正常户型价格8000元/平米),低总价让他动了心。目前,小区均价涨了60%,他的房子也不例外地涨了,涨幅小点,市场挂牌总价55万左右。
据张先生的说法,他的这个房子,在以前还是比较好卖的,主要是总价低,受到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刚需欢迎,只要手上有十多万,加上按揭贷款,基本上也能够得着。但到今年,这种市场形势就发生了改变。
张先生准备把这套房子卖掉,然后把钱投入到自己的生意上,但挂牌出去快半年了仍旧没有卖掉。不是因为挂牌价高,他还让过两次价,比市场挂牌价低3-5万元,但也不是没有客户。在刚挂出去那一段时间,房产中介带看了几次,也有看中的,但均是因同一个原因被拒绝掉:银行不受理这类房子贷款。
其中有国有大行给出的理由是,没有电梯的房子贷款不做,顶底楼的贷款也不做,据银行人士透露,目前所有的房子都要走外部评估程序。说白了,就是要做风险评估,如果被他们认为非优质房产,拒贷的可能性就大增。还有商业银行给出拒贷说法是,面积小于40平米,房龄大于20年的不做。
我们不能说张先生的房子所遇到的困境发生在任何地方,但很可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按照张先生的自述,他的房子具有3大很现实的原因:
一是房龄大,1996年的房子,属于老房子系列,户型结构确实不符合市场潮流;二是银行拒贷,意味着购房者要全款付清,能付出50-60万的人,看不上他的房子,手上有10-20万的人又买不起他的房子,典型的“有钱人看不上,看上的没那么多钱”;三是停车难,他们这种老小区,基本上都没有地下停车位,地上有限的空间被停得满满当当,现在哪个家庭没车子,这也是很多人逃离这种小区的原因。
实际上,在专业人士看来,张先生的3大现实原因一直都存在,但为什么偏偏在今年遇到困难了?其直接原因还得从他的第二条原因找出症结,而这个原因还得从今年开始执行的新规说起。
根据新规显示,央行给各商业银行设置了房地产贷款的“两道红线”,其中有一条就是涉及个人住房贷款,要求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小型银行、县域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比如小型银行最高不得超过17.5%,大型银行不得超过32.5%。换句话说,假如银行可放贷1万元,小银行顶多只能放出1750元的房贷,而大银行也只能放3250元。一句话,能放出多少个人住房贷款,已经被限制死了。
新规还显示,给超标银行2-4年的达标过渡期。说明我们其中有一些银行是超标的,要达标就得往下降,意味着放出来的房贷会更少一些。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今年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仍在继续上升,而且放款进度越来越慢,并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有人说,这个房贷额度限制是一个可变量,眼下只是暂时的,有需求还是会放开。答案可没那么简单,数据显示,在2008年时,我们的住户部门的杠杆率为18%,但目前已经超过60%,不仅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对发达国家也形成赶超之势。说到底,如果再不控制住房杠杆,后果将不可设想,于金融、经济安全都是不允许的。
由此可见,住房降杠杆是一个必然趋势,大概率伴随楼市而长期存在。粥就那么多,银行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做出选择。优质的房产才是他们优先考虑的标的,而对于非优质标的,如果没有额度,肯定是不会轻易放了。像张先生的这一类房子,房龄老旧、面积小,明显居住舒适度不高,最可能被银行抛弃。
笔者再做一个延伸,如果银行衡量房产的优质属性以“居住”为标准,那么除了“老破小”外,像那些空置率较高的房子,位置偏僻的房子,将来会不会也成为被银行嫌弃的对象呢?这或许是我们接下来要关注的课题。
学习更多房产知识,欢迎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