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讲好非遗传承的故事——评广播剧《家园》

塞外李悦ly 楼主
2022-06-08 22:26 62534
举报 收藏本帖
发表示2022年6月7日《呼和浩特日报》第8版
文/李悦
        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刚刚播出了五集广播连续剧《家园》,受到了首府广大听众的欢迎,收听率很高。这个广播剧取材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开展的非遗传承活动。近些年,我们看到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努力推动呼和浩特市非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截止到2021年6月,呼和浩特市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一项、国家级七项、自治区级六十七项。这些成绩激励着编导,他们认为把这些素材改编成广播剧,能够加大对非遗工作者、传承人群和民众的宣传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非遗传承保护宣传体系,更生动有效地营造“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传统保护氛围。

        为此,在彰显地方特色中突出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则成了广播剧《家园》的主题思想。

        为了突出主题思想,广播剧《家园》首先精心塑造典型人物,主要人物贾继伟就是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贾宏伟的事迹编写的。以往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是手艺人的特点表现在技艺方面,而《家园》中的工匠贾继伟的性格特点却表现在精神方面。他不忘“继承传统文化”的初心,牢记“民族复兴”的使命,他用无私宽阔的情怀,包容和凝聚呼市地区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舍弃了个人物质利益,全力打造大青山非遗小镇,把呼市的非遗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广播剧《家园》还塑造了大青山非遗小镇上的各种非遗传承人的群像。是他们传承着爬山调、二人台、晋剧、脑阁、剪纸、泥塑、蛋雕、面塑、糖画、八角鼓戏、太平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的群像和贾继伟的形象相互辉映,他们的故事和贾继伟的故事相互交织,给听众增添了更多的兴趣和审美感受。

        以首府呼和浩特之事讲内蒙古,以内蒙古之事讲全国,是广播剧《家园》的大胆尝试。全剧既描述了大青山非遗小镇的独特个性,又宏观展示了我国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壮阔图景,让听众充分领略到主题的特定性和广谱性,实现了点与面、聚焦与发散、浓缩与展开的完美统一。

        在创作《家园》的过程中,编导力求在艺术方面有所创新,认为视听时代的广播剧有着更多的艺术手段和媒介形态可以运用,就如同如今听众听到的《家园》不拘一格,综合运用了多种影视、舞台艺术手段。它有着话剧的文学功底,剧中的解说蕴含着诗意和哲学思想,剧中的台词有着浓郁的地域特点、乡土气息,更可贵的是编导有意把爬山调和二人台的词曲,当成广播剧的音乐背景,用非遗项目的表达手法强化对非遗的解读,能够有效扩大该剧的吸引力和亲近感。

        《家园》是一部有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为呼和浩特的非遗传承故事开了好头。希望今后文艺工作者能继续挖掘更多的非遗故事,转化为文艺作品来呈现、来传播、来弘扬。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