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蚱总科—蚱科〈菱蝗科〉(上):柯蚱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04-09 10:26 上海

54132 0 0

蚱总科—蚱科〈菱蝗科〉(上):柯蚱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直翅总目

直翅目

锥尾亚目

蚱总科(菱蝗总科)

蚱科(菱蝗科)

 

蚱科(学名:Tetrigidae)也称菱蝗科,是昆虫纲直翅目下的一科。

1.形态特征

蚱科昆虫体小、中型。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呈沟状。触角丝状,多数着生于复眼下缘内侧。前胸背板侧叶后缘通常具有2个凹陷,少数仅有1个凹陷;侧叶后角向下,末端圆形。大部分前、后翅正常,少数缺如。后足跗节第1节明显长于第3节。

2.生活习性

蚱科(菱蝗科),从背面看呈菱形,故名。体小型,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大半或全部腹部,有时还可前伸,盖住头部,故而能跳但不能飞。无发音器和听器。经济意义不大。

3.尖顶蚱属

尖顶蚱属(学名:Teredorus),蚱科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体小型,狭长。头部不突出。头顶向前极狭,使两复眼在前端几相接。颜面隆起在触角间略突出,在中单眼处凹陷。触角着生于复眼下缘稍下。前胸背板背面光滑,中隆线明显或不明显;后突长锥形,超过后足股节顶端;侧片后缘具二凹陷,后角向下,顶圆形。前翅长卵形,后翅到达后突的顶端。后足跗节第1节与第3节等长或长于第3节。

(2)突缘尖顶蚱

突缘尖顶蚱(学名:Teredorusprominemarginis)是蚱科尖顶蚱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雄性:体小型,较粗短,体长为体最宽处的3.3倍。头部稍突出于前胸背板水平之上。头顶极狭,前端尖锐,具中隆线,但不到达后头,侧面观不突出于复眼之前;颜面倾斜,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弧形突出,在中央单眼处凹陷,纵沟明显;触角刚着生于复眼下缘之下,丝状,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5倍。复眼圆球形,突出,侧单眼位于复眼下1/3处。前胸背板较平,具细颗粒,中隆线全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明显,平行;前胸背板后突楔状,超过后足股节的顶端,后突超出股节顶端部分较短,约2 mm,前胸背板总长大于超出后股节顶端部分的长度约4.25倍;前胸背板侧片后角顶端圆形。前翅长卵形,顶端狭圆,翅长为宽的2.7倍,网状脉纹不明显。后翅到达前胸背板后突顶端。前、中足股节上、下缘平直,具细齿。后足股节粗短,上、下缘隆线具细齿,上缘膝前齿近直角形。后足胫节外侧具6刺,内侧5刺。后足跗节第1节与第3节等长,第1跗节下的三垫等长。下生殖板锥形。

体色:体暗褐色。后足股节下侧黑色。

雌性 体较雄性大。体长为体最宽处的3.4倍。侧单眼位于复眼中部略下处。前胸背板后突超出后股节顶端部分约1.5 mm,前胸背板总长大于超出后股节顶端部分长的5.5倍。产卵办狭长,上办长为宽的4倍,上办的上外缘及下办的下外缘均具细齿。下生殖板后缘呈尖角形突出,腹面具中纵沟,其他特征与雄性同。后足胫节具二个不明显的黑环。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广西(大青山)。

4.柯蚱属

柯蚱属(学名:Coptotettix)是蚱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体小型,常具皱纹和小颗粒。头顶与一眼等宽,具中隆线,侧面观与颜面隆起形成圆形;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弧形突出,在中央单眼之上具纵沟。触角丝状,着生于复眼之间。前胸背板前段略屋脊形,后段较平;前缘平截,中隆线不完整,常中断;后突楔状,不超过后足股节的顶端;侧片后缘具二凹陷,后角圆形。前翅卵圆形。后翅短缩。前足股节长,具平行的上下缘,中足股节宽度大于前翅能见部分的宽度。后足股节粗短。后足跗节第1节长于第3节。

