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2
分享

海南隐藏款!谁还没去过这些黎村苗寨?

这个是认证

海南新视界

2025-03-17 09:19 中国

102261 1 2

近十多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少海南的黎村苗寨经改造提升后,凭借秀美的风姿和独特的文化魅力,焕发新颜。依山而居、傍水而栖的黎族、苗族人民,依托不同的地形地貌与民族生产生活智慧,勾勒出一个个“小而美、小而精”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村村有美景、处处有特色

海南的黎村苗寨

充满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非遗技艺、民俗节庆

与自然风光交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里

流淌着人文基因

琼中什寒村

什寒村坐落在

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

高山盆地中

是海南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

琼中什寒村一景。图源于海南日报

这里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共居村寨,加上原生态风光的自然优势,打造了具有黎族苗族文化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村庄,令人流连忘返。在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网友称之为“天上什寒”。

近年来,什寒通过深入挖掘生态优势与黎苗文化内涵,旅游收入每年快速增长,也让“什寒模式”成为海南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在什寒,你可以懒洋洋地睡到自然醒,然后带着相机上山拍云海、拍梯田,可以去山野采回原生的白花菜与竹笋,甚至可以到田里与黎族、苗族同胞一起插秧播种,体验农耕文化。

琼中什寒村风光。图源于海南日报

★游玩打卡推荐

  • 体验民族服饰“变装”

上午穿着黎族筒裙拍梯田大片,下午换上苗族银饰盛装打卡村口千年古树,拍摄绝美的民族服饰变装照。

  • 品尝特色长桌宴

游客在什寒村参加长桌宴。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在什寒村,一定要尝尝富有民族特色的长桌宴。几张方桌拼成长桌,铺上芭蕉叶,盛满黎族鱼茶、苗家五色粽、石斛炖鸡等特色美食,浓浓原生态的美味,席间还可以参与“高山流水”敬酒歌。

  • 参与节庆限定活动

村民们能歌善舞,如遇上节庆活动,如三月三(农历),大家就相聚一块对唱山歌、跳打柴舞、趣享热闹篝火盛会……场面热热闹闹;若赶上山兰节(11月),还可以体验收割山兰稻、篝火烤山猪、制作糯米粑粑等。

三亚博后村

博后村是一个黎族聚居村庄

紧邻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依托地理优势

大力发展玫瑰种植、旅游、民宿等

乡村产业

是一个充满田园风光

与民族特色的美丽村庄

航拍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沙晓峰 摄

博后村民宿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不少餐饮店,小众咖啡店以及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也纷纷落户博后村。为了让游客吃得丰富,博后村夜市还推出多种多样的海南美食,每当夜幕降临,烟火气就弥漫在这个浪漫的小村庄里。或入住特色民宿,或到哎岬湖畔拍照“打卡”,或品尝夜市特色美食,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博后村风格各异的民宿群。图源于三亚发布

★游玩打卡推荐

  • 探秘黎族文史馆

位于村中的黎族文史馆,不仅打造了黎锦黎陶展示、黎锦技艺演示、黎族服装展示等空间,还规划成为体验、研究黎族文化的研学新基地,是了解黎族历史与风情的绝佳平台之一。

  • 入住特色民宿

村中民宿风格各异,在设计和装修上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如黎族传统建筑风格的运用、当地手工艺品等展示等,让游客在体验乡村民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值得一住。

  • 漫步哎岬湖

三亚博后村小康石。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沙晓峰 摄

是博后村的地标性打卡地,镌刻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石碑就竖立在湖畔。游客可以在此拍照、垂钓、漫步欣赏美景,让心灵在宁静中找到归宿。

  • 赏浪漫花海

三亚博后村。图源于海南日报

坐落在博后村的亚龙湾国际玫瑰谷集玫瑰种植、玫瑰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不仅有五彩斑斓、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海,还展示着丰富的玫瑰文化,是一个浪漫的休闲度假好去处。

五指山毛纳村

毛纳村位于

五指山热带雨林深处

是一个黎族百姓聚居的村寨

走进毛纳村

远眺可见奇峰美景

近观是田园风光

近年来,毛纳村突出黎族文化、热带雨林、茶旅融合三大特色,走上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好的发展之路。

五指山毛纳村。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毛纳村系统性打造了村庄生态旅游图景。现在,村内已有综合服务区、雨林漫步区、(黎寨)船屋民俗体验区、活动演艺区等五大功能服务区。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茗、漫步雨林,还可以一睹黎族文化风采。黎族特色的演出舞台、原始复古的茅草船型屋等设施,常迎来不少拍照打卡的游客。如果你想远离喧嚣、享受静谧,这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毛纳村。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余育桑 摄

