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晨光而起,听红树婆娑,看鸥鹭齐飞,枕波涛入眠……在外闯荡多年,最魂牵梦萦的还是那浓浓的乡愁。2006年,黄河三兄弟放弃在城市优渥的生活,回到家乡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山尾头村创业。从旅游餐饮到餐饮、民宿、娱乐一体化服务,从门可罗雀到游人如织,10多年来,黄氏三兄弟的“连理枝”产业越做越大,他们带动了全村百姓一起发家致富。吃上“旅游饭”,端牢“致富碗”,10多年来,黄河见证美兰乡村旅游业的“破茧”“蝶变”。
黄河。记者 李昊 摄
连理同枝 三兄弟回乡创业
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东北部,有个美丽的村庄,它东临东寨港,南倚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北与文昌铺前、罗豆隔海相望。黄河就出生在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琼北渔村——海口市美兰区山尾头村。
黄河大学毕业后先后做过财务、导游,在多年的导游工作中,他走南闯北,领略了中国的大好山河。黄河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假制度的调整,乡村旅游渐渐兴起。2006年,国家明确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将乡村旅游的角色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黄河和两个哥哥敏锐地嗅到了机会。
“我们家乡的美景独一无二,要让更多人认识!”兄弟三人一拍即合,纷纷辞去城市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创业。
带领游客泛舟家门口的东寨港,赏壮观的“海上森林”,听鸥鸟齐鸣,看波涛翻滚……观光游览结束,游客下船就来到海边餐馆用餐。一幅美好的旅游图景绘成。黄河三兄弟说干就干,他们凑了十多万,开办了连理枝渔家乐餐厅。
2016年,黄河在东寨港拍摄留念。受访者供图
黄河尤记得当时村里的年轻人多出去打工,只有老人、孩子留守,这样一个“空心村”,随处可见杂草丛生的荒地。三兄弟选中了紧邻东寨港旁边的一块空地,他们撸起袖子,拔除杂草、平整土地、建设房屋、设计装修……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连理枝渔家乐餐厅就这样在一块空地里拔地而起。
说起“连理枝”的来历,黄河指着餐厅门口两棵连理大榕树说,“我们兄弟三人就像这两棵树同气连枝。”
三兄弟齐心协力,准备大干一场,可创业之路却充满艰辛。虽然黄河三兄弟靠之前工作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吸引了一批游客前来,但是当时村里交通闭塞,从海口到演丰镇少则需要1个多小时,多则需要两个小时,因为村里都是泥泞的土路,汽车进不了村,游客还要转乘三轮车到村里游玩或就餐。交通的不便导致连理枝餐厅一度门可罗雀。看着抽屉里仅有的700元钱,想着投入的10万块钱可能打水漂,黄河三兄弟也曾动摇过。
2022年,黄河站在海口东寨港岸边。记者 李昊 摄
连理协力 产业越做越大
家乡的美景是黄河、黄阳、黄海三兄弟心里最美的凝望,寄托着他们的梦想与期待。即便困难重重,他们咬牙坚持。
在坚守与期待中,连理枝迎来转机。靠着诚信经营,用心服务,2009年,山尾头村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连理枝餐厅的生意也节节高。
2012年前后,村里通了水泥路,路越修越宽,游客也越来越多,“连理枝”餐厅开始座无虚席。2014年前后,每天游客络绎不绝,一天接待顾客100多桌,达六七百人次。
随着游客的增多,黄河三兄弟意识到,仅仅做旅游餐饮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他们于2012年开始谋划提供民宿服务。经过5年的“精雕细琢”,2017年连理枝民宿正式开门营业。
赏红树美景、吃海鲜大餐、住渔家民宿……随着产业链的扩大,连理枝“火”了。 除了海口周边的游客,在口口相传下,桂林洋大学城的师生纷纷前来游玩、住宿,甚至省外游客也慕名前来。
2022年,黄河站在连理枝民宿门口。记者 李昊 摄
山尾头村距离海口美兰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为了更好服务游客,2017年,黄河三兄弟添置了奔驰接待车,专门往返机场接送客人。
去红树林博物馆了解红树林知识,到海底村庄探寻世界地质奇观、在红色海上交通站遗址追寻革命先辈的脚步……在美兰区的大力扶持下,山尾头村的旅游业得到全面的开发。黄河三兄弟采购了2台电瓶车,只要游客有需要,他们就戴上草帽,踩上电瓶车,化身“导游”,带着游客在村里参观游览、走村串户。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空心村”有了变化,年轻人都回来了。家家敞开大门,他们各展所长,或向游客普及咸水鸭如何养大,或介绍公期是怎么来的,或现场展示捞叶豆腐怎么做……
吃喝玩乐住,从沉睡的观光游到体验式旅游,再到度假游,随着服务链条的不断延伸,服务内容的不断升级,连理枝的生意节节高。2017年以来,连理枝每天接待游客量达上千人,年接待10多万人次。
2022年,黄河与员工在连理枝渔家乐餐厅门口商讨事情。记者 李昊 摄
扎根连理 带动村民一起吃上“旅游饭”
青砖外墙,花枝小院,置身连理枝民宿,让人流连忘返。黄河介绍,第一批民宿经过了2个版本的发展阶段。1.0版本采用青砖、船木的装饰材料,尽显海边渔家韵味。2.0版本的装修中,采用椰子壳、竹子、船木、农耕用具、瓦片、贝壳等海南本地元素,进一步体现了地方特色。
在原来住宿、餐饮为主的服务基础上,连理枝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娱乐活动内容。赶海、品美食、制作手工艺品、采摘水果等各种活动,可在民宿一站式体验。如今,山尾头村已经成为集客房、会议、会展、旅游、休闲、餐饮、养生于一体的多功能度假村。
近年来,山尾头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首批森林乡村”等称号,连理枝渔家乐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海南首批十佳民宿”“海口最美餐馆”“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海南省乡村民宿银宿”等荣誉。
“第一批民宿6栋25间房子,我们计划将民宿扩大到100间房。” 作为连理枝乡村民宿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山尾头村村民小组组长,黄河心系村民,他说,民宿规模一旦扩大,将有更多村民受益。
2014年,黄河站在即将改造的民宿前拍摄留念。受访者供图
从一开始创业,黄氏三兄弟就让村民们感受到“连理枝”的兄弟情。2012年,他们成立了连理枝乡村民宿专业合作社,吸引18户村民入股合作社,定期分红,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个,为全体员工购买五险,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既解决了经济问题,又方便照顾老人、孩子。
同时,黄河三兄弟设立了“连理枝困难帮扶基金”,帮扶多位村民员工盖起了新房,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他们还设立“乡村旅游销售扶贫点”,帮扶贫困户吃上旅游饭。连理枝的精准脱贫模式,辐射周边几十个村庄,吸引乡村企业前来取经学习。
从十多年前藏在深闺无人识,到如今,一个又一个古村落用新民宿的方式“浴火重生”,黄河说,山尾头村只是美兰乡村旅游的“破茧”“蝶变”的一个缩影。芳园艺术村、瑶城村、曲口墟 、仲恺村……如今,美兰区个个旅游村落都响当当而又各具特色。他们正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吐露美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芬芳。
“看,旅游观光栈道正在建设,33.5米高的观光塔也将于年底建好。”站在海边,黄河眺望着远方,说起未来,他信心满满。
“我们将在党的领导下,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奋力打造红色党建、特色生态旅游,努力把山尾头村打造成赏红树美景、尝渔家海鲜、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黄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