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1973年,安徽发现包拯墓地真相,九百年前尸骨已经被仇家破坏

这个是认证

酒熟梅子青

2021-08-13 00:16

87117 0 0

1973年春季,安徽合肥大兴集,因发展需要准备建造石灰窑,当地要求尽快迁走已有900多年历史的包拯墓。可是,谁也没想到专家们居然被包拯墓的谜团给困住了。


当时,重视包拯墓的专家吴兴汉深知“时不待我”的道理,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在组织人员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然而,由于当地考古专业人才稀缺,结果这只考古队却变成了由文化局员工、钢铁厂职工和包拯后人组成的“特殊团队”。



按理说,虽然人员专业性差了点,但保护性发掘古墓应该也够了。可是,这些人却只能驻足不前,因为他们连包拯的真正墓地都没有找到。这又是怎么回事?这个大家所熟知的“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宋朝名臣包拯的墓地为什么那么难找到呢?


原来,嫉恶如仇的包公在生前执法如山,经常为了维护法律而开罪了不少达官权贵,甚至连皇亲国戚都敢得罪,自然也就结了不少仇家。在包公溘然长逝后,这些对包公恨之入骨的人就打算行清算之举,居然打算要把包公的尸骨进行折磨。


包公的后人大概是得到了高人指点,就想了个法子,以12口同样的棺木同时出城,先从当时合肥的7座城门各自出城,出城后依照不同路线进行出殡,希望能起到“瞒天过海”的效果。就因为如此,包公的墓地才会疑云重重。



只是,900多年后,就连崇拜包公的包氏后人也对包公的真正墓地一无所知。当时,由于这支特别的发掘小组经验不足,他们并不敢贸贸然就对最大的墓地进行发掘。在此情况下,吴兴汉选择了一个远离包公墓群最远的“一号墓”进行“探索性”发掘。


初步来看,这个“一号墓”确实平平无奇,只是一个简陋异常的土坑墓,连最常见的夯土层都没有,自然连盗洞没有。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发掘小组居然从里面挖到了一口极度精致的金丝楠木棺材。



要知道,金丝楠木自古就是比较名贵的木材,成材往往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之久,自然这口棺材本身就价值非凡。不仅如此,吴兴汉等人发现棺木底板两侧悬挂着6个铁环,显然是用来抬运棺材之用。只是,这座简陋的古墓里明明没有盗洞,但里面却有着两块破碎的墓志铭,而馆内的尸骨却不成人形,凌乱异常。这又是怎么回事?


发掘小组经过严谨的推理,认为这个“一号墓”说明了一件事情:这座墓应该是迁葬墓,想来是墓主人死后被人侵扰,有人匆忙之下收了尸骨迁葬于此。


不过,这个一号墓最有价值的偏偏是那破碎的墓志铭。在经过一番凭借后,这个不完整的墓志铭却偏偏透露出了最有用的信息,其中一块居然写着“”宋枢密副使增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另一块则是“宋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莫非故事果然是真的?包公尸体确实被人所侵扰?



不仅如此,棺木内的骨骼虽然凌乱,但终究还有三十余块相对完整的遗骨。在送往鉴定机构检验后,这些遗骨被证实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遗骨。而根据《宋史》记载,包公去世的年龄大概是在64岁左右,显然是相符合的。


若“一号墓”的墓主人确实为包公夫妇,那大家口口相传的包公墓地群中最大的那个墓又是何人的呢?事实上,发掘小组甚至还找包氏后人求来了《包氏宗谱》,而里面的记载却和大家口口相传的一致,分明写着包公就安葬在主坟上。


发掘小组的所有人都困惑不已,究竟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此时,一个来历神秘的老人出现在发掘现场的众人面前。当他出现时,小组里的所有人几乎都认出来了此人,因为这位老人从发掘开始就天天在现场徘徊,仿佛一个喜看热闹的普通人。结果,这个自称夏广宏的老人说道:因崇敬包公,我家世代都是包公的守墓人。真正的包公墓其实不是那个最大的“六号墓”,而是墓地后侧不远处的那片油菜地。



就在专家们讨论起这个消息的时候,这个夏广宏却宛如从未来过一样消失不见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是何时离开的。

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专家们打开了六号墓,却发现了墓内除了有残缺的墓志铭外,只剩下数个盗洞,俨然被盗掘了无数次了。而那片不起眼的油菜地却震惊了所有人。


油菜地下的墓穴里的规模居然比最大的“六号墓”还要大上几分,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由石油做成的。不过,墓内的一切却还是让专家们“心凉了”,原来这个所谓的真墓也被盗墓贼破坏了。


盗墓贼们用了一种非常狠毒的“大揭顶”方式对包公墓进行破坏,而且甚至连墓底的地砖都没有一块完整的。按理说,只图财的盗墓贼本该“留一线”的,为什么要那么穷凶极恶呢?想来应该是仇家寻仇之举。



不过,从这个油菜田的墓地内依然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墓内的一组木俑就表明了这是宋朝时期二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的,而在比较用来摆放墓志铭的砖台后,恰恰又和一号墓里的墓志铭大小相契合。


发掘到这,专家们总算搞懂了:油菜田下的石墓确实是包公真正的墓葬。只不过,尽管当年行了“瞒天过海”之计,但这个真墓却还是被包公的仇家发现了,派人来破坏包公尸骨。至于是包氏后人还是那个守墓人家族将包公遗骨迁葬到一号墓,大概成为了永远的谜题了。


最后,还是慨叹,一代名臣包拯,竟然连死后也难得一片安宁之地。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