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投资行业的共识。
自东方甄选大火之后,“平台”的选择也成了俞敏洪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与其他主播不同,东方甄选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具有独特的属性,过分依赖某一家平台是一种大忌,如同某一家上市公司客户过于集中一样,都是经营风险。
与个人主播不同,东方甄选则必须将渠道多元化。
但是多元化的目标又与平台的利益相悖,相比于东方甄选,其他的头部主播身上都有很强的平台属性,例如,淘宝头部主播李佳琦、快手头部主播辛巴、抖音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等。即使主播有时候与平台之间存在“矛盾”,但是其依附属性依旧明显,其中代表就是辛巴与快手的“爱恨纠葛”。
作为一家超400亿港元的上市公司而言,分散经营风险是东方甄选的不二选择,这就导致了东方甄选一直充满了话题,包括此前的“去董宇辉”化、东方小孙减持风波以及俞敏洪接班人问题等。
众所周知,东方甄选的大火,始于董宇辉在抖音的直播。清新脱俗的直播方式立马圈了无数粉丝,加上抖音方面的推流,短短几个月时间,东方甄选便成为了直播界的头部账号,而新东方在线也顺势完成了转型,由在线教育公司转型成为一家直播公司。
俞敏洪之所以能够转型成功,充满了运气成分,这点好未来就无法复制。
东方甄选转型成功之后,首先便是在董宇辉之外大力扶持其他主播,这点当时很多业内人士判断无法成功,但是从当下的结果来看,虽然扶持的这些主播无法与董宇辉相比,但是也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主播作为直播公司的核心,只要这一步完成了,公司就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多元化”。
其后就是渠道的多元化的问题。为此,东方甄选曾选择了自家渠道进行直播,但是相比于其他渠道,自家渠道流量不足仍然是一个问题。
7月27日,“东方甄选直播间被关”引发关注。当日晚,东方甄选在官方微博进行了回应,称希望大家不要误读。
但实际上,东方甄选与平台之间的“问题”,早就众所周知了。当然“东方甄选直播间被关”也并非一件坏事。由于东方甄选在其自家平台上的大促直播。7月29日,东方甄选APP销售额突破3,500万元,连续刷新了前三天1,750万元、3,000万元、3,200万元的纪录,4天时间总交易额达到1.1亿元。
与此同时,东方甄选App下载量也迎来小高峰。除此之外,东方甄选还入驻了淘宝直播,首次带货达到了1.75亿。
8月25日,东方甄选公布了从去年6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的2023财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东方甄选实现收入45亿元,净利润9.71亿元,全年带货GMV100亿元,总订单数1.36亿单。
俞敏洪表示,2023财年标志着我们首年成为一家以东方甄选为名的全新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及直播电商公司。目前,东方甄选已成为销售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农业及其他产品的知名平台,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积极价值观的同时加速乡村振兴,通过推广原本缺少销售渠道的优质产品并提升供应链经营效率,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贡献。
侃见财经认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东方甄选已经完成了多渠道、多主播、多平台的分散经营策略,顺利的完成了“多元化”,成功的把东方甄选的经营风险分散化,这也是东方甄选未来能够持续、长久经营的又一成功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