(2)分布范围

我国已知5种,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福建、广西等地区。

(3)沟柯蚱

沟柯蚱(学名:Coptotettixfossulatus)是柯蚱属昆虫。


①形态特征

雄性:体小型。头部不突出于前胸背板之上。头顶约与一眼等宽,具中隆线,侧面观与颜面隆起形成圆形。颜面倾斜,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弧形突出。触角丝状,15节,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3.5倍,触角着生于复眼下部之间。复眼圆形。侧单眼位于复眼中部之间。前胸背板背面具许多皱纹和颗粒;前缘平直,中隆线在前部明显隆起,呈屋脊形,在后部断裂不连续,形成5-6个突起;侧隆线在沟前区明显,略向后收缩;肩角钝圆形,在肩角之间中隆线两侧具一对短的斜行纵隆线;后突楔状,不到达或到达腹部顶端,而不到达后足股节膝部,顶尖锐;前胸背板侧片后缘具二凹陷,后角顶圆形。前翅小,卵形。后翅短缩,到达后足股节的中部。前、中足股节上、下缘直。中足股节的宽度大于前翅能见部分的宽度。后足股节粗短,长为宽的2.5倍,上侧中隆线具细齿,膝前齿尖锐。后足胫节外侧具刺8个,内侧7个。后足跗节第l节长于第3节,第1跗节下的第3垫明显长于第1、2垫。体暗黄褐色、黑褐色。

雌性:体较雄性大,后翅稍长,但不到达后突的顶端。产卵瓣狭长,上瓣的上外缘及下瓣的下外缘具细齿。体色同雄性。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福建(将乐)。

国外分布:斯里兰卡、印度。

5.庭蚱属

庭蚱属(学名:Hedotettix),蚱科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体小至中型,平滑或具小颗粒。头不突起。头顶宽狭于至等于一复眼宽,前缘通常平截,不超出复眼前缘,中隆线明显,两侧略凹陷,侧隆线稍隆起。颜面隆起在复眼前突出,侧面观与头顶合成圆形,纵沟明显;侧单眼位于复眼中部偏上内侧。触角丝状,着生于复眼下缘内侧上方,通常14节。复眼近似球形。前胸背板前缘平截或钝角形,后突锥形,到达或超出后足股节末端;中隆线全长明显,稍隆起或略呈片状隆起,侧面观在基半部呈拱形或明显拱形,端半部略倾斜或近乎直;侧隆线在沟前区平行,沟前区宽等于或稍大于长;肩角间二条短纵隆线明显或不明显;前胸背板侧叶后缘具两个凹陷,侧叶后角较狭,向下,末端圆。前翅长卵圆形,末端圆钝。后翅到达或超出前胸背板末端。前足股节细长,边缘直或呈不明显的波纹状;中足股节通常在雄性较宽,雌性较狭;后足股节粗壮,边缘具明显细锯齿。后足胫节边缘具刺。后足跗节第l节长于第3节,第1节下缘的第3肉垫大于第1、2肉垫。

(2)分布范围

中国;前苏联,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大洋洲,非洲,马达加斯加。

(3)冠庭蚱

冠庭蚱(学名:Hedotettixcristitergus)是蚱科庭蚱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雄性:体中型,具小颗粒。头不突起,头顶宽稍狭于或几等于一复眼宽,前缘钝角形或近平截,中隆线明显,前端稍突出,后端伸至后头,两侧稍凹陷,侧隆线略隆起。颜面隆起在复眼前弧形突出,侧面观与头顶组成不明显的钝角,向下伸至中单眼,在侧单眼前不凹陷。纵沟明显,两侧近平行。侧单眼位于复眼中部上方内侧。触角丝状,着生于复眼中部下方内侧,14节,中段一节长约为宽的5倍。复眼球形。前胸背板前缘中央钝角形突出,复盖于后头之上,背面前半部明显屋脊形,后突长锥形,末端到达后足胫节基部1/3处;中隆线在前半部呈片状隆起,侧面观呈弧形,最高点位于肩部,向后逐渐低平,片状隆起不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平行,沟前区宽略大于长;肩角间具二条短纵隆线;肩角弧形;前胸背板侧叶后缘具二个凹陷,侧叶后角向下,末端圆。前翅卵形,末端圆。后翅超出前胸背板末端2.2-2.5 mm。前足股节细长,上缘略弯曲,下缘直;中足股节宽略狭于或等于前翅可见部分宽,上缘略弯曲,下缘近直;后足股节粗壮,长约为宽的3.3倍,边缘具不明显细锯齿;后足胫节边缘具刺;后足跗节第1节长几为第3节长的2倍,第1节下缘的第1、2肉垫小,三角形,末端尖,第3肉垫近似长方形,明显大于前两者。体淡褐至深褐色,前胸背板背面肩部有些个体具一或二对黑斑,或具条状黑带,个别个体的中隆线淡黄色。

雌性:中足股节的宽明显狭于前翅可见部分的宽。产卵办细长,边缘具小刺,上办之长约为宽的3.5倍。余与雄性同。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湖北,广东,海南。

国外分布:印度。

6.蚱属

蚱属(学名:Tetrix),是昆虫纲直翅目蚱科(菱蝗科)中最大的一属,由法国学者皮埃尔·安德烈·拉特雷耶(Pierre André Latreille)于1802年建立。本属目前有超过180个物种。


