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转载] 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度过市场寒冬?

爆裂股手 楼主
2022-05-10 10:38 60145
举报 收藏本帖

来源;美股滚雪球

一、生物医药行业严冬已至


今年一季度,在美联储资金收紧、项目质量降低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详见本轮生物医药行业熊市的潜在原因),医药上市企业的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美元,创下了历史记录。


图片



1、不同市值药企的表现差异巨大


在这一波下跌中,75%的中等市值公司和80%的小市值公司处于下跌状态,而大市值公司表现相对稳健,主要以两家COVID-19疫苗公司MRNA和BNTX跌幅最大,两家公司在一季度合计损失了约550亿美元的市值


图片



2、跌破净资产的药企比例创下新高

截至5月6日,纳斯达克医药指数从高点回撤了59.86%,其中逾20%的指数成分股市值低于账上现金,该比例创下了历史新高。


图片


3、医药并购潮仍未出现


市值在50亿美元以下的上市药企,它们的市值之和是3500亿美元左右,而前二十大药企的账上现金就有逾3000亿美元之多,几乎可以买下所有小市值药企。但此前投行预测的医药行业并购潮并未兴起,部分原因在于大药企认为小市值药企的市值仍有下降空间


图片



二、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度过寒冬


对于过去今年依托资金潮而涌现的创新药企业而言,活下去才是关键。

近期,生物医药公司的新闻中频现“restructuring”、“exploring strategic alternatives”、“extending the cash runway”、“de-prioritizing certain R&D programs”等求生相关的词语,具体而言,生物医药企业度过寒冬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方式1:做好管线规划

研发管线是创新药企业最大的价值所在,在寒冬时期,创新药企业要做好管线梳理,将现有管线价值最大化:

  • 设立优先级。根据技术优势、研发进度、市场潜力等因素,医药企业对现有管线进行优先级区分,将资金和资源向优先发展的管线倾斜


  • 劣后级管线价值最大化。医药企业可以将劣后级管线以对外授权、管线出售,甚至是以这些管线为基础,联合投资机构、其他药企等,分拆设立新公司的形式,将非优先级管线的价值最大化。像华尔街著名机构KKR作为第一大股东支持的BridgeBio,在年初卖掉一个管线之后,又宣布为其另外六个管线寻求外部合作。


2、方式2:融资与降低成本


然大部分医药公司在疫情以来,利用资金宽松的环境,筹集了不少资金,但与此同时,新启动的研发管线增多、管理成本的上升等因素导致创新药企业的资金不一定能支撑公司度过资金紧缩周期,根据摩根斯坦利的预测,约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医药公司在今年有融资的需求


同时,由于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都是处于研发状态,没有稳定的销售收入,即使有产品上市的医药企业,也罕有净利润产生,因此,资金对于医药企业而言是重中之重,对外融资和降低资金消耗非常重要:


  • 非股权稀释融资。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对外授权管线、出售非优先级管线融资,这一融资方式比较受到股东欢迎;


  • 股权稀释融资。在市场不景气时期,低价融资是不可避免的,在低价融资时,如何做好老股东的安抚是关键,通常的措施有:做出一些成绩,获得老股东认可,比如发布了不错的数据、药物被大药企license-in等,在利好的带动下,股价有一定的涨幅,同时在增发时,给与一定的价格折让,或者随赠一些期权


  • 降低成本。除了减少或暂缓非优先级管线研发之外,裁员也是医药企业渡过市场寒冬的常见形式。不仅是小型生物制药公司,一些大药企公也会采取裁员,比如近期在阿尔海默兹药物Aduhelm进展不顺之后,百健( Biogen)将其员工人数减少了约1000 人,默克将从他们收购来的Acceleron公司中解雇相关员工,吉利德也在解雇他们收购而来的 Immunomedics公司员工,而诺华则是宣布全球裁员1000人。



3、方式3:寻求战略重组

如果医药企业的在研管线出现数据不好进度太慢、竞争过于激烈等导致市场认可度下降的情况,且后续再有起色的难度较大,战略重组不失为一个备选项,尤其是是那些IPO之后,从发行价或历史高点已经下跌了70-90%的药企。

从历史上看,不仅在一级市场上,合并转设是医药企业的常态,而且在二级市场上,借壳上市等也是常见现象。但这些战略重组并不一定意味着增加股东的亏损,更不意味着重组后的药企没有发展潜力: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Jazz Pharma,其股价跌至每股1美元以下,在 IPO几年后于 2009年进行了重组,现在的交易价格约为每股160美元。而其他有过类似重组经历的公司有:ExelixisFate TherapeuticsChemocentryx以及基因检测领域的巨头Illumina

而许多重组过的公司,日后被大药企所收购:ArrayArenaDicernaTrillium、Five Prime、 Pharmacyclics等等,这些公司都曾在市值接近或低于现金时进行过重组。

除了长远的发展潜力之外,重组之后带来的股价飙升,也会给原有股东带来短期的收益,像近些年重组上市的Cogent、Madrigal、Arcturus和 Rocket等公司,股价涨幅都在重组后一年内都超过了100%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