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臭虫下目—臭虫科(下):生活习性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04-21 10:59 上海

58914 0 0

臭虫下目—臭虫科(下):生活习性

 

(3)生活习性
①吸血

雌、雄虫成虫和若虫均吸血,吸血时间多在夜间。吸血时能分泌一种碱性涎液,通过口器注入人体,防止血液凝固。此种涎液对人有刺激性,使叮刺部位红肿奇痒。若虫初孵出后,即能吸血,每次吸血需6-9min。臭虫很贪食,吸血量可以超过它体重的1-2倍,通常每隔24-48小时吸血1次。成虫每次吸血大约持续10-15min,吸血时,一般不爬在皮肤上,而是停在紧接皮肤的被褥、衣服或家具上。


②耐饿

大家知道,虱子寄生于人体上,它不离开人体,随时吸血。而臭虫只有吸血时才接近人体,吃饱就离开。如果臭虫没有机会遇到人,它只好挨饿,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环境里,通常成虫能耐饿6-7个月,甚至可达1年以上;若虫也能耐饿2个多月。

③产卵

雌虫每日产卵2-8枚,一生产卵6-50次,产卵总数可达200-300枚,多可达500枚以上。卵产出后粘附于产卵处的物面上。

④活动规律

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但白天也能吸血。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而到处散布。

⑤栖息场所

臭虫主要栖息在室内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被褥、草垫、床席等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臭虫栖息处常有许多棕褐色的粪迹。

⑥季节消长

臭虫于夏季极其活跃,繁殖旺盛,其繁殖适温度一般为28-33℃,相对湿度为55%-60%。温带臭虫一般是从5月份开始活动,8月份多,10月以后较少出现,冬季则停止活动和产卵。

(4)分布范围

温带臭虫适应性较强,分布于全世界,而热带臭虫要求较高的温度,除热带地区外,繁殖不兴旺。我国温带臭虫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热带臭虫分布仅限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长江以南城市。

(5)扩散方式

臭虫的扩散方式有两种: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主动扩散是臭虫通过爬行扩散到新的地点。其采用的通道之一是楼道。在高层公寓楼内进行的标记释放试验表明,臭虫可从一个公寓爬行到相邻(左侧、右侧、楼道对面及楼下)的公寓,14-15d后探测到的扩散率为0.0%-5.0%,臭虫在一个公寓内的不同房间之间也有频繁的活动。5龄若虫和成虫是热带臭虫的主要扩散者,饥饿的较不饥饿的活动更频繁;如果只观察到成虫和老熟若虫,说明该区域为新发生区,应尽早防治,防止其扩散。被动扩散是臭虫随被侵染的物品等扩散到新地点。例如务工人员因产业转移将臭虫随行李物品从广东省东莞市带到福建省宁德市。对美国190户遭受臭虫危害且相信知道臭虫来源的居民访问发现,57%的是从邻居传入,37%的是从旧家具、居民间访问或公共场所传入,说明两种扩散方式都常见。臭虫主动扩散的距离很短,仅为几米到几十米,长距离传播要靠被动扩散。臭虫在全球不同地区重新出现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臭虫种群随人类迁移长距离扩散到其他地区,从而导致其重现。

(6)危害方式

臭虫的蜕皮(幼虫)和繁殖(成虫)都需要以吸血为食。尽管从臭虫身上分离出包括乙肝病毒、抗生素抵抗的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但是还没有证据显示臭虫是一些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的载体,因此具有较小的医学重要性,臭虫叮咬令人讨厌它既可能是很小刺激,也可能是快速或迟发的免疫反应,甚至是严重的过敏症。精神健康也是公共健康的一部分,媒体报道了不计其数的与臭虫有关的精神健康问题。其中包括,臭虫作为社会心理学压力之一,会导致噩梦、失眠、焦虑、抑郁症、社会隔绝,甚至自杀等事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环境保护署认为臭虫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害虫,并且会在全美引起公共卫生问题。

①潜在的传播媒介

尽管臭虫长期被疑为有传播40余种人类疾病的可能,但至今鲜有这种昆虫作为生物性或机械性传播媒介的证据。另外,虽然用实验方法可使臭虫感染多种病原,但至今尚未能证实在自然条件下臭虫能够传播疾病,也未见由臭虫叮咬造成感染的报道,看来需积累充分证据才能作出结论。

②对经济影响

由于臭虫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影响不一,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同,尚没有统一准确计算的方法,无法估算臭虫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酒店服务业为例,由臭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通常包括增加洗涤的费用、更换家具与床上用品、房间彻底清洁与装修、负面媒体报道所造成的收入减少以及索赔、诉讼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③吸血骚扰

臭虫对人类普遍的危害是吸血骚扰。多数人被臭虫叮咬后瘙痒难忍,有的红肿数日不退。另外,印度报道臭虫严重侵害后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以及还有报道认为臭虫粪便可能引起哮喘。我国经调查,室内家具染虫程度均以床铺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对臭虫有特效药物的应用,在我国臭虫的危害一度已被控制在极低水平。但是,近年来又有复燃的趋势,特别是监狱、看守所、民工宿舍等。


(7)温带臭虫

温带臭虫(学名:Cimexlectularius),俗称床虱、南京虫,是臭虫科臭虫属的一个物种。其最终宿主是人类,是世界上主要的“滋扰害虫”之一。尽管温带臭虫的身上带有28种可感染人类的病原体,没有证据证明这些病原体可从温带臭虫感染人类。

①生活习性

臭虫一般过群居生活,因此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不论是幼虫,或是雌雄成虫,它们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家兔、白鼠和鸡的血。臭虫吸血很快,5—10分钟就能吸饱。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成虫在隐蔽的场所交配后,把卵产在墙壁、床板等缝隙中。通常每次下卵一至数个,总数可达100—200个。在冬天,臭虫通常停止吸血和产卵。幼虫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虫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个月。

②活动规律

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可以在宿主不留意下吸取宿主的血液,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和指晓前一段时间。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草垫、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栖息处所带有许多褐色的粪迹。

生存环境 臭虫可以在一个相当广泛的温度和大气成分比例环境里存活。当环境温度下降至16.1℃时,会进入半休眠状态,使之能够存活更久;即使温度下跌至-10℃,臭虫仍然能够存活至少五天;但若暴露于-32℃的低温,则会在15分钟后死亡。臭虫具高度抗旱性,即使在气温达35–40 °C而且湿度低的环境里,在失去了体重的三分之一后仍能存活;但在其较早期的生长阶段,其抗旱能力较差。

③分布特点

臭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臭虫是以吸人血为生的寄生虫。若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臭虫群居于床榻、木器家具、天花板、地板、墙壁等的缝隙中。可从屋顶或蚊帐上掉落于人体吸血。通常夜间活动,白天则潜伏在上述场所,消化血液及产卵。常藏匿在衣物、行李、舟车、飞机内,随之散布各处。臭虫一般过群居生活,因此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不论是若虫,或是雌雄成虫,它们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家兔、白鼠和鸡的血。臭虫吸血很快,5—10分钟就能吸饱。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8)热带臭虫

热带臭虫(学名:Cimexhemipterus)是臭虫科、臭虫属微生物。

①形态特征

成虫体扁平,椭圆形,红褐色或淡红色,大小4-6mm×3mm,全身具短毛。头部较宽,其基部嵌在前胸前缘。

②生态习性

臭虫多生长于人居室床榻的木板、天花板、地板、墙壁的缝隙中。夜晚活动,白天隐藏,而且具群居习性,雌雄虫。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