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2 2
分享

[转载] 给眼睛拍张照就能测全身健康,鹰瞳科技要当“医疗AI第一股”

板砖樱雪 楼主
2021-10-25 19:00 181692 2
举报 收藏本帖

来源: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心脏骤停去世”、“27岁时尚博主在飞机上心脏骤停离世”……过去几年内,一则又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出。然而,掩盖在悲痛结局之下的慢性病,更需要引起关注,有期刊称,分析5000多个猝死病例后发现所有病例都身患慢性病,其中高血压占37.95%、糖尿病为23.79%。

 

慢性病已经成了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但很多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往往是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等患者真正发现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治疗不如预防。事实上,一项预防慢性病的黑科技早已诞生,只需要给眼睛拍张照片,就能高效、快速检测筛查几十种疾病和病灶。这就是视网膜影像AI技术,不仅已经在具体场景中落地,而且撬动起了一个近千亿的大市场。鹰瞳科技便是其中的代表选手。

 

从2015年成立起,鹰瞳科技就主攻视网膜影像AI,如今产品能识别55种健康风险,已覆盖400多家等级医院、950多家视光网点、140多家体检中心、28个省份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药房等。2021年,鹰瞳科技继6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于9月22日通过聆讯,成为赛道里距离上市大门最近的公司。

 

同年,医疗AI赛道行业迎来上市潮。不到10个月时间,陆续有4家医疗影像AI企业递交招股书。为何是鹰瞳科技跑在前列,即将成为“医疗AI第一股”?本文将以鹰瞳科技为案例,分析医疗AI的市场前景和商业化进展。

 


图片

视网膜影像AI黑科技:

给眼睛拍张照就能测全身健康


“左眼拍张照、右眼拍张照,一分钟就可以识别几十种健康风险。”创始人张大磊曾一句话总结出了鹰瞳科技产品的核心价值。

 

详细来说,视网膜是人体中唯一能够以无创方式直接观察血管及神经细胞的部位,通过对血管和神经的观察,可以检测多种疾病。因此,鹰瞳科技在做的事情,就是用眼底相机给检测者的眼睛拍摄眼底影像后,将影像上传至后端影像分析云平台,利用算法分析可以为检测者早期检测、辅助诊断以及评估慢性病的风险,理论上通过视网膜可识别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200多种常见疾病。

 

“从检测再到出报告,整个过程仅需要1分钟左右。”某单位引入鹰瞳科技产品帮员工做健康监测后评价“非常便捷”。


图片


用视网膜影像AI检测慢性病的准确性如何,也被很多用户所关注。准确度取决于算法模型和视网膜影像数据量,理论上来说,视网膜影像数据越丰富,AI算法越能够得到训练,对疾病的智能化识别准确率就越高。

 

鹰瞳科技的招股书显示,其视网膜影像数据库里,有约370万张完整的真实世界用户视网膜影像和相对应的多模态数据,并由资深医学专家标注及按疾病和病变处理。

 

影像数据是一方面,医疗影像AI企业的壁垒还在于AI研发人才、研发投入。而这正是鹰瞳科技重点投入的方向。据其招股书,2019-2020年鹰瞳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4121.2万元、4230.9万元;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722.8万元和2400.5万元,同比增长了39.3%。

 

多年的投入,鹰瞳科技的产品已率先实现了技术突破。以鹰瞳科技旗下核心SaMD(医疗器械软件,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为例,其在拥有1000名入组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显示出91.75%和93.1%的高敏感性、特异性,领先于同类产品。这意味着极低的漏诊率、误诊率,其准确率堪比人类医学专家。

 

2020年8月,这款AI糖网辅助诊断软件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也是同类产品中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SaMD。

 

拿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意味着产品可以有申请单独物价收费或进入医保的资格,能够加速在医院场景的临床应用。鹰瞳科技也在协助医院获得相关定价指引,招股书提到,全国已有五省地方政府机关发布有关大量人群眼底影像分析的定价指引,例如,安徽两家医院根据安徽省发布的定价指引,将单次眼底影像分析的价格分别定在了140元和180元。有了清晰的定价指引,医院方在引入视网膜影像AI软件时的招投标流程和决策上将更加高效。

  

鹰瞳科技用六年的深潜,积蓄了强大势能,为商业化打下了基础。

 


图片

商业化提速:

软硬一体方案按次付费、落地应用多条腿走路

 

过去几年在技术研发、审批拿证层面的突破,让鹰瞳科技在商业化上率先打开局面。

 

对比近两年多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鹰瞳科技的商业化进展保持着较大增幅,营收从2019年(3041.5万元)到2020年(4767.2万元)攀升了56.7%,而从2020年上半年(651.1万元)到2021年上半年(4947.7万元),增速达到了659.9%,2021年上半年营收已超2020年全年营收。收入规模化下,鹰瞳科技的毛利率也平稳增长,从2019年的53.0%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64.1%。

 

拆分鹰瞳科技的营收结构,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划分来看,为鹰瞳科技贡献“大头”的是其主营业务——AI软件解决方案,这部分营收占比一直保持在70%以上,另外两部分业务分别是硬件设备销售、包括软件开发服务和采购服务在内的其他服务。


图片

图 / 深燃

 

