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哲学篇 3、黑格尔的逻辑哲学

叶晓锜

2024-02-16 10:17 上海

94449 0 0
哲学篇 3、黑格尔的逻辑哲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的逻辑哲学既是辩证法的又是形而上学的。黑格尔逻辑哲学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它是一种以概念为根据的、辩证的、创造精神和自然的全体世界的庞大体系。
黑格尔逻辑哲学的旨要是:
1、认为概念是先于一切的,是逻辑的根据,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全在于内存于事物中的概念活动,亦即是概念的活动建构着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概念以其自身矛盾对立统一的更高发展,从“纯有”的概念形态为开端的矛盾对立统一上升到“本质”的概念形态,进而从本质的概念形态矛盾的对立统一上升到“理念”的主客统一的概念形态,直至上升到“绝对理念”的概念顶层,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自然,创造了精神和自然的全体世界;
3、黑格尔的逻辑哲学以概念为根据的对立统一的更高发展的根本旨要:一是,创立了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统一的历史辩证法,以此为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必然的历史动力结构;二是,构造了一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糅合的逻辑创世说,在宗教的上帝创世说之外建立了一种逻辑的创世说。
对于黑格尔逻辑学的庞大哲学体系,不少西方学者认为,黑格尔完成了哲学,终结了古典哲学,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黑格尔的评价却不高,认为黑格尔说得几乎都是错的。对此我们怎么来看呢?
我以为:
第一,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逻辑创世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这个包罗万象的庞大体系中,尽管有不少精辟的思想见解,但就整个体系所设立的逻辑自洽的根基却是有根本偏失的,被爱因斯坦认为是一个醉汉的胡言乱语,是和经典科学和现代科学都格格不入的。
第二,罗素没有能够深邃看出,黑格尔以概念为根据的逻辑学,其实是有一种内在牵萦的。这个内在的牵萦是:
在人类意识结构的运动中,有一种概念思维运行必然方式的概念逻辑,这种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逻辑,确实以一种精神能动的智能创造和文化建构,在自然世界的地基上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世界。黑格尔作为人类文明世界中的一员,其逻辑哲学的思想,必然会受到在人类意识结构运动中的概念逻辑的内在牵萦。
西方哲学自古崇尚逻各斯的理性精神,认为逻辑是有话语、有生命、有理性、有智慧,贯穿于一切事物中指导万物的理智力量,而这种有话语、有生命、有理性、有智慧,贯穿于一切事物中指导万物的理智力量的逻辑,实际上只是和只能是存在于人类意识结构中。黑格尔因其先于一切而至上的概念学说的遮蔽,始终没有察觉到实在中的概念,并不是先于一切的,而是生成于人类意识活动中的符号系统介入的语言指称和经验对象联结的抽象构造,逻辑的本质在根本上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思维运行的必然方式。黑格尔逻辑学试图从概念自身矛盾的对立统一更高发展中揭示逻辑的普遍必然的根据和核心结构,但他使用了一种虚设的先于一切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则使他的逻辑哲学从根基上偏离了方向,离开了逻辑是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逻辑,是概念思维运行必然方式的真实所在。
第三,尽管黑格尔的逻辑哲学在整个体系上是完全错误的。但我以为,黑格尔的逻辑哲学在今天仍有几个重要思想启示贡献是值得我们汲取的:
一是,对形式逻辑的批判。
形式逻辑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有着数千年来主导着逻辑学的广泛影响。黑格尔在《小逻辑》的著述中则指出了形式逻辑的两大缺陷和局限:
第一,形式逻辑赋予的思维需要遵守的规则都是取自经验,从经验中整列出来的,而没有思维自身能动展开的根据。
第二,形式逻辑有着“非此即彼”的知性局限。概念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是扬弃了概念是一个自身矛盾对立统一的动态过程。
黑格尔认为,逻辑是动态的,逻辑的根本是概念自身矛盾的对立统一更高发展,是一切事物变易、过渡、发展的普遍必然的历史动力结构。逻辑学应跨过形式逻辑这道坎,走向逻辑学的新发展。
二是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辩证法自古有之:
在古希腊时代就发展出来了思辨的辩证法,即每一个命题都有它的正题和反题对立统一更高发展的合题。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著述中认为:“显而易见的是,每一肯定命题都有与其对立的否定命题,每一否定命题也有与其对立的肯定命题。这便形成了矛盾 — 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的对立”。在柏拉图的对话录里,苏格拉底围绕“勇敢”、“正义”、“德性”等等的命题,在肯定和否定的层层追究的思辨中,力求达到两者统一的更高合题,如,勇敢的更高合题是理性,正义的更高合题是守法,德性的更高合题是知识,等等。美国学者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古希腊的思想认为:“每一事物都在其自身内与其对立面结合。只有这样的对立才使世界成为可能。例如,音乐上的和谐是由于高音和低音的结合形成的,是从对立面的统一中形成的”。
思辨的辩证法是有界限的。罗素有这样的见解:“辩证的方法只适用于某些问题,而不适用于另一些问题。— 某些东西显然是不宜于用这种方式来处理的,例如,经验科学。比如說细菌传播天病,我們很难认为,这种知识是可以用问答的方法就能够从一个本来对此一无所知的人那儿推引出来的”。
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古希腊的辩证法有很大的不同:古希腊正反合的辩证法是思辨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则是历史的。在黑格尔那里,一切事物都处在其内在概念活动的自身矛盾对立统一展开的历史发展中,把思辨的辩证法提升到了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统一的历史辩证法高度。无论达尔文关于生物变异、自然选择、生存竞争的矛盾结构推动生物的进化;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结构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现代宇宙学关于宇宙起源于一个无限致密的奇点大爆炸的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等等,都内在着一种以矛盾对立统一更高发展的,以辩证法为普遍必然的历史动力结构。
三是,提供了逻辑学发展的新视角。
黑格尔以概念为根据的逻辑学说,在哲学上无疑提供了逻辑学的新视角,对于我们真正地跨过形式逻辑这道坎是有重要思想启示的。
随着新的时代知识的聚集,我们将觉察到,黑格尔以概念为根据的逻辑学思想的更深意义是:当我们的视野转向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就会深入到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生成和概念思维运行的逻辑方式:
一方面,我们将从概念思维内含的概念生成、概念结构、概念进阶三个基本环节的有序展开中,揭示和阐明概念思维运行方式形成的内生逻辑;
另一方面,我们将从概念思维在主客关系运行中的经验效应返回整列的各种思维规则中,揭示概念思维生成的经验逻辑,如,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语言逻辑、辩证逻辑、数码逻辑、集合逻辑、程序逻辑在本质上都是由经验效应返回整列的思维规则所形成的经验逻辑。
黑格尔一直认为,他的以概念为根据的逻辑学已揭示和阐明了逻辑自身的内在根据,但由于他的逻辑学离开了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生成、概念思维和概念逻辑,并没有能够真正从经验的形式逻辑进入到逻辑自身的根据。
唯有回到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思维运行中的内生逻辑和经验逻辑的揭示和阐明,我们才能超越黑格尔,进入逻辑的内在根据,从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逻辑那里,把握逻辑的总体和统一,走向逻辑的的新发展。
# 哲学篇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