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7家上市公司4家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冷冻食品为何又火了?

来源 | 红碗社 2021-11-18 06:00
28158 1 0

文丨红碗社 ID hongwanshe2020

作者丨李杨

 

2020年,疫情“黑天鹅飞过”,把餐饮业带到十字路口,喜忧参半。

 

一方面,作为严重依赖现金流和供应链的行业,疫情下,堂食关停、外卖订单缩减使各连锁餐饮营收失速;另一方面,疫情成为冷冻食品的助燃剂,并成为不少餐饮连锁品牌第二增长曲线。

 

曾提出要做“水饺品牌中的麦当劳”互联网手工水饺连锁餐饮品牌“小恒水饺”,在疫情期间关闭了100家门店堂食,去年2月,创始人李恒称“不复工,现金流可能只能再撑三个月,复工,关闭堂食的情况下,公司也只能再撑六到八个月”;与之“绝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饺子届”赫赫有名的速冻品牌三全食品,其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为2.58亿元,同比增长541.13%,创始人陈泽民将2020年定义为“难忘的一年”,因“年度利润超过了以往五年的利润。”

 

今年,疫情冲击尚在持续,各地的食材价格出现波动,同时又是餐饮业进入充分竞争的节点,“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仍在上演。

 

呷哺呷哺、海底捞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纷纷被爆业绩下滑,“闭店”自救,如果说大品牌还有城池壁垒相护有力一搏,大部分抗打击能力较弱的餐饮企业则直接面临倒闭的危机;而被视作“餐饮寒冬”的当下,速冻食品行业上市企业刚刚出炉的三季报成绩却“热度不减”,7家上市公司中安井食品、味知香等4家企业迎来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更为直观的佐证“速冻复兴”,是天猫所公开的数据:2020年2月到11月,部分速冻食品在天猫平台上的销量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31%;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的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3500亿元;

 

作为冷冻食品“2.0进阶版”的新兴预制菜赛道,也已达到 2000亿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6000亿左右。

 

安井食品董事长刘鸣鸣称“在中国,冷冻食品赶上好时机。”

 

从季节性走向刚需,冷冻食品为何翻红?

 

美国冷冻食品协会联合FMI食品工业协会,在今年2月18日发布《冷冻食品的力量》报告,指出“随着人们对保质期的高度关注和在家里吃更多食物的需求增加,冷冻食品是在2020年和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全球最大的快消品赢家之一。”

 

正如报告中说的,疫情为速冻食品带来窗口红利,在中国市场尤是如此。

 

公开数据统计,“在2017年,我国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仅为10KG,同年美国这一数字为80KG,欧洲为40KG,日本为20KG。”原因在于,凭借先进的冷冻技术和发达的冷链物流,日、韩、美等国,对速冻食品有着较高的接受度。我国作为美食大国,相比于其他国家对食材的利用更为彻底,在美食这件事上,对其“新鲜度”也更为执著。

 

“最好吃的饺子就是家里做的饺子。就像我妈妈如果给我包饺子,一定会很早去超市买最新鲜的菜,最新鲜的肉,用花生油给我包,我们食材一定是最新鲜的。”李恒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新鲜”重要性。当速冻食品进入中国后,长期被消费者打上”不够新鲜”以及“没时间做饭的无奈之举”等标签。

 

事实上,所谓“速冻食品”与人们印象中,将食物放进家庭冰箱或商家采用中速冷冻等方式,保证食物短时间内不会变质坏掉的“冷冻食品”不同,作为更细分的市场,是通过特殊的速冻工艺,将新鲜的食品快速降温到零下35度左右,然后在零下18度左右的条件冷藏,通过冷链物流进入市场。

 

由于速冻时降温速度很快,食物内部形成的冰晶很小,不但不会使食物细胞破裂,反而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同时,在低温环境下,细菌无法繁殖,消费者使用其实更加健康安全。

 

新冠流行人们对更健康选择的需求增加的同时,对便利性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速冻水饺、速冻鱼丸、手抓饼等食品,凭借其“超长待机”的特性成功出圈,让消费者对速冻食品有了新的认知,从B端走向C端。

 

《冷冻食品的力量》指出,在疫情期间,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推动冷冻食品增长了至少一个百分点”。我国,央视财经同样提到“2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在明显提升,许多冷冻食品创意烹饪视频在社交媒体的传播较为广泛。”

 

除开疫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打工人”在家准备餐食的时间越来越少,不断压缩的家务劳动和烹饪时间,也在成为推动冷冻食品走上年轻人餐桌的一大驱动力。

 

“以前饺子都吃妈妈包的,现在想吃饺子的时候,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买速冻的。观察白领饮食不难发现,很多人会去楼下的便利店购买快餐,加热一下解决午饭。尤其是CBD附近基本没什么餐饮店,(多数人)都是去便利店。”

