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沉香基地建设
沉香独特的药用 、香用、文化等价值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沉香经济价值、需求的高涨,沉香种植逐渐得到发展。目前,国内沉香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其中广东沉香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海南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海南、广东、 广西等地沉香人工规模种植已相继展开,现已建立了许多种植基地,并且已初步形成产业格局。
(一)沉香基地建设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适度发展,产能优先
沉香具有药用 、香用等不同用途,需充分考虑沉香的经济、文化、收藏等属性,合理规划沉香的发展目标,综合平衡普通白木香品种与易结香品种的搭配,实现“开发利用”与“适度发展”相结合,坚持发展与效益并重,实现规模和结构、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形成适度的区域性、规模化生产基地,确保沉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沉香是广东 、海南等地的乡土树种,性喜温湿的气候。长期以来,沉香的生产逐渐形成了道地产区,产区内所产沉香具有药用、香用价值突出的优势,素有“冠绝天下”“一片万钱”等美誉。道地产区沉香优异品质的形成除其本身的遗传因素外,产地环境和栽培管理等综合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道地产地的环境条件实际上是千百年来人们经验积累的沉香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另外,不同地区或者人群对不同基原来源的沉香认同上有着一定的差异。种植基地规划时应充分遵循并尊重传统产区,如越南产的红土沉香、海南中部产的黑油沉香等,这些不同地区生产的沉香,风格各异,存在显著差异。对白木香种内不同种质材料品质的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结香产量、结香品质存在分化,种植基地规划时可充分考虑沉香产能与用途,从而实现均衡搭配。因此,可结合沉香传统产区、自然条件等因素选择满足沉香最适宜种植区进行沉香基地的建设,以满足沉香特殊的药用、香用属性。
2.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融合式发展
传统沉香产业多以野生沉香的直接开采利用为主, 多为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濒危,严重影响了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工种植逐渐成为实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同时,常规沉香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随机性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生产周期长,效益回收慢,种植风险高。
沉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沉香新品种 、 高效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为实现沉香产业提质增效 、融合式发展的关键 。 因此 ,需加强沉香优异资源的鉴定 、挖掘 ,选育易结香 、高产 、优质的沉香新品种 ,配套科学 、规范的繁育技术体系和生产技术实现沉香种植业的效益化 。同时,围绕沉香全产业链,挖掘沉香产品开发、交易等潜力,发展沉香产品加工业和贸易服务业,推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提升沉香产业科技贡献率,推动沉香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质量提升、效益增加,打造以沉香种植业为基础、以沉香加工业为龙头、以沉香贸易为主体、以沉香健康服务业为特色、以沉香文化为加持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以上内容摘自《2024中国沉香产业发展报告 》
欲购买此书
请联系海南省沉香产业联合会秘书处
1550184840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