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跃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深海
7月6日,TCL科技披露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115.62亿元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股权事项,已向交易对手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下称“深圳重大产业一期基金”)支付现金对价。本次交易最终完成后,TCL科技将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84.21%的股权比例。
TCL科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主要从事大尺寸TFT-LCD显示器件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主要产品为大尺寸TFT-LCD显示器件以及前端制程的半导体显示配套材料,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深圳华星半导体依托全球最高世代显示面板生产线,持续深耕大尺寸、超高清等高端显示产品领域。t6和t7工厂保持高效运营,通过发挥高世代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切割优势,助力TCL科技在大尺寸面板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鲸跃财经梳理发现,在三星、LG等韩系厂商全面退出LCD市场转向OLED的背景下,TCL科技选择反向加码LCD技术,TCL科技此举显得有些“逆势而动”。
对此,TCL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信LCD的前景,押注LCD会给其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百亿”收购案已支付现金对价
资料显示,TCL科技要收购的深圳华星半导体成立于2016年6月,初期由TCL华星全资持有,后引入深圳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三星显示等外部股东。
2024年6月底,深圳重大产业一期基金以42亿元的价格向TCL华星转让深圳华星半导体8.37%股权。
今年3月,TCL科技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摘要》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深圳重大产业一期基金持有的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股权。
根据交易方案,该交易总对价为115.62亿元,TCL科技将采用“股份+现金”的支付方式:现金对价72.03亿元,股份对价43.59亿元。其中,股份对价43.59亿元由TCL科技按照4.42元/股的价格向深圳重大产业一期基金发行约9.86亿股股份支付。发行前TCL科技总股本为187.79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97.65亿股,所增发股份锁定期为1年。
现金对价中,上市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含)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43.59亿元,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
交易完成后,TCL科技对深圳华星半导体的股份控制比例,将由62.68%提升至84.21%。
7月6日,TCL科技披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
公告书显示,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于2025年7月3日出具的《股份登记申请受理确认书》,其已受理TCL科技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涉及的新增股份登记申请材料,相关股份登记到账后将正式列入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册。上市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涉及的新增股份数量为9.86亿股,新增股份的上市日期为2025年7月10日。
截至本公告书出具日,TCL科技已向深圳重大产业一期基金支付现金对价。
截至本公告书出具日,本次交易相关后续事项主要如下:TCL科技尚需在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的有效期内完成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并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申请办理新增股份相关登记手续,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办理新增股份的上市手续;
TCL科技尚需就本次交易涉及的增加注册资本等事宜修改公司章程并在市场监督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TCL科技尚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就本次交易的后续事项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本次交易相关方需继续履行本次交易涉及的相关协议及承诺等相关事项。
TCL科技称,截至本公告书出具日,在本次交易相关方按照其签署的相关协议和作出的相关承诺完全履行各自义务的基础上,本次交易后续事项的实施不存在实质性法律障碍。
TCL科技称,本次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少数股权,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强化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并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半导体显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发生变化。
“逆势”加码LCD路线
据公开报道,华星半导体是TCL华星t6、t7工厂的运营主体,承载着公司超大尺寸面板的核心产能,主要生产6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显示产品。
公司今年5月底《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上会稿)》公告显示,t6、t7两条产线均为G11代TFT-LCD产线,目前全球仅有5条在运营的G10.5代及以上产线,TCL华星t6、t7占据两条,其中,t6初始投资额465亿元,t7初始投资额420.15亿元。
TCL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营业收入为1042.54亿元,同比增长24.62%;占公司营收比例为63.25%。该业务毛利率为19.15%。
李东生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TCL华星的半导体显示业务维持供需基本平衡的产业格局,并抓住产品大尺寸化和AI应用拓展带来的新商机,持续优化发展战略、业务和产品结构,提高相对竞争力,积极完善全球化布局。
鲸跃财经注意到,伴随着本次交易完成,李东升对TCL科技的持股也将被稀释。
此次交易完成后,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对TCL科技的持股比例从0上升到4.99%。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的持股比例将由交易前的6.74%稀释至6.4%,但继续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
鲸跃财经注意到,TCL科技在LCD领域的动作不止于此。此前,TCL科技还曾对LG Display Co., Ltd及其关联方旗下的LCD资产展开收购。
2024年9月26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拟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80%股权及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2025年1月10日,公司再次宣布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剩余20%的股权。
前述收购公告显示,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为LG Display Co.,Ltd设立于中国的8.5代大型液晶面板厂,主要产品为电视及商显大尺寸液晶面板产品,设计月产能为180千片大板;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为模组工厂,主要产品为液晶显示模组,设计月产能为230万台。
2025年3月18日,TCL科技公告称,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和TCL科技完成工商登记变更,TCL科技对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均为100%。
LG Display Co., Ltd出售LCD资产的背后,不少巨头选择退出LCD市场。
2020年,三星被曝退出LCD面板市场,逐步关闭海内外生产线。2023年8月,日本电子巨头松下宣布,将清算其生产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的子公司。
这些巨头退出LCD市场后,将战略重心聚焦于面向苹果等高端市场的小至中型OLED产品领域。
2025年5月华安证券研报显示,OLED优势明显,有望成为显示产业主流技术。据UDC介绍,OLED对比LCD拥有多项优势,例如更轻、更薄、显色更佳、能耗更低。
但李东生坚定看好LCD前景。
2024年11月16日晚间,李东生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表示,行业一般看法认为,未来的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等新技术),会在不久的周期内取代液晶显示(LCD技术)。但经过发展经验判断,目前还没有什么新技术在大屏幕显示方面能够取代LCD。“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大屏幕的电视,它的画质非常好,已经在很多指标上超过了白光OLED,所以LCD在高端产品方面的市场份额,实际在不断提高。”
在李东生看来,OLED等新技术还远远未到取代LCD技术的拐点。“在可以预见的将来,LCD在大屏幕显示方面仍然是主流,而且通过MiniLED或其他新技术的加持,LCD的产品生命周期会更长,竞争力也会更强。”李东生表示。
未来,TCL科技加码LCD能否获得丰厚回报?鲸跃财经将持续关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