(1)形态特征

体小型。头不突起,头顶宽等于或稍宽于一复眼宽,端部明显突出于复眼前缘之前,侧面观头顶与颜面隆起形成角状;颜面隆起在侧单眼间通常凹陷,在触角间弓形突出。侧单眼位于两复眼中部之间。触角丝状,多数14节,着生于两复眼下缘之间。前胸背板前缘平截或呈钝角形,背面较平坦或前半部略呈屋脊形,肩角钝,后突楔形,一般仅到达腹端,亦有超出后足股节端部较长的种类;中隆线全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平行而呈方形,也有稍向中隆线倾斜的。前胸背板侧叶后缘具两凹陷,侧叶后角向下,末端圆钝。前翅卵形,后翅不到达、到达或略超过前胸背板末端。前足股节上、下缘通常直;中足股节宽狭于或宽于前翅可见部分宽,上、下缘直,少数种类波纹状;后足股节粗短,边缘具细齿。后足跗节第1节明显长于第3节。

(2)分布范围

世界性。我国已知23种和3亚种,分布于南方居多。

(3)二斑蚱

二斑蚱(学名:Tetrixbipunctata)是蚱科蚱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雄性:体小型,具小颗粒。头不突起,头顶略突出于复眼前缘,前缘钝角形,其宽约为一复眼宽的2.5倍,中隆线明显且略向前伸出,两侧稍凹陷,侧隆线稍隆起。颜面略倾斜,颜面隆起侧面观与头顶形成直角,在侧单眼前不凹陷,在触角间呈拱形隆起;纵沟在触角间的宽度与触角基节宽几相等。侧单眼位于复眼中部内侧。触角丝状,稍长于前足股节长,着生于复眼下缘内侧,14节,中段一节长约为宽的2倍。复眼近似球形。前胸背板前缘明显钝角形突出,背面屋脊形,后突楔形,末端钝,到达后足股节膝部;中隆线稍呈薄片状,侧面观呈弓形隆起,侧隆线在沟前区近平行,沟前区近方形,肩角间具一对不明显或明显的倾斜短纵隆线;肩角弧形;前胸背板侧叶后缘具两个凹陷,侧叶后角向下,末端圆。前翅长卵形,端部稍狭,后翅未到达前胸背板末端。前、中足股节上缘略弯曲,下缘近直,中足股节宽大于前翅可见部分宽。后足股节粗短,长约为宽的2.8倍,上、下缘均具细锯齿,后足胫节边缘具刺。后足跗节第1节明显长于第3节,第1节下缘的3个肉垫近似长方形,且依顺序增长。体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背面肩角前后各具一对不明显或明显的黑斑。

雌性:前胸背板稍长于雄性,到达后足股节末端,产卵办细长,外缘具小刺,上办长约为宽的2.8倍。余与雄性同。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内蒙古。

国外分布:俄罗斯,欧洲,印度。

7.克蚱属

克蚱属(学名:Clinotettix)是属于蚱科下的一个属。

乌苏里克蚱(学名:Clinotettixussuriensis)是蚱科克蚱属的一种昆虫。

(1)形态特征

雌性:体粗壮。头顶较宽,其宽度约为一眼宽的2.5倍,具明显的中隆线,其前缘明显向前突出,其突出部分的长度超过复眼背面观长度的一半。颜面极倾斜,与头顶形成锐角形,颜面隆起侧观在触角之间弧形突出,颜面隆起纵沟狭而深。触角粗短,13-14节,着生于复眼下缘之间,中段节长宽近相等。复眼卵圆形。前胸背板在肩部前略屋脊形,在肩部后较平,侧面观上缘在前部略突出,向后平;前缘平直,前胸背板后突超过后足股节的顶端及腹端,顶尖;侧隆线在沟前区平行;前胸背板侧片后缘具二凹陷,后角顶圆形。前翅长卵形。后翅略不到达、到达或略超过后突的顶端,前足股节下缘平直;中足股节下缘略波状,中足股节的宽度较狭于前翅能见部分的宽度。后足股节粗短,长为宽的2.8倍,膝前齿小,钝角形,膝齿角形突出。后足胫节外侧具刺8个,内侧7个。后足跗节第1节长度大于2、3节之和,第1跗节下的三垫近等长,顶钝。上产卵办长为宽的3倍,上、下产卵办均具细齿。体暗黄褐色。触角黄色,端部节黑褐色。

雄性:体较雌性为小。头顶宽为一眼宽的2倍,头顶突出部分的长度等于复眼背观的长度。前胸背板侧观上缘较乎直,前段略弧形,其他构造与体色同雄性。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辽宁(沈阳,千山),内蒙古(哲里木盟)。

国外分布:俄罗斯(滨海地区)。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