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审计程序的确定依据——审计风险模型 | 财智知道

这个是认证

财智无界

2021-10-20 16:54

33339 0 0

《财智知道》是财智无界推出的最新栏目。每周一、周三分享一条财务、战略、税务、管理小知识,每周五将会根据分享内容进行有奖问答。参与答题者能够获得一次抽奖机会,还有财智无界积分商城积分持续赠送哦~欢迎持续关注~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的一种表达方式,反映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主要的审计风险模型


目前普遍被认可的一个基本审计风险模型为: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


此模型的特点在于从风险控制的程序上分解审计风险,并用连乘形式表明了审计风险在不同阶段的数量关系。


这种审计风险模型为制度基础审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得进一步定量评估审计风险成为可能,同时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也根据这个模型和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决定审计程序或审计范围。




审计风险模型逻辑关系剖析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的内在关系,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1、定量方面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探讨审计风险问题,目的是尽可能地把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上。审计风险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为: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x检查风险(DR)


根据上述公式,在既定的期望审计总风险水平上,注册会计师可以容许的最大检查风险为:


最大可容许检查风险=期望审计总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其中:检查风险=分析性复核风险×实质性测试风险


2、定性方面


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反之亦然。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应当考虑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容许的程度。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