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众叛亲离”的董明珠,不留墓志铭让后人评说,她的结局早已注定

这个是认证

文刀贰

2021-04-19 18:23

24330 0 1

文/文刀贰

提到格力,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位人物——董明珠。

这是一位曾被美国《福布斯》评为亚洲商界最具权势的女性之一。

在近日一次采访中,采访者提出:“你希望你的墓志铭上写的是什么?”

何为墓志铭?墓志铭是人生谢幕的结束语,是一生的总结。

很多人很好奇,向来展现出“自恋”倾向的董明珠,会有怎样的想法。

是像马云那般对过往云淡风轻“顺便做了个企业”,

还是像冯仑那样的放荡不羁“这个人死了,但尸臭未绝“,

又或是和雷军一样展现一下家国情怀……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这样的提问,董明珠回答的却是:“我把它留给后人评说。”

那么就来看看网友们的回复:

“企业家的好榜样!“

“不就一个卖空调的吗?谁要评说你?”

“想做女皇了,怕是飘了吧!”

显然,网络上对于董明珠的评价,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

有人视她为人生目标,也有人嘲讽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这些不同态度的评价,说明她的所作所为存在着争议点。

既然这样,不如别太早下定论,先拨开云雾,了解一下这个为何让人又爱又恨的女性。

一、

1954年,江苏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中,诞生了第七个孩子:董明珠。

家境虽然平凡,但还是能供得起孩子们上学读书的。

在努力下,董明珠考上了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

1975年,毕业后的董明珠,来到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室,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收入还算稳定。

与男性不同,社会和家庭给予女性的压力,往往更多在家庭,而不是事业。

父母希望她能本分过日子,做一位贤妻良母。

那时的董明珠,是欣然接受的,也确实也体会过几年这样的生活。

这段日子,被几十年后的她称为“最想回去的时光”。

工作几年后,董明珠和丈夫相遇,并结婚生子。

这时的董明珠,和大部分人的生活没什么不一样。

再接下去,可能就是养育孩子,当个家庭主妇。

或是回归职场,养家糊口,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

二、

1984年,30岁的董明珠,经历了一场痛彻心扉的离别:丈夫的死亡。

死亡通知书的到来,让董明珠的美好生活从此画上了休止符。

如果没有这次遭遇,也许董明珠依旧会满足于现状,过着寂寂无名的生活。

但如今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下,身旁的小男孩却才睁开眼看世界不到两年。

如同晴天霹雳的变故,深深打击着董明珠。

她并没有一下子就振作起来,这几年来,她的内心是痛苦且纠结的。

她不愿屈服,不愿接受上天的不公,也不愿从此坠入深渊。

但直到丈夫去世的6年后,才终于做下了一个决定:去珠海打拼。

然而,空有想法可不行,看清现实更为关键。

1990年的董明珠已经36岁,此时的她不仅没有优秀的资历,也没有年龄优势。

更重要的,是他年仅八岁的儿子还需要人照顾。

董明珠后来曾说过:

“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是过去养儿防老的时代了,可能有人以小家庭为快乐,但也有人会牺牲,舍弃小家庭的快乐,这便是我的选择。”

万事不可能同时兼顾,想得到什么,就必须舍弃什么。

此时的董明珠,心中所能想到的最周全的办法,便是在闯荡前把儿子交给母亲照顾。

这意味着,董明珠又一次经历了离别。

她看着身边的小男孩,不知下次再见,又会长高多少。

解决完这个问题,很多人又有了另一个疑问:年龄限制。

如今的社会发展下,中年危机的困境愈发严重。

到了35岁+的年纪,一旦经历裁员或失业,似乎就很难重头来过。

因此,有人这样说:

“放在现在,一条招聘要求下“18-35岁“的年龄限制,就足以把当年36岁的董明珠给筛掉了。”

确实是如此,努力、天赋,甚至不及一次机遇来得重要。

有了进入格力公司这个幸运的开始,才能书写未来。

三、

1990年,董明珠来到珠海,以36岁的年纪加入格力,从一名基层的业务员做起。

格力其实有一个前身:海利空调。

当时由于销售模式存在误区,销量并不是很好,前景也不容乐观。

一些经销商堆了大量的货,却不愿卖出去。

合肥的一个牛老板,甚至在仓库堆满了42万元的空调。

得知这个情况后,她决定上门讨货。

在整整蹲了40天后,牛老板才出现,并提出了离谱的要求:“你自己搬我就给你。”

她二话不说,独自一人把42万的空调都搬上了货车。

吃过苦头后,她要求经销商先打款再提货,这样一来,更少人和她做生意了。

于是,她跑遍了安徽的所有商场,寻找愿意谈生意的店面。

在签订合同后,她主动到店里帮忙卖货,并教业务员销售技巧。

1992年,董明珠凭着这样的毅力,打开了安徽市场。

同时也占下了整个公司销售额的八分之一。

在签下200万元的空调单后,更是在一年内突破三千多万元。

不到两年就做出这样的实绩,可谓是为“销售”而生的人才。

不过,在董明珠看来,人才并不仅仅存在于业务能力上。

她所认为的人才,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忠诚。

有人反驳:“只不过是一个打工的人,何来忠诚?”

