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消失的大黄鱼又回来了”追踪报道之四:天天护渔,才能天天有鱼

来源 |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2-02-09 10:25
30368 1 0

光明日报记者 曾毅

  密密的细雨、冷冷的海风,江南的深冬有些刺骨。茫茫东海上,5艘执法船正迎风疾进——这是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同海事部门正在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从海礁岛海域到禁渔区线,再到马鞍列岛和中街山列岛保护区海域,一个角落也不放过。

  “总航时59小时、总航程653海里,出动执法人员94人次。”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行政执法大队教导员程善永说,临近春节执法,在违规捕捞方面仅发现了涉嫌违规船1艘。“相比于1月18日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春雷行动’首战中查获出三无船舶、禁渔线内违规捕捞渔船、涉嫌超海区垂钓作业休闲渔船,尽管‘战绩’少了,但我们更高兴,这样的状态才是大海需要的。”程善永脸上洋溢着喜悦。

  被查处的浙普渔68266船核准的是刺网,但是船主擅自改变了作业类型。船老大说,看到别的渔船效益好就眼红了起来,动起了“歪脑筋”,私下在线内进行拖网生产,结果被逮个正着。

  “善待海洋就是善待自己。”在宁波象山,这些天,71岁的林永法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赶海人宣传着这一理念。他告诉记者:“20世纪,在我当船老大的头10年,带鱼、黄鱼、鲳鱼、墨鱼、鳗鱼不要太多,每天都能捞个万把斤回来。大黄鱼产卵的季节,只要出海15分钟不到,就能听到鱼群发出的咕咕咕的声音。”随着鱼越来越少,林永法捕鱼的“战线”也越拉越远。甚至有一次捕上来的一网鲳鱼,每条都只有一元硬币那么大。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天天护渔,才能天天有鱼。”林永法的话很有说服力。2000年,他联合其他20名船老大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海洋保护者志愿行动小组”。22年来,他的小组一直在默默行动着……

  【短评】

  有了责任感,就有“防护栏”

  作者:周迅

  回顾十多天来有关“消失的大黄鱼又回来了”的新闻追踪,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什么?是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

  首先,感佩当地政府的执法水准!多年不见的大黄鱼回来了,人心中的那点“波动”,大海里的汹涌“暗流”,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是啊,没有世外桃源般的平安无事,只有科学管理后的风平浪静。事实证明:只要依法管海、科学管海,就能为大黄鱼搭建一道坚固无比的“防护栏”。

  广大渔民守法尽责的精神,也令我们感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世世代代靠海吃海的渔民们表现出的,是冷静和理性。“善待海洋就是善待自己”“天天护渔才能天天有鱼”,这些话说得多好啊!群众文明素养的提升,是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最深厚的土壤。

  最让我们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绿色发展的共识!我们看到,在微信、微博、客户端上,“辛苦一年了,替他们高兴!”“刚刚有所恢复,一定还要加大保护力度。”“对大黄鱼越冬场的保护是国家的政策。严格管控捕捞,有利于保护海洋资源和国民生产。”这样的留言,比比皆是,透出的是全社会沉甸甸的责任感……

  的确,有了共识,便有责任感;而有了责任感,就能筑起生态保护的“防护栏”。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各级政府念兹在兹的理念,当尊重自然成为社会各界歌之咏之的文化,当保护生态成为全体公民励之勉之的行动,大黄鱼把海水染成一片金色的美景,离我们还会远吗?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09日 01版)

# 乡村
举报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猫友1666395
舟山大黄鱼孩子年前带回来了几条
2022-02-09 13:34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