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打拼,残酷无情,不是战场,胜似战场!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而要在进入职场前就修炼出很强的思维能力和心态平衡能力。千万不要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鬼话。过多的磨难在去掉我们的书卷气、学生气的同时,也会去掉我们的灵气、心气。
什么是书卷气、学生气?书卷气、学生气的本质在于学习和记忆了大量书本知识,但总是忽略这些知识的假设前提,无法结合现实条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什么是灵气、心气?灵气、心气的本质在于创新的劲头、不畏艰难的心态。
怎么才能在去掉书卷气、学生气的同时保留灵气、心气?秘诀在于,进入职场之前就长期进行一种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训练。这既是一种平稳心态的训练,也是一种实战能力的训练。
如果面对事物的千变万化,我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我们还会惊慌失措吗?这不就是一种平稳心态吗?如果我们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还特别关注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知识成立的前提条件和现实背景,我们还会像新手那样死搬硬套吗?这不就是一种在实战中结合现实条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吗?
面对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各种有众多假设前提和被人们片段性地划分而成的学科知识不再像以前那么有效了。我们经常看到,即使那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智者,尽管他们动辄旁征博引,也越来越难以就现实问题做出事后被证明为正确的判断。是否会结合特定条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越来越显得比掌握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尤其当我们面临的问题具有速变、巨变、共变的特征时就更是如此。
如同我们当初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关注学习方法一样,现在为了提高思维效率,我们也必须关注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规则。当然,与学习方法不同的是,思维方法不仅关乎思维效率,它还直接关乎能否产生正确的思维结果。错误的或不严谨的思维方法经常是具体的错误决策和判断的幕后元凶。
思维方法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知识,是一种关于知识产生过程的知识,是一种有助于发现知识成立的前提条件和时代背景的知识,当然也是一种有助于灵活运用知识的知识。进入职场之前就进行系统的思维方法训练,一定能大大缩短进入职场之后的适应过程,无论是心态上还是能力上。
(摘编自《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