先不管有多少人能达到董明珠眼中的“人才”标准,但就她个人而言,她确实做到了。

1994年,格力内部爆发了一场严重危机。

由于行业需求的快速发展,业务员个人很难维系市场的需求,纷纷跳槽出走。

面对同事的离场,董明珠不多言一句,继续留在格力。

四年来,董明珠在格力从起步、成长到挫败都见证了一遍,她认为自己没有理由离开。

也许正是这样,这一年的她,在经营部部长的推选中,全票通过。

在董明珠的领导下,1995-2005年,格力电器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占全国首位。

2005年,51岁的董明珠,又一次登上了美国《财富》杂志上评选的“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榜”。

2015年,这个对上天不屈服的人,终于作为“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将格力打上世界500强的企业中。

说到这,基本就把董明珠这些年的成就大致给交代清楚了。

可是,贴着“女强人”标签的她,为何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恶评越来越多呢?

四、

第一方面,必然与她强势的性格脱不了干系。

近期,在董明珠参加的一档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中,

新职员们纷纷表示面试环节的董总其实并没有传闻中的那般无情,

反而像一个慈爱的妈妈。

听到此后,坐在演播室的董明珠面带笑意地说:“我那是怕他们哭。”

面试官和老板,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角色,自然也需要展现不同的一面。

当切换到老板的身份时,可就不见得还能有“妈妈”这样的称号了。

我们都知道,上班族的人,常常自嘲自己是社畜。

这个词取得不无道理。

社畜会因为无端的理由而受到指责;

社畜辛辛苦苦提交的方案,没有任何建议或看法,就被稀里糊涂地退回来要求返工;

甚至哪一天,也可能莫名其妙就被辞退了。

这样的老板,蛮不讲理的。

而董明珠这样的老板,则是进阶版。

她看似“蛮不讲理”,还让人无力反驳。

小到听不懂一个“关掉投影仪”的指令,大到作为公司主管却缺乏责任心,董明珠都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强悍的性格,也使得她在斥责时丝毫不留情面。

好几次都把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批评得痛哭流涕。

在5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她说自己最深刻的体验是职位越高付出越多,在格力的26年,她自称做尽了“恶人”。

在董明珠心里,原则性的问题,必不可犯。

因此,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她也一视同仁,霸气回应:

“经验是很重要的,但是讲原则才是唯一的。”

如果做错了一件事,却没有人纠正,其实是很悲哀的。

然而,有人替你纠正了,固然是好的。

可强势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下属内心深处的不安,进而影响工作进展。

这样的做法,也使她受到了一定的回击:格力这个公司留不住人才。

近日,董明珠又因为当年没帮哥哥开后门得罪了亲人上了热搜。

这一点,更体现出她的铁面无私。

从另一方面去看,她给人的感觉更是冷酷无情。

于公于私,她都坚守自己的看法。

也是因此,很多人对她的评价都是极端的两极分化。

五、

很多人一开始都无法理解,为何有人存在“仇富心理”,并将其与嫉妒心理画上等号。

直到走入职场,不少人才渐渐体会到这其中真正的情绪。

其实,他们仇恨的不是富人,而是爱剥削的富人。

而处于格力的员工们,不少人都深有体会。

很多格力公司的职员,在进入公司后,心态多少都会有所落差。

在《初入职场的我们》中,岳云鹏对董明珠提出的“员工每人一套房”投以羡慕的眼光。

可据真实情况爆料,一套房子其实来得没有那么简单。

就拿其中最难实现的一条准则来说。

早在2018年,董明珠就承诺给员工房子。

她说,要让格力的8万员工,每个人都有2房一厅的房子!

“只要你干到退休就给你,房价再高都跟你没关系。”

当时消息传开后,很多网友评价的都是没太当回事。

同时,尽管格力的企业文化一直宣扬着“家文化”。

但不管是公司高层与员工之间死气沉沉的紧张氛围,还是实际付出与回报的倾斜,疯狂压榨劳动力,都让许多职员倍感心酸。

从而对带着梦想来到这里的新鲜血液们直呼“快逃”,并产生仇富心理。

2018年格力员工采访资料

六、

“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不觉得有什么错,我永远是对的!”

“不买格力空调,你是不是有病?”

“格力就是世界第一!”

董明珠脱口而出的这些话,在很多看客眼中,不是自信,而是自负。

自2015年以来,格力的业绩就已经开始呈现下滑趋势。

虽然她在不久后便提出“格力必须转型”的目标。

但格力手机、格力汽车等转型之路却接连不断地翻车。

同时,作为老本行的格力电器,也未能摆脱单一化发展,空调的营收占比仍然高达70%以上。

不仅如此,董明珠还热衷于冷嘲热讽。

她喜欢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还曾公开叫板美的:

“我从来不认为买一个技术,就可以让一个企业壮大。”

“一个企业如果是一个小偷,就一辈子都只能是小偷。”

有底气说出此番话的格力,却慢慢在市场上悄悄掉队,并逐渐拉大了彼此的距离。

七、

看到这里的你,不知道内心是否有了墓志铭的答案。

其实没有答案也没关系。

因为后人对于墓志铭的评说,并不会磨灭了她的功绩与过失。

也怎么都改变不了褒贬不一的言论。

面对这样充满争议性的人物,我们终究是看客。

既不必道听途说,也不必斩钉截铁地说着充满戾气的言语。

毕竟,关于董明珠的一生,能够评论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称赞也好,恶评也好,她终究不会改变。

她,永远是她。

看完记得关注@文刀贰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1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