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论述战略而又没有准确的战略概念,这样的战略论述就肯定不会告诉你战略是怎样形成的,或者不能清晰地告诉你战略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我们不能清楚了解战略形成的过程,那么,不管战略的作用有多大,也真的只能仰仗天才战略家的奇思妙想了。然而,凡是在战略实践中摸爬滚打过的人们都知道,即使是大家心目中的天才战略家,由于他们也缺乏涉及战略形成过程和形成规则的可言传的显意识,在面对实际战略问题时,他们的表现也并非真的那么天才。后人心目中的天才形象其实只是传记作家和其他艺术家们由于情感偏好而进行艺术化渲染的结果。传记作家和其他艺术家们总是不忍心在天才们的失败和错误之处多费笔墨。
有人会说,战争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没有准确的战略概念,依然不乏伟大军事家的辉煌战例。这些人显然忽略了更频繁出现的失败战例。尤其没有认识到,随着战争机器的日益高能化,我们越来越失去了从战败中总结经验的机会,战争不再是持久的或拉锯式的,而是瞬间开始、瞬间结束的。听见炮声不再意味着战争的开始,而可能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换句话说,战争其实在炮响之前早已经开始,只不过大部分战争过程是在人们的头脑和电脑中进行的战前思考和根据战前思考的结果而做的战前准备,战前思考和战前准备已经是战争的主要构成部分了。在早年也有战前的思考,但那时的战前思考对战争成败的决定性从没有像现在这么高过。我们接着往下推演,战前思考靠什么?不就是靠运用一个一个的概念吗?因此,就如同早年的战前思考对战争成败的决定性从没有像现在这么高过一样,早年的战前思考对于概念的质量要求从没有像现在这么高过,早年的战前思考对于用概念代表现象的精确性要求从没有像现在这么高过。
(摘编自《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3版 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