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想致富,看这里】四个必须了解的底层财富逻辑!

阳光保见

2021-10-25 10:36

41937 0 0

有这样一组数据,中国人平均每年工作时长达2600个小时左右,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平均工作时长。而996上班族工作时长更高,达3500小时左右。一年总时间才8760个小时,几乎是除了睡觉,都在工作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的调查报告,数据更加令人震惊,中国以每日工作时长9.2小时位居全球第一。你或许会问,难道工作就是人生的全部吗?与其这么问,不如更加聚焦一下,为什么80%的人勤劳却不富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和大环境。虽然本山大叔的金句在振聋发聩:“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的例子,乾隆盛世的朝廷财政11.4亿,而2007年无锡尚德年收入,盛世朝廷的岁收还比不上一家民营公司,还不考虑无锡尚德的创建者施正荣自己有29亿美元的财富。九五至尊的皇帝,财富却比不上一个民营企业家,就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时代不同,社会经济不同,财富方式和量级不同。

 

▲时代造就财富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和施正荣同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什么他是身价百亿的企业家,我们却汲汲营营又致富无望呢?让我们回到主题,想要避免勤劳而不富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思维。

 

一 打破宿命的思维——成长思维

 

2017年,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颁发给了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奖金是诺贝尔奖的三倍。如此高额的奖金,到底奖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成长型思维”研究。该研究指出,人的思维有两种,僵固性和成长型,前者认为人的智力是固定的,后者认为人的智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思维会进一步影响人的人格、动机、信心,会直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两种思维看似一线之隔,却又天壤之别。

 

1. 坚定信念

环顾身边,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无法改变,所以才接受现状又幻想一夜暴富。想要打破宿命的牢笼,首先就应该改变思维,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成长,相信一切都会改变,相信未来会变好。只有改变思维,未来才有可能。

 

2. 锚定目标

王健林曾说过,先设定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一个亿或许有难度,但目标必须有。黑石基金创始人、有华尔街之父之称的苏世民说,“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没有目标,信念是没有意义的热情。没有信念,目标是无法抵达的彼岸。

 

二相信时间的力量——复利思维

 

你一定听过“老鼠赛跑”和“人生快车道”的区别,这是《穷爸爸和富爸爸》作者罗伯特·T·清崎提出的洞见,两种模式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老鼠赛跑”代表着为钱工作,薪水用于消费,永远为钱奔波,永远为生活焦虑,就像是滚筒中的老鼠,生命不止,奔跑不息,至死方休。“人生快车道”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靠工资,而是靠钱赚钱,以钱生钱,让钱为自己工作。

▲现金流四象限

 

罗伯特·T·清崎提出一个“现金流四象限”的方法,把人的收入现金流分为四类,这其中只有企业家和投资者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但是普通人想要建立系统很难,只有投资是可能的。投资,就要靠复利思维了。当然,复利这么好的工具,不能仅限投资,还要用于个人成长。

 

1. 个人复利

人,首先应该投资自己。查理·芒格曾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一个不努力的人,也配不上想要的财富,人要不断投资自己,在自身上实现复利。还是查理·芒格,有人问他如何成功,他回答说:“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个人复利,就是相信长期主义,相信时间的力量。

 

2. 财富复利

复利的三要素是:时间、本金、收益率,其核心是相信时间的力量。在财富积累领域理解复利思维,最好的例子是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经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现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许就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50之后,进入财富爆炸期。复利思维的财富密码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直到复利开始发挥作用。

 

三 相信利他的力量——价值思维

 

经济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想要财富,就要体现价值。价值思维是要求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有用。

 

1. 利他思维

在《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一书中,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提出,我们大多数人能被划为三类:付出者、互利者和获取者。获取者只关注谋求利益,互利者愿意等价交换可预期的好处,而付出者则是不同寻常的一类人,他们乐于分享,不求回报。格兰特一反直觉地指出,最善于付出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为什么最终胜出的人是付出者呢?因为他们以利他思维创造了价值。

 

2. 深井思维

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环境,只有超过90%的人才有价值,才能创造价值。很多人浅尝辄止,最终没有练就本领,创造不了价值。深井思维就是不断深耕,一生挖一口深井,而不要一年挖几个坑。就像苏世民的建议:在年轻的时候,请接受能为自己提供陡峭的学习曲线和艰苦的磨炼机会的工作。最初的工作是为人生打基础的,不要为了暂时的声望而轻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也不是兴趣......而是“Grit”(坚毅力)。

 

四 加强财富免疫力——资产配置思维

 

有研究发现,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10%最富有的美国家庭最先走出阴影,家庭资产很快再创新高。而中间的40%家庭却始终没有恢复至大衰退前的水平,更为不幸的是数量最多、相对最穷的美国家庭在遭受了重创后一蹶不振,至今依然挣扎在1970年代的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因为富者恒富、穷者恒穷吗?并不是,是因为高净值人群拥有资产配置思维。

 

你一定见过下图,“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日常开销账户、保险账户、投资收益账户、保本升值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经典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1. 底线思维

合理的多元资产配置它就是一棵树,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有底线思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首先要规划好风险保障,尤其是要考虑大病风险和意外风险,和看病带来的财务损失。风险不能被消除,只能转移或者分散。对很多人来说,想要攒50万看病很难,但是可以通过商业保险的杠杆,来抵御大病风险。

 

2. 均衡思维

投资的规律是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收益和风险永远是对等的。因此,追求高收益低风险,就要不断做动态均衡。首先是分散投资,投资在不会齐涨共跌的不同标的上,比如股市、基金、房地产等。其次是动态平衡,通过纪律性投资来进行高抛低吸。第三是长期持有,中国经济一定是螺旋式向上发展,除了指数基金,其他的优质资产,同样在时间的作用下会有更好的结果。

 

结  语

如果你不相信人的命运可以改变,那就去了解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赚到财富,那就去了解巴菲特是怎样通过滚雪球成为了全球首富,去了解时间如何创造财富。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才能创造价值,那就学会利他,并把自己变得有价值。如果你想让家庭财务稳中有进,那就给家人配置保险,并多元投资分散风险。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