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我月入三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

猫友1891283

2021-07-02 16:50

26968 0 0

北京某煎饼大妈爆红网络。因为一顾客 质疑其少放了鸡蛋,大妈硬气回击: 我月入三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

虽然,这是一种我这么瘦小我怎么会打人一般的 强盗逻辑 ,但是并不妨碍网友们把目光聚焦到 月入 3 万 上。

连煎饼大妈都一个月挣三万?、 这些年学白上了,挣钱还不如摆摊 、 上班钱太少,我要摆地摊 ——一大波年轻人们在迷茫的同时,却又充满着无奈。


同样的,国庆期间媒体曝出了一则励志新闻:青岛王哥庄二龙山景区附近 68 岁隋大爷光卖馒头一年就挣 70 万。


看罢,网友们都惊呼: 为何媒体总是一会儿骗我们去卖煎饼,一会儿又骗我们去卖馒头?

眼球和热闹背后,我们却难以绕过一个问题:我 985、我 211、我硕士、我博士、我海龟,一个月只能挣万八千,而卖煎饼卖馒头能挣三五万?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一个数据分析问题!


做白领与卖煎饼,到底谁挣的多?


我们来看数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 80 后群体中,单身平均年收入为 6.07 万元,已婚平均年收入为 9.83 万元。单身 80 后年收入 30 万就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已婚 80 后达精英的门槛会高一倍需要年入 65 万。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尽管我们都会觉得 80 后已经到了开始拿高收入的年龄,而实际上多数人一年只能赚 6-10 万。

那么,作为卖煎饼及馒头这一群体的收入在多少呢?这个群体的收入统计是比较难的,也很难查证到相应的统计资料。

2014 年,大连曾做过一个调查发布,36.1% 的个体户营业收入在 10 万元以下,52% 的个体户营业收入在 10 万元 ~50 万元之间,行业以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为主。只有 1.1% 的个体户营业收入在 100 万元以上的,从事行业以餐饮业为主。


虽然是三年前的地方数据,但全国范围内也应该符合这个基本规律,真正能够年入百万以上的一定是少数。当然,处在热门景区、城市集散地的门店或摊位一定会收入更多。

根据以上对比,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做白领还不如卖煎饼、卖馒头,是一种假象。

这种假象的出现,综合起来有以下影响因素:


1、人们总是乐于拿自己的常态或不好的现状去与卖煎饼卖馒头最好的收入状态相比。卖煎饼月入 3 万,卖馒头年入 70 万,有的做餐饮做酒店还能年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且是较理想的情况。


2、之所以做白领不如卖煎饼会是假象,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卖煎饼不可能是一开始就是月入 3 万,或者下一个月还能有 3 万,更别说多于 3 万。路边摆摊的,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开门店的个体户,同样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行业环境变化、商圈环境变化等等,收入很难规模化、持久化。


3、白领的收入,尽管要进入年入 30 万 /60 万以上的精英层是百里挑一,但是基本处于一个平稳上升状态,在较长的周期综合起来往往会超过多数个体户的收入。除非个人技能或者综合素养有硬伤,在职场无法持续良好的走下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部分个体户收入高于多数白领的情况呢?这本质是一道选择题。选择的不同,决定了收入的差异的大概率。

我们知道,白领的职业往往具有这些可能的特点:


1、相对体面,集中倾向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门领域;


2、有较高的平均薪水;


3、多数人薪水趋于平稳,能够跻身高管行列甚至成为公司股东及合伙人只能是少数。也就是说:只有成长的个人,没有不断加薪的岗位;


4、相对风险较小,一个公司在突破了生存的基础阶段后,整体的机制效应开始发挥,基本上能够做得到公司暂时离开了谁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单个岗位上的人够用即可,反过来看对员工也不至于存在太多失去这份收入的风险(意思是你差不多就好了)。


而个体户的构成又分两种情形:一是职场的佼佼者,他们为了追求更大的可能,选择去从开一个店或两个店开始。他们都往往有一个做强做大做企业的心,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如愿。另一种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因为教育、职业背景的关系,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只能干门槛较低的行业。


因此,卖煎饼卖馒头的收入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


1、不稳定性,一开始不一定能赚钱,赚钱了不能保证长期能赚钱;


2、抗风险能力弱,小本投入本身基础就不是很雄厚,但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稍微一点风浪就可能打回原形;


3、一定条件下具备爆发的可能,周边商业环境的变化,如景区建设、开通地铁、开通大型的商业娱乐设施,这种改变能够带来较大的改变,也有纯属运气和机会带来的改变;