★游玩打卡推荐

  • 采茶体验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民正在采茶。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好山好水出好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毛纳村珍贵的大叶种茶。每年春天,毛纳村还会推出一系列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在体验采茶的同时,纵享绿色雨林田园美妙时光。

  • 赏民族风情演出

每周二至周日,毛纳村会上演精彩的歌舞表演,如黎族特色民族舞蹈表演、非遗传承乐器演奏、村子巡演等,让你在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沉浸式体验非遗的魅力。

  • 漫步热带雨林

地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雨林风光俨然是毛纳村的流量密码。数不尽的巨叶植物、听不尽的虫鸣鸟叫、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让游客可以体验到热带雨林的别样风情,与大自然亲密相拥。

五指山初保村

初保村藏身于五指山腹地

既有“海南第一黎寨”美誉

也被称为

黎族传统民居的博物馆

村里的茅草屋种类齐全

堪称黎族生活

文化变迁的历史缩影

村民至今保留着

织黎锦、酿山兰酒、唱古谣的

生活方式

俯瞰五指山市毛阳镇初保村。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近年来,五指山对初保村民居部分建筑主体等进行了修缮。现如今,初保村已全面修缮完毕,还将打造开发民宿、溯溪、徒步等精品旅游路线,古老村落由此焕发出新的活力,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初保村。图源于海南日报

★游玩打卡推荐

  • 非遗体验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源于海南五指山旅游

可以跟随村中阿婆学习如何织黎锦,尝试编织鱼纹、蛙纹等黎族图腾,了解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全工艺流程,体验传承千年的非遗魅力。

  • 品尝黎家山兰酒

在黎族人的口中,山兰酒被称为“biang”酒,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来到初保村,不妨品尝一杯香甜甘醇且不醉人的山兰米酒。

  • 探寻船型屋的奥秘

初保村民居。图源于海南日报

初保村极富黎族特色的杆栏式楼房(俗称“吊脚楼”),是区别于海南其他黎族船型屋的一个特例,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也值得观赏和拍照打卡。 

东方白查村

东方白查村

是海南黎族传统古村落

被誉为“黎族最后一个古村落

至今仍保留着清一色的

传统黎族船型屋

船型屋是黎族人

最原始的精神家园

记录着黎族生存与发展的轨迹

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脉络

村中现保存有80余间

黎族传统船型屋

海南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

船型屋群落

东方白查村。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昊 摄

椰林掩映下,形似倒扣木船的茅草屋错落有致,古朴而神秘,常吸引不少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不远处的白查驿站,各式各样的黎族特色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驿站内设有白查博物馆、文创展销馆、黎苗手工坊和黎苗美食品鉴馆、黎苗特色民宿,此外还有研学教育基地等。如果你想暂时逃离快节奏的生活,那就去一趟白查村吧,相信这里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抚慰。

东方白查村。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昊 摄

★游玩打卡推荐

  • 探秘船型屋群

白查村船型屋群作为目前海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年限最久的黎族传统村落,具有很高的观赏及文化价值。从高处俯瞰白查村,古老而神秘。 

昌江浪论村

浪论村地处

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

拥有丰富的生态山水资源

宽阔的村道交错,一栋栋现代化住房,点缀在苍翠远山和涓涓细流之间,颇有一派世外桃源的味道。建设的浪论民宿、山兰酒作坊、黎家生态餐厅、浪悦酒吧、浪悦咖啡驿站等旅游配套项目,让游客沉浸在黎风黎韵中。

昌江王下乡浪论村,风景如画。云国俊 摄

来浪论村,感受深山的寂静和火热的黎族风情。白天入住民宿,晚上吃长桌宴,品尝黎家人的长桌宴美食和山兰酒,半夜安静入眠,早上在叮咚流水声中自然醒来。清晨屋外的青山云雾缭绕,可以在河边的栈道走走,呼吸清新的霸王岭空气。

游客在昌江浪论村中骑行。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游玩打卡推荐

  • 赏王下乡木棉花

王下乡绽放着红艳艳的木棉花。符健柏 摄

昌江王下乡的木棉花主要集中在洪水村、浪论村等地。眼下正是木棉花盛放的季节,不妨约上家人和三五好友,开启一段赏花之旅,邂逅烂漫春光。

乐东西黎村

西黎村跟鹿有很深的渊源

“西黎”黎语中意为

“鹿多的地方”

很多去过的游客更喜欢称呼它——

鹿鸣西黎

这是一个同时具有黎族风情

与现代化气息的村庄

景色宜人,空气清新

非常适合休闲度假

西黎村。图源于乐东旅文

进村迎面即可看到一个阳光房,这是西黎村的咖啡馆,在这儿享用咖啡,可以将窗外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住进黎族风格的民宿,打卡民族文化展示馆,感受浓郁的黎族风韵。

