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跃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深海
7月3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立讯精密发布披露收购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的进展显示,该项收购已接近完成。
具体来看,昆明智通、深圳闻泰、黄石智通、昆明闻讯已于2025年7月2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标的公司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无锡闻泰、无锡闻讯相关业务资产包已于2025年7月2日完成资产转移;印度闻泰相关业务资产包已于2025年7月2日由公司全面接手运营管理,部分资产已完成转移,涉及不动产及部分受海关监管的设备类资产的权属转移手续尚在办理过程中,暂不存在权属转移的实质性障碍;香港闻泰及其全资子公司印尼闻泰的股权交割,需待交易对手方完成相关非交易范围资产的剥离工作后方可实施。
鲸跃财经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深圳闻泰等公司的股东和高管发生了变化。以深圳闻泰为例,7月2日,深圳闻泰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闻泰科技退出,新增立讯精密全资子公司立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法定代表人由颜运兴变更为王伟超,同时多位主要人员发生变更。
鲸跃财经查询发现,闻泰科技出售上述公司及相关资产始于去年末。
2024年12月30日,闻泰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与立讯有限签署了《出售意向协议》,拟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的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股权和标的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或其指定方。
对于出售理由,闻泰科技称,主要是基于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以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未来公司将通过战略转型构建全新发展格局。同时,为维持产品集成业务的发展与行业地位,公司拟逐步向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精益制造优势的优质平台出让产品集成业务。
根据闻泰科技今年5月份《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摘要》显示,上述交易价格总计约43.89亿元。
今年6月,立讯精密临时股东大会表决同意收购闻泰科技上述资产包的议案。
公开资料显示,产品集成业务曾是闻泰科技的核心主业之一,其主要采用ODM模式为客户提供手机/平板/笔电等代工服务。
但ODM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公司对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受需求表现不佳、商誉减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集成业务自2022年以来呈持续亏损状态,对业绩形成较大拖累,并形成较大规模的经营性负债及债务。
在闻泰科技转让的产品集成业务资产包中,深圳闻泰占据重要角色。
闻泰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深圳闻泰收入占闻泰科技总收入的比例为32.47%。2024年,深圳闻泰实现营收239.23亿元,净利润亏损4018.52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公告,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公司产品集成业务的采购、研发和销售等均受到不利影响。
此次大手笔剥离产品集成业务背后,闻泰科技近年来业绩不佳。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巨亏28.33亿元。此外,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出现利润下滑。
为了改善经营现状,闻泰科技选择押宝半导体业务。
根据《闻泰科技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年,公司成功收购安世半导体切入半导体 IDM领域。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后,闻泰科技将全面聚焦半导体业务。
目前,安世集团在功率半导体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全球市场地位领先,根据芯谋研究《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年度报告2024》,2023年安世集团位居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营收规模第三位、中国第一位。
闻泰科技能否成功转型?鲸跃财经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