4、少部分人能够实现从小本生意到连锁、加盟及公司化的规模扩张,能挣多少钱不敢说,但只要一挣钱规模就可能充分放大。


通过对比两个群体的收入特点,我们能够窥探一二 做白领不如卖煎饼卖馒头 的本质规律。


首先,做白领与卖煎饼、卖馒头是不同的投资选择。


做白领,处在一个公司或业务的点上,基本上是拿时间换钱、拿自己的职业技能换钱。普通岗位是一块砖,自然就无法收割一个公司、所处行业的系统性收益的多数部分。服务客户或做销售,需要根据销售规模和利润率来计算收入提成;做 HR,只能根据行业同等岗位的平均水平来定收入;做总经理或 CEO,根据整个公司的业绩表现来取得收入。而真正取得公司成长红利和行业发展红利的是公司的主要股东。

而作为个体户,他是自己的股东,或者绝对主要的股东。他的收益大小,取决于他的产品和服务在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力水平及取得的业务份额。


因此,横向对比看,做白领本质上和做个体户不是同样的投资赛道及投资选择;纵向上看,做白领和做个体户处于利益食物链的不同的节点,个体户在这个食物链上要略高于白领,不是地位的高低而是更接近产业的上游。从这个角度看,自然会经常出现部分个体收入远超过白领的情形,这是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做白领与卖煎饼、卖馒头的天花板不同。


在一个固定岗位上,白领的收入天花板就是这个岗位能够、愿意且合理的最高薪酬;对一个白领而言,他的天花板在于个人成长的速度和空间。而对个体户而言,收入的天花板受制于个人在生意道路上的学习能力和拓展能力,以及市场和行业的发展空间。显然,后者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既然做个体户有那么高的收入可能性,为何选择去做个体户的白领少?这里面的缘由,它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不能单纯用经济收入来衡量。

人们做不做一件事情的衡量标准,在于值得与否。 值得 与否的影响因素是投入与回报。


投入包括直接的投入和机会成本。当一个白领面临要不要去下海时,第一个问题是主观态度层面的,愿不愿意、有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能不能吃苦,能不能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工作、能不能接受事无巨细的工作、能不能低头弯腰做 不体面 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否放得下在过去岗位上和行业里取得的成就,甚至潜在的收益。比如,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创业公司中,持续跟下去,将来还可能收获股权、期权。这属于常说的机会成本。所谓转型穷三年,一般人是很难放得下、熬得住的。


机会成本还远不止这些,还包括过去积攒的资源和圈子,在新的领域都可能完全用不上。同时,还面临着自降 身份 的问题,虽然职业无贵贱,但是人生来就懂得去划分高低和三教九流。


作为一个高级白领,除了在获得一份不错的薪水的同时,还懂得去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文化、艺术、时尚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和便利。而一个摊煎饼的大妈,即便手握百万现金她也不会选择去感受驾驶一辆奔驰的愉悦和看一场音乐会的满足。


多数的个体户,都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才去开一个餐馆或一间小卖铺,尽管可以挣得百万千万资产,但多数一辈子都是乐于不断的忙于生计。这是白领,最不可能倒回去选择成为这个群体的原因。除非,他真的有开创一番事业的决心,这辈子无论是再苦再累也要找机会做大做强。

最后问题来了,白领不会选择去卖煎饼卖馒头,如何才能取得一份不必羡慕卖煎饼卖馒头的 高收入 呢?


第一、选一个好行业,平均薪酬较高而且未来 5-10 年有广阔前景的行业。比如,我们把时间倒退 7 年,2010 年前后最该选的行业那一定是互联网科技电商领域,这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飞速崛起碾压传统经济的 7 年。(以上 2016 各行业平均工资有一定参考意义)

第二、在好行业的背景下,选一个高速成长的公司及能够带领公司飞速增长而且愿意与员工合理分享成果的老板。


第三、成为一个公司最核心的那一部分人(少数人),用业绩和贡献说话,而且不断保持对自我的学习更新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最低底线,也要有某一方面拿得出手,成为在公司的 剩者 。比如,你专业能力不一定行,但是你很懂老板,很受老板信任,你的忠诚也是你的法宝,你可以熬到把聪明人都熬走,你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收获公司成功那一刻的果实。


第四、懂得为自己投资。无论你在职场怎样顺风顺水,到头来你都会发现:靠领工资,这辈子永远没有出路。投资自己的学习、人脉、健康是投资,而用实际行动去为自己的资产增值更是投资。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