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多系统萎缩为何会误诊?李俊才大夫治疗,一方改善

猫友202503023 楼主
2025-05-24 09:36 中国 50098
举报 收藏本帖

一、多系统萎缩为何容易被误诊?

症状重叠性高

MSA的早期症状(如运动迟缓、步态不稳、尿失禁等)与帕金森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高度相似,易被混淆。


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

目前确诊MSA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支持,但早期影像学特征不显著,导致诊断延迟。


疾病认知度低

部分医生对MSA的了解不足,尤其非神经专科医生,易忽略关键鉴别点。


二、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分型

根据核心症状,MSA分为两大类型:


MSA-P型(帕金森型)

以运动迟缓、肌肉僵直为主,类似帕金森病,但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较差。


MSA-C型(小脑型)

突出表现为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言语不清,常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体位性低血压)。




三、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多系统萎缩?


中医将MSA归为“痿证”“颤证”范畴,认为其病机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髓海失养密切相关,治疗以“整体调理、标本兼治”为原则:


肝肾阴虚型:滋肝补肾,常用益脑平衡疗法加减;


气虚血瘀型:益气活血,选用益脑平衡疗法加减;


痰湿阻络型:化痰通络,以温胆汤为基础方。

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可改善神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四、真实案例:63岁赵女士两个疗程显著好转


赵女士确诊MSA-C型2年,主要症状为行走不稳、言语含糊、频繁跌倒,并伴有尿频和体位性低血压。辗转多家医院效果不佳后,经李俊才大夫辨证为肝肾不足、髓海空虚,采用滋补肝肾、填精益髓中药方剂(含熟地黄、山茱萸、牛膝等)。


治疗进展:


第一疗程(24天):步态较稳,跌倒次数减少;


第二疗程后:语言清晰度提升,血压波动缓解,头晕好转

目前赵女士继续巩固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五、打破误解:中医为何能治疗多系统萎缩?


许多患者质疑中医效果,认为“西医治标、中医调理”。事实上:


整体调节优势:中医通过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营养神经等多靶点作用,延缓疾病进程;


个体化方案:辨证施治可精准解决不同患者的体质差异问题,减少副作用。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