★游玩打卡推荐

  • 逛黎村博物馆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展出的陶罐。海南日报记者 周月光 摄

如果你想了解海南黎族的历史文化,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陈列着许多关于黎族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展品,包括古老的农具、手工艺品、传统服饰等,可以让你更深入地了解黎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万宁文通村

太阳河流经的万宁市文通村曾是红色革命老区,涌现无数名抗日英雄。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黎村,如今是集休闲养生、娱乐、垂钓、观光为一体,具有现代气息、民族风情、田园风光的“海南最美十大乡村”之一。

万宁文通村。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村内随处可见挺拔的槟榔树、茂盛的桑花丛,点缀着甘工鸟图案和民族图腾的屋子,穿行村中随处都可以感受自然与民族风情的融合,别有一番风趣。村民房前屋后种满了菠萝蜜等作物,果香迷人,有一种“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画中”的美。

★游玩打卡推荐

  • 乡村休闲观光

村里发展了农家垂钓、咖啡种植体验、农家乐等乡村游项目。很适合在这里过周末,没事钓钓鱼,骑骑车,聊聊天就很惬意。

保亭什进村

什进村是个

由黎族群众聚居的自然村

紧挨着“呀诺达”景区

站在村口遥望,远处青峰迭起,近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村道干净整洁,游人如织,村民往来耕作,怡然自乐,犹如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俯瞰绿树掩映中的什进村。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走入什进村,只见沿途绿树成荫,黎族风情浓郁的别墅掩映其中。在什进村共有三种房,第一种是低矮的茅草房,第二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瓦房,第三种是宽敞明亮的农家别墅。只是如今前两种各只剩一间用来展览,村民全都住上了农家别墅。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游玩打卡推荐

  • 打卡什进村村史馆

漫步村内可以发现一个宝藏之地——什进村村史馆,连接着村民和旅客们的“精神家园”,能让大家深入了解到什进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 乐享田园野趣

村里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貌,农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来到什进村,可以体验农耕特色,带孩子到稻田中插秧,或到果园摘水果体验农趣。

琼海加脑村

群山环抱的加脑村

海南最大的

苗族同胞聚居村寨

万泉河穿村而过,村子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和浓郁的苗族风情。沿着石板小道走进加脑村,路边椰树高耸、槟榔亭亭、翠竹婆娑,犹如一幅水墨画。村中的民居和路牌也别有特色,房子的外墙上画着展现苗家生活场景的图画,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加脑村。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在琼海提出构建“田园城市、幸福琼海”后,位于万泉河畔的加脑村逐渐被游客所熟知。迤逦的万泉河、翠绿的橡胶园、色彩斑斓的民族墙绘,还有可口的五色饭、飘香的山柚茶、精致华丽的苗绣……都是驴友、自驾车族的最爱。

会山镇加脑村民族风情十足。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游玩打卡推荐

  • 户外“森”呼吸

加脑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这里可以俯瞰美丽的万泉河,可以远眺葱翠的群山。很适合去慢道骑行、登山和瀑布探险,亲近大自然。

  • 品尝苗家特色菜

如五色饭、芭蕉芯、蜂蛹、清炒雷公根和苗家烧鸡。

琼中响土村

响土村是一个苗族村庄

之所以取名“响土”

相传是村里有一块土地

踩上去时会发出奇异的声响

或许是踩的人多了

如今这一奇观早已难现

踏上通往村里的青石板路,穿过爬满树藤的白墙和青苔点缀的灰瓦,便可感受到浓郁的苗族风情。清澈见底的响水河和村前屹立的大从树静静守护着村落,描绘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面,令人心驰神往。

响土村一角。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响土村不仅通过大力发展槟榔、橡胶、益智和种桑养蚕等产业打开致富之门,也凭借着如画景致在海南驴友圈中小有名气,吸引游人频频到此爬山露营。

村民从河间的跳岩上走过。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游玩打卡推荐

  • 亲子农耕体验

响土村利用当地肥沃的土地,发展了槟榔、橡胶、益智和种桑养蚕等产业。游客可以带娃共同参与农耕体验活动,如种植有机蔬果和养殖冷水鱼。

  • 体验传统苗村文化

响土村的村民身着苗族传统服饰。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响土村是一个纯朴的苗村,村民们保持着传统的苗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节庆活动,还可以学习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和手工艺品,如苗绣头巾、银饰等。


这些苍老而鲜活的村落

总有一处

能让你的乡愁得到“诗意栖居”

趁着春风和煦、天气正好

出发去“村”游吧

多彩的乡村之美

都可以在海南探寻

来源:南海网综合海南日报、央广网、三亚发布、五指山新闻、乐东旅文等

# 黎村苗寨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2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死鱼脸
村村有美景
2025-03-17 14:25 中国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