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访古仙人岩

znb1369

2021-05-16 09:11

42988 0 0

访古仙人岩

——栗溪山间札记之一

文/老庄友华  2019-07-18

栗溪镇在湖北荆门市的北端,是我老家一片风貌古朴、民风淳厚、经济原始的山区。这个秋天,我第一次走进了这片神秘的大山之中。

早就听说栗溪有不少古人躲避战祸的山寨。仙人岩,正是一处名气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寨子。我从来不愿轻易放弃探古访幽的机会,大抵未见、未知的所在,对我来说,都充满了魅力与诱惑。山里的同事热情,请来一位年长的向导,陪我们一起前往仙人岩。

车到山前已无路。山路如蛇,何妨安步当车。天公作美,多云的铅灰天色,正好搭配深山古寨的苍黛凝重。

一路上山,随处可见山之险峻。

仙人岩不算高大,但是足够奇险。我们沿着山路没走多远,就进入到了一处开阔地。这里是由整块平整的岩面,天然生成的一片小型广场。恰又下临绝壁深渊,视野十分开阔。

向导讲述:这里早先是炮台。架起炮,封得死老远的路。“长毛”那年来攻山,被打得怎么都拢不来。就又调来好多好多人,正要进攻的时候,突然看到从云里下来一个将军,红袍红马,在山顶打转。“长毛”被吓到了,从此不敢再来。打这时候起,这架山就叫作“仙人岩”……

爬过半山不久,迎面有一道石壁横断了去路。此地原是一处天然的隘口,加补些许人工的砌垒,就筑成了“万夫莫入”的险要,正好作为山寨的大门。

寨门已无门扇,只余下一方空空黑洞。门洞的上方,有醒目的石刻大字:“仙人岩”。两侧的门联,简约到只用了四个字:“山高”“水长”。这是我见过的最短对联,似乎也能感知古人的良苦用心:这是在写实,也是在祈福;既能鼓励士气,亦可震慑敌方。

进入山寨大门,就会陷入一处幽暗、狭窄而壁垒森严的微型瓮城。如果在战乱年月,作为不速之客贸然闯入,一定不会如我们这般轻松。瓮城四壁上的城堞间、方孔内,都可以射出铁光闪闪的仇恨……

穿过瓮城,也就到了山寨内里。

我没有料到,山寨的规模之大,堪比一座小镇子。现在,虽然只剩下一片荒凉杂乱的废墟,却也遍地散落着一页页真实的历史。

寨子的左侧,沿着一面陡峭的山崖,还可见一道宽阔长廊的痕迹。这片高耸的崖面上,分布着许多圆形的孔洞,还戳着少许几段残木。据说此处,曾是高达九层的“炮楼”。火药洞特别重要,于是就高悬在光溜无痕的巨岩顶部。但这种高危之处,果真就最安全么?我们替古人担忧,仿佛也能体验他们的那种因恐惧而顽强、为保命而搏命……

寨子的右侧,应是曾经称为“99间石屋”的居住区。这大片依山就势的建筑,虽然只残存了一道道纵横错落、苍黑颓败的半截石墙,也依然显示出当年的规模与气势。有一幅“林深闻鸟语,石瘦点苔痕”的石刻门联,传达出几分温文尔雅,透露了从前的山寨主人,不大可能是文盲土匪,更像是耕读传家、保境安民的乡绅。

漫步在荒草乱石间,我们发现了一处神龛的遗迹,几段神像的残肢,还有几块有字或无字的石碑。其中一块落款清代嘉庆六年的碑刻,犹自清晰可读:“此山名曰仙人岩,相传已久。自前明崇祯年间,流贼骚动荆襄,时避居于此者,卒保安全……”

按石碑的记载,仙人岩作为山名“相传已久”,和“长毛”并不相干。古人来这里躲避战祸,最晚也是始于李自成,而不是此后二百多年的洪秀全。这与向导的说法,就完全不同了。由此看来,后人口中、以至笔下描述的诸多历史,并不可靠。

这碑文不算长,信息量却很大。但凡战祸降临,无关正不正义,兴亡都是百姓苦。世道不好,富绅与平民也没有多少差别,想要“保安全”,想吃一口安生饭,并不容易。

登上山顶,发现还有寨中之寨。

高高的寨墙,围起了山顶上一片宽阔的平地,也围出了这座最后堡垒的坚固平安。这一圈围墙,全部以硕大的石块垒砌而成,足有两米多厚,七八米高。攀到墙顶上面,可以看到跑道与城堞,看出长城般的宏大气势,甚至依稀可见当年劳工如蚁、忙碌不息的场景……

当然,这道寨墙大都已经坍塌了,而今只剩余南面的一段,居中又垮掉了一截。残存的高墙,就像耸起的双峰,在灰白的天幕上,写出了一个谜也似的“凹”字,渲染出各种雄伟、悲壮、残缺、苍凉。

城堡内的建筑庭院,原本规整雅致。南头的一幢小楼,堪称精品级别,墙体全都选用棱直角正的石料,砌得平直齐整。檐口层层飞出,并夹带一道规则的锯齿线。此外,还配有精致的石质遮阳板、外廊、门槛、台阶……

当然,这片房屋全都已经毁坏了。石墙早就残败发黑,屋盖门窗家具之类,俱已无影无踪。厅堂与庭院,这类昔日起居饮食、议事聊天、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去处,而今也让位给了乱哄哄的荒木野草,好几棵大树都已超出了屋顶。

时光最是无情,冲刷走了山寨里曾有的全部生机活力,只留下一地冥顽冰冷的石头。这片黑乎乎的残垣断壁,俨然一部石块共血肉垒出的历史,让人由不得凭吊、阅读、思考……

将欲归去,不觉已近日暮时分。

我们依依告别山顶之际,晚霞霍然撕裂了铅灰的云雾,将苍黑的废墟涂染了一抹腥红的血色。这时的古寨子,一派死寂,充满浓浓的沧桑感。

这仙人岩上,当年的热闹与鲜活,连带曾在这里欢乐与忧虑、富足与贫穷、攻杀与躲避的芸芸众生,全都隐没在了历史深处。或者受制于时代环境,先人们的大量心血劳作,各种期望、谋划和努力,却只能留下这片早无用场的废墟,并不能福泽后世后人……悠悠前人往事,又岂止是令人唏嘘!

三百多年的历史并不遥远。再过三百年,这些断壁残垣,或将变成无关人文的一堆堆乱石。那时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能不能还有我们留下的一丝痕迹?

本文原题《仙人岩》,曾载于1987年12月8日《荆门报》。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