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流量和消费市场开始发展转向国货品牌和传统文化企业,有说法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消费降级所致,是经济环境不景气的体现。实则不然,这种社会消费心理行为的本质,是作为中国消费主力的年轻群体已经开始逐渐趋于理性,更加需要注重提高商品信息本身的功能性,而非屈从于过度的流量管理营销方式成为“被噶的韭菜”。这一局面的问题出现,也势必成诸多勤恳务实的国货品牌和非头部中小民营企业的机遇,物美价廉产品的春天来了!勤恳务实企业的春天来了!属于国货品牌的春天来了!
在这股潮流中,许多国内品牌也在尽一切努力推广自己的品牌。
曾经因为接其他纸箱快递而冲上热搜的蜂花率先发难,紧急换上了三套79元的洗护套装,并配文:“不管工资涨没涨,反正蜂花没涨价。」同时我也没忘记阴阳:「我家一瓶护发素等于0.12 XXX。」后来凭着祖传的捡箱子的本事,一下子跳到我脸上:「不好意思,请问你能不能捡扇子?“谁知道这家人?一晚上就集齐了五万多粉丝。
此外,该公司也一直与 有 合作,从两个帐户的职位,如“家庭照明”和“商业战争”。在工作室里,尔克进入了购物模式,用蜂花洗头,在购物链接的一侧放上了冰城、娃哈哈、老干妈、大象、汇源果汁、南方黑芝麻酱、 以及10多种民族产品。
其中,有两个品牌值得注意。一个是“嘉顿”,成立于1926年。为了支持抗战,这个国产品牌七天七夜不间断工作,生产了九万斤饼干奖励抗日将士。另一个是“活力28”,之前一直不为人知,也被红星鸿星尔克放进直播间,甚至担心网友不了解这个品牌,特意标注了“70年老字号”。
而说到“活力28”,这家国货品牌发展也是头一次吃到流量红利,作为我们一家公司员工老龄化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企业,靠着热心网友们的在线教育指导,三个对直播一窍不通的大叔撑起了网络直播。活力28董事长李健飞更是在接受信息媒体进行采访时表示:“国货品牌不会选择放弃,会继续不断努力。”
有一句话没有说错,国货很难,这些默默耕耘的国产品牌都亲身经历过这种不易。与割韭菜营销不同,它们更像早年的国营工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赚取利润;他们都深深理解国货的难处,所以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属于国产品牌的温柔。在这种温柔的驱使下,面对流量红利,他们没有选择一个人吃饭,而是聚在一起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