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多系统萎缩患者早期常出现行动迟缓、步态不稳、言语含糊、尿频尿急、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这正是中医所讲的“肾精亏虚,髓海失充,筋脉失养”之象!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肾精是生命活动的根基,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脏腑失于濡养,则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最终导致肌肉萎软、平衡失调、二便失控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多系统萎缩的治疗关键在于“补肾填精、充养髓海、通调气机”!
患者案例:脾肾双补
患者张先生,56岁,确诊多系统萎缩2年半,主要症状为:行走不稳需搀扶、言语含糊不清、吞咽费力、尿频尿失禁、直立时头晕目眩,伴腰膝酸软、耳鸣。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属典型“脾肾两虚、髓海不足证”。
辨证思路:
患者年过五旬,肾精渐衰,加之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不足,肾精无以充养髓海,故脑窍失聪、筋脉萎软;脾虚气陷,清阳不升,则头晕、二便失控。治疗需以补肾填精为本,健脾升阳为辅,兼以通络开窍。
处方(填髓醒脑方):
内服方: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黄芪、党参、鹿角胶、当归、石菖蒲、远志、益智仁、牛膝、杜仲、炙甘草
疗效追踪:
治疗2周后,头晕减轻,尿频次数减少;
1个疗程后,腰膝酸软缓解,站立时间延长;
4个疗程后,步态比治疗前更为稳健,说话清晰度提升,能自己短距离行走,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方解:
- 熟地黄、山茱萸、鹿角胶
:补肾填精,充养髓海,固先天之本;
- 黄芪、党参、炙甘草
:健脾益气,升举清阳,助气血上荣于脑;
- 石菖蒲、远志
:开窍醒神,改善言语吞咽功能;
- 牛膝、杜仲
:强筋骨、通经络,缓解肢体萎软;
中医疗法治疗优势:从“根”调治
多系统萎缩虽属疑难重症,但通过“补肾固本、健脾益气、通调气机”的治法,可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 内服方
从根源填补肾精,修复髓海空虚,恢复脑与脏腑的联系;
- 外治法
配合适量的肢体康复锻炼,激发经络阳气,改善肌肉协调与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