其中的AI软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用于检测和诊断的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方案。鹰瞳的核心SaMD被命名为Airdoc- AIFUNDUS,目前有三个版本,1.0版本便是前述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SaMD,能够筛查更多类型病症的2.0和3.0版本还处于研发阶段,其中2.0版本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可覆盖多种获批适应症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SaMD。

 

同时,AI软件解决方案还包括涵盖青光眼、白内障、 ICVD(缺血性心血管病)及ASCVD(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等病症的七款独立的SaMD,以及主要用于大健康场景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

 

鹰瞳科技的硬件设备销售业务,对应的是三款自主研发的眼底相机。这几款眼底相机能与鹰瞳科技的AI软件解决方案相兼容,使得鹰瞳科技有能力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差异化优势更明显。招股书提及,在一众从事视网膜影像AI的大厂、创业企业中,只有鹰瞳科技有自研硬件设备。

 

另外,鹰瞳科技的商业化之所以能提速,还因为在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拓展出了按次付费和按服务包收费的模式。这与传统医疗器械一次性买断的模式大有不同,收入增长更具可持续性。

 

以Airdoc-AIFUNDUS  1.0版本为例,鹰瞳科技通常每次使用向客户收取40-70元,如果批量购买则提供一定折扣。

 

按次付费的商业模式下,检测人次的规模也与营收有着重要关系。据了解,2020年,鹰瞳科技检测量超过260万人次,发现患病病例约32万人次。此前接受采访时,张大磊指出,2021年鹰瞳科技的目标是要检测1000万人次。

 

而在落地场景上,鹰瞳科技一直在“多条腿走路”。聚焦视网膜影像AI领域,不同于一些AI医学影像解决方案要依赖医院内场景,鹰瞳科技的落地场景更加广泛,不仅能进军医疗机构场景,还能加速渗透大健康领域。

 

据招股书披露,鹰瞳科技的终端客户有医疗机构(医院、社区诊所、体检中心)、大健康场景(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和健康管理公司三大类,健康管理公司是新增服务场景,虽然营收占比较少,但前景可观。

 

在医疗机构场景下,鹰瞳科技自2018年开始和爱康国宾合作,到目前已经在超140家爱康国宾体检中心推行AI解决方案;在大健康场景中,鹰瞳科技与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保险和新华保险等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已应用于28个省份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并覆盖超950家视光中心和超100万人次。

 

2019-2020年,鹰瞳科技在医疗机构和大健康场景上的创收规模平分秋色,都超过了45%,到2021年上半年,大健康场景贡献的营收比例接近80%。大健康场景也被认为是需求更广、潜力更大的市场。


图片


图片

医疗机构场景及大健康场景的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

 

 

图片

掘金医学影像千亿市场:

技术和资源双重优势加持

 

商业化上加速破局的鹰瞳科技,背后是一个近千亿市场的崛起。

 

一方面,尤其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健康监测的需求持续攀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19年中国就有3亿慢性病患者。招股书显示,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人群2020年有3730万人,预计2030年有5060万人。

 

另一方面,政策利好也在助推医疗AI赛道崛起。

 

国务院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开展基于AI技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的移动医疗示范,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这被认为是面向AI医疗释放的鼓励性政策。

 

利用医疗影像AI辅助诊断,对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还能缓解医疗资源地区不均衡的问题。清池资本创始人李彬也曾表示:“随着AI医疗诊断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疾病早筛早诊将迎来高效普惠时代。”


图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3亿元增至2030年的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7%。尤其在大健康场景中,预期2020年至2030年这部分市场将以102.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更快。

 

掘金这个近千亿的蓝海市场,鹰瞳科技在产品技术和商业落地方面已经拥有自己的优势,而且持续在加固护城河。

 

招股书提到的募资用途之一便是用于各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鹰瞳科技经过六年的积淀,已经能够检测出55种健康风险,但在视网膜影像AI领域,理论上有超过200多种常见病症的技术需要突破。伴随研发投入,鹰瞳科技的产品持续新增多适应症,滚雪球效应下,未来将激活更广阔的市场。

 

在商业化落地层面,从过往来看,仅是鹰瞳科技的投资方就能为其带来巨大的资源优势。招股书披露,鹰瞳科技的机构股东当中,不乏平安医疗科技(持股8.82%)、复星国际(通过亚东北辰持股12.64%)、搜狗、中信证券等知名机构的身影。有业内人士分析,如今搜狗被腾讯整合,也意味着鹰瞳科技将接入腾讯广阔的资源池。

 

长远来看,鹰瞳科技的野心远不止如此,而是要抓住更广阔的C端场景。用张大磊的话来说,是希望鹰瞳科技通过视网膜影像AI,实现个人健康的持续监测,发现疾病于未然,并且做到人人可及,“要用50年,把健康监测做成一个生态”。

 

互联网医疗领域专家曲晓良也提到,未来医疗影像AI或许将能够和可穿戴设备相结合,就如同现在的心率、血压监测一样广泛普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今,鹰瞳科技成为业内跑在最前列的选手,上市之后,势必挥剑更广阔的市场。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2人点赞
全部回帖
这个是认证
轩辕之箭
1楼
2021-10-25 19:34
有这么帅气的吗
0 举报 引用
沧海兰舟
2楼
2021-10-27 22:12
划时代的进步,是真的吗?多少钱做一次呢?
0 举报 引用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