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元朝皇帝都去这避暑,假期不安排上吗?

喵喵带你看世界

2021-07-26 23:21

24819 0 0

电影《狼图腾》带我们领略了锡林郭勒的草原风光。蒙古语中“锡林”的意思是丘陵,“郭勒”指的是大河,元上都就伫立在这片大河纵横的丘陵上。元朝把北方的各个部落统一起来,自忽必烈开始,每一位皇帝都会在春天从“大都”北巡“上都”,在那里度过整个夏天。“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在崇文门附近还保留着一部分元大都城墙遗址。秋天再从“上都”南返“大都”过冬。这两座都城构成了元朝的政治经济枢纽。

元朝皇帝都去这避暑,假期不安排上吗?

如果你对元帝候鸟一般的这段历史感兴趣,只需一个小时就可以从北京坐飞机到锡林浩特。锡林浩特是锡林郭勒盟(锡盟)的中心,而锡林浩特的中心是贝子庙。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藏传佛教圣地,始建于清乾隆,历经七代活佛才建筑完成。

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

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

清政府推行“蒙地建一庙,胜养十万兵”的政策,喇嘛教发展到极盛时期,“有城必有庙,先有庙后有城”。上世经以来,各地客商陆续到贝子庙附近设点经商,使贝子庙地区变为锡盟北部旗里最大商贸活动集散点,逐渐聚集人口,形成现在的锡林浩特。所以,先有贝子庙,才有的锡林浩特。蒙古族人最早信奉萨满教,元朝时,蒙元的统治阶级开始接受藏传佛教。在萨满教与藏传佛教长达多年的斗争后,最终,萨满教与藏传佛教以彼此融合的方式保留了下来,形成了蒙古族独特的宗教文化。

元朝皇帝都去这避暑,假期不安排上吗?

贝子庙建在额尔敦山下,经过贝子庙上山就来到十三敖包。五彩经幡印有佛经,将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编织在一起。经幡每飘动一下,就是在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保佑。在祭敖包时人们要围着敖包转三圈,祝福也要重复三遍。

敖包祈福

敖包祈福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贝子庙的建筑朝向“坐西北而朝东南”。古代蒙古地区的方向观念与现代经纬方向相差45°左右,旧时蒙古人的方位坐标是坐西北而朝东南,就是以现在的西北为正北。这源于蒙古包门的朝向,有利于抵御冬季的西北风,又便于夏季东南凉爽空气的流通。这点可以在地名上得到印证,在今天地图上的南北相邻的两个旗却是用东西方位命名,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和西乌旗)。

贝子庙

贝子庙

在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原文化中强调“坐北朝南”,而东方为太阳升起的方位。而蒙古人以西为尊,这种礼制的来源至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圣地说,一种是宗教说。圣地说是因为蒙古人的圣山不儿罕山位于西方。而宗教说则是认为蒙古人信仰的“长生天”有99个天,分化成东西两个阵营,西方阵营的55个天神是善神,而东方阵营的44个天神,则被认为是恶神。所以,蒙古人无论神龛的摆放方向,还是坐席的排列顺序,都是自西向东,以西为长的。如果想了解更多蒙元文化就要去蒙元文化苑,每个博物馆都是一本生动的历史书。从原始文化遗迹到游牧文化,文物记录了历史发展的脉络。

蒙元文化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河西开发区,是一座全面反映蒙元历史文化的景区。

蒙元文化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河西开发区,是一座全面反映蒙元历史文化的景区。

照片影像记录了蒙古的游牧文化。夏季逐水草而居,冬季则是迁移到山谷阳坡驻扎,以避风雪。

元朝皇帝都去这避暑,假期不安排上吗?

蒙古族服饰上的纹样与饰物都包含有非常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整体形制是长袍长袖,区别在于颜色和装饰物。蒙古族服饰的色彩很丰富,黄色代表佛教,蓝色代表萨满,黑色是蒙古人的吉祥色彩,白色最圣洁。比如,迎接尊贵的客人时要敬洁白的哈达,祭祀长生天时要洒洁白的马奶。草原风光是锡林郭勒最值得期待的部分,东、西乌珠穆沁拥有锡林郭勒最美的草原。波状高平原草原,连绵起伏非常壮美。“乌珠穆沁”在蒙语中是摘葡萄者,这个部落最早生活在新疆北部。在明朝被迫南迁漠南的时候,他们在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场驻扎下来,就是现在的乌珠穆沁草原。

乌珠穆沁草原

乌珠穆沁草原

西乌珠穆沁距离锡林浩特最近,只需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草原腹地蒙古汗城景区。这里是以金顶大帐为中心的蒙古包群,再现元朝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部落风情。

