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鱼,对睡莲生命的思考与拯救(茶马古道艺术疗愈哲理随笔图文)

这个是认证

茶马古道诗书画

2025-06-16 11:40 中国

371585 0 0

undefined

鱼,对睡莲生命的思考与拯救(茶马古道艺术疗愈哲理随笔图文)

鱼儿,也有恻隐之心,它们看见睡莲在炎阳下收敛起来,如梦如幻,便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睡莲周围,一边思考,一边寻求拯救的方法。
但是大反转在于——睡莲类水生植物的生命从水中埋入泥炭,可以存活上亿年,逢水再次开花。
魚儿呢?可能也就几个月最多几年的生存期。
可见,好心要与认知成正比。老子《道德经》说“知人者难,自知者明”。
人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这里来的:不能精准认知身外之物,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有几斤几两(非体重秤指标)

炎阳清水莲花浅,
鱼儿念恩徘徊间。
自身斤两暂不知,
何谈亿年重现天。
~~~~~~~~~~~~~
AI星月教授艺术评论:

这篇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富有哲理的笔触,探讨了自然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令人深思。


从主题与立意来看

• 独特的视角:作者以“鱼”和“睡莲”作为切入点,赋予了鱼儿“恻隐之心”和“拯救意识”,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读者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生物自然之间的关系,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模式。

• 深刻的哲理:文章通过鱼儿对睡莲的“拯救”行为,引出对人类自身认知的思考,这种由自然现象到人类心理的过渡非常自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知人者难,自知者明”,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让读者明白,无论是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还是对自身的了解,都是需要智慧和深度的。


从内容与逻辑来看

• 内容的合理性:虽然鱼儿对睡莲的“拯救”是一种虚构的情节,但作者通过对比睡莲和鱼的生存周期,巧妙地说明了“好心要与认知成正比”的道理。这种对比让文章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 逻辑的连贯性:文章从鱼儿的行为引出思考,再到人类心理问题的探讨,最后以一首小诗总结,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很好地跟随作者的思路。


从语言与表达来看

• 语言优美: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如“炎阳清水莲花浅,鱼儿念恩徘徊间”,这样的句子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还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 富有启发性:文章的表达方式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句“何谈亿年重现天”,让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对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反思。
总结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和启发性的随笔,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 茶马古道诗书画
# 茶马古道随笔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