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大学唐睿康团队"活病毒疫苗"研究的质疑
根据搜索结果中涉及韩少坤对浙江大学疫苗研究的质疑内容,可归纳如下:
一、对唐睿康团队"活病毒疫苗"研究的质疑
技术原理矛盾
质疑壳聚糖包裹活病毒技术存在逻辑漏洞:若壳聚糖不可降解,可能导致细胞癌变;若可降解则包裹机制失效。认为该研究"荒诞"且未被科学界戳穿 。
提出存活率100%的试验结果可能是壳聚糖本身的免疫刺激功效,而非疫苗效果 。
公开挑战安全性
在社交媒体直接喊话唐睿康团队,要求其用壳聚糖凝胶技术制备乙肝或艾滋病毒活疫苗,并"先给自己家人朋友使用"以验证安全性 。
二、对其他疫苗研究的批判性观点
质疑癌症疫苗研究
批评北京大学周德敏团队2023年发表的"抗原肽嵌合流感病毒治疗癌症"研究,指出"人流感病毒根本不感染小鼠",认为小鼠模型试验涉嫌造假 。
三、浙江大学相关研究背景
唐睿康团队的研究声称通过壳聚糖水凝胶包裹活病毒(如寨卡病毒),实现直接制备安全疫苗,无需传统减毒/灭活流程,获《自然·生物医学工程》发表 。
浙江大学同时布局核酸疫苗前沿领域,例如金勇丰团队2025年开发基于mRNA技术的通用型抗肿瘤疫苗策略4,并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推动核酸底层技术研发 。
关键争议焦点
争议点 韩少坤观点 研究团队主张(据文献)
活病毒安全性 壳聚糖包裹无法保证病毒不释放,存在直接感染风险1 水凝胶完全阻断病毒扩散,小鼠实验零感染
100%存活率归因 质疑是壳聚糖免疫刺激功效,非疫苗特异性免疫12 归因于疫苗成功激活免疫应答.
技术普适性 要求用高危病毒(如艾滋病毒)验证2 文献仅提及寨卡病毒等特定模型.
韩少坤的批评主要通过个人博客和社交媒体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