蒙古汗城景区住宿区

蒙古汗城景区住宿区

景区骑马项目

景区骑马项目

金顶大帐餐厅

金顶大帐餐厅

蒙古人远古图腾苍狼白鹿

蒙古人远古图腾苍狼白鹿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牧民逐步开始定居生活,砖木结构的房屋日益普及。蒙古包越来越少作为居住的地方,更多的是储物或者接待。沿途看到成片的蒙古包多是度假村,可供游人居住体验。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蒙古包多是度假村,可供游人居住体验。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蒙古包多是度假村,可供游人居住体验。

牧民基本上各家都拉了铁丝护栏,把自己的草场围封起来。只有通过旅游项目才能进入牧区,体验牧民生活。

四个月大的羊羔

四个月大的羊羔

以前游牧生活远比农耕艰苦,而如今牧民更像是农场主,年收入很可观。三月是草原上的接羔季,牧民们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最关键的时期。牧民会通过人工手段让牛犊和羊羔在存活率较高的春季出生。这样到了雨季水草肥美,小羊羔喝完奶正好有嫩草吃。照片中的小羊就是今年刚刚产下的,现在才四个月大,对一切充满了好奇。

由于山羊喜食嫩芽破坏生态,牧区会限制饲养山羊的数量。

由于山羊喜食嫩芽破坏生态,牧区会限制饲养山羊的数量。

六月中旬开始,草就长起来了。公路两边到处都是正在吃草的牛羊。羊群会跟随领头羊行动,领头羊一般是山羊,且仅有一只,这是由于山羊喜食嫩芽破坏生态,牧区会限制饲养山羊的数量。

元朝皇帝都去这避暑,假期不安排上吗?

由于锡林浩特出发去东乌珠穆沁要三个小时的车程,就放弃了乌拉盖,转而选择了距离锡林浩特较近的景点,平顶山和柳兰沟。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锡林浩特市区南侧。这里是国内唯一的火山地貌与草原景观结合在一起的第四纪火山群地貌景观。

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是国家级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火山地貌与草原景观结合在一起的第四纪火山群地貌景观。

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是国家级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火山地貌与草原景观结合在一起的第四纪火山群地貌景观。

如果柳兰花没开的时候,你一定觉得柳兰沟就是一个荒郊野外,只有空无一人的草原和无数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但等到七月花开的时候,这里就变成了天堂,远远望去柳兰花海像是一片涌动的彩云。蒙古美食了解一座城市,先从美食开始。在锡林郭勒的几天,我住元和建国酒店,酒店的早餐可以一站式体验锡林郭勒美食,血肠、炒米、奶皮子、奶茶、羊汤、奶嚼头、黄油饼......

元朝皇帝都去这避暑,假期不安排上吗?

在蒙古人的饮食中,肉和奶的占比很大。早晨先从一碗奶茶开始,制作奶茶的主要原料是砖茶,属于黑茶,又叫边销茶,是由比较老的茶梗和茶叶经发酵压块而成的。牧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不喝茶。砖茶可以消解油腻、促进消化,特别适合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是他们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在喝奶茶的时候,还可以泡上炒米、奶嚼头、果子或是风干肉。

牧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不喝茶。

牧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不喝茶。

在酒店里吃到当地有名的蒙古石头烤肉、肚包羊、干肉炒沙葱。沙葱又叫野韭菜,平时不长,在降雨的时候才会疯狂生长。所以,想吃沙葱就要在雨后马上收割。沙葱富含维生素还能入药,是草原上特有的食材。

石头烤肉

石头烤肉

内蒙古的特色美食“肚包羊”,用新鲜羊糕肉,包进羊肚里(羊胃)。

肚包羊

肚包羊

有一道菜你一定要尝一尝,土豆莜面。你绝对想不到一道内蒙餐桌的家常菜是多么美味。我们都知道内蒙古的羊肉好吃,但其实内蒙古的土豆也是当之无愧的王。内蒙古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雨热同期,为土豆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里的土豆淀粉含量高,很面,是内蒙古人的主食之一。早餐里的羊汤也是加土豆条的,汤稠如油,羊五脏和土豆酥烂绵软,点上香菜末儿、辣椒面儿,热热乎乎,回味悠长。

土豆莜面

土豆莜面

在锡林郭勒吃饭,不少餐厅都会递给你一把餐刀。和西餐的餐刀不一样,蒙古的餐刀是尖刃的。吃肉的时候一手抓着骨头,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吃的时候也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像江南一带的精细摆盘在这里反而显得小家子气,最好是一大盘肉端上来,才吃得带劲儿。


来源:私家地理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