 

今年获元气森林投资的预制菜品牌“麦子妈”创始人翁博成在接受红碗社采访时表达出对冷冻食品前景的看好,他指出“人们如何看待‘不是新鲜即做产品’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大部分的人不会觉得全家、711便利店的快餐不健康。”

 

CBNData发布的《线上方便速食行业趋势洞察报告》称,90、00后年轻人已经成为线上方便速食的消费主力军,而速冻食品品类因其方便、健康营养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年轻朋友的宠爱。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初步预测,到2030年独居人口数量或将达到1.5-2亿人,独居率或将超过30%,其中20-39岁独居青年或将增加到4000-7000万人,增长约1-2倍。

 

“黄油煎巴沙鱼、辣油拌鸡胸肉、番茄罐头煮汤,今天抄的全是速冻食品。”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Jerry在她微博晒出了自己的日常plog。Jerry告诉红碗社,在国外留学经常一次屯一冰箱食物,但大多时候都懒得做饭,“主要使吃零食,买新鲜食材很容易就放坏了,很浪费。”

 

 

在微博热门话题“一人食”下,有18.8万原创人数,讨论368.5万,阅读46.3亿,当中有不少独居青年分享一日三餐日常,其中速冻饺子、油条、馅饼、牛肉较为常见,也不乏酸菜鱼、水煮牛肉等速冻菜肴的身影。

 

家庭规模小型化、独居人口成为普遍社会现象的背景下,速冻食品“小分量”“长保质期”“便于囤货”的优势逐步显现,契合年轻人“懒人经济”“一人食”的饮食消费习惯,再次成为食品圈的焦点,从曾经的“季节性”食品品类,走向刚需。

 

老牌:餐饮零售化是必争之地

 

水大鱼大——谈及目前对国内冷冻食品行业的看法,有行业人士提到这四个字。

 

“速冻食品本身是随着餐饮消费需求便利化而快速成长的行业,加上疫情反复与持续对速冻食品的推动,是速冻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普遍良好的主要原因。”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速冻食品行业是饮食便利化之下蓬勃发展而又进入门槛较低、竞争激烈的行业,因此虽然市场前景看好、市场空间较大,但会快速形成集中度较高的寡头竞争、平均毛利较低的行业态势与格局。

 

有业内人士同样指出“速冻食品目前的竞争主要在于品牌与价格,由于同质化程度高,个人看来,竞争优势在供应链能力和成本控制上;无论是对老牌还是新入局者,新品类的开发还存在机会。”

 

面对激烈的竞争格局,新老玩家都在试图从红海中找到蓝海,“拥抱零售”是不少品牌现阶段“突围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最优解。

 

今年速冻食品上市企业的三季报中,“速冻食品第一股”安井食品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0.96亿元,同比增长35.9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30.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12.25%。”

 

在安井食品还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与行业相关的定期经营数据公告中,红碗社记者注意到,新增的“菜肴制品”增速迅猛,同比增长126.15%,营收91823.79万元;从销售模式上看,前三季度,电商收入增长速度最快,增长了210.88%。其次是特通,增长了75.95%。相对来说,传统商超仅增长了4.74%。

 

安井食品表示,“公司主动顺应消费习惯变化趋势,持续在平台电商、前置仓电商、商超 O2O及兴趣电商等多方面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加之原基数本就不高。菜肴制品长势不错,则得益于蛋饺系列、虾滑系列、公司子品牌‘冻品先生’产品增量及控股子公司新宏业食品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增量。”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1月8日,厦门安井冻品先生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定位餐厨食材,作为安井食品食材新零售品牌。

 

安井食品董事长刘鸣鸣曾公开表示看好速冻菜肴方向,提出“速冻食品真正发力应该是在家庭和餐饮两个赛道。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疫情之后,无论是居家做菜要求快速便捷,还是餐饮连锁出于出品快、品质稳定、成本可控等考虑,都对速冻菜肴有着巨大的需求,它比速冻米面和火锅料加起来的行业规模都会大。”

 

 

成立“冻品先生”子品牌,一方面是考虑到若专做火锅食材,消费场景、频次有限;另一方面是冻品先生本身有食材产品、半成品,“‘冻品先生’的火锅食材、预制菜+‘安井‘火锅料、面米制品,可以匹配正在迅速爆发的家庭消费需求。”

 

在冻品先生品牌天猫旗舰店内,有火锅食材、海鲜水产、快手菜专区、休闲小吃等食品品类,其中销量最高的是半成品菜“金汤酸菜鱼”,单月销量1万+。

 

坐拥渠道、研发物流等天然优势,不少老牌速冻企业和安井食品相似,纷纷推出速冻菜肴产品,寻求品类突破,以扩大竞争优势。譬如,三全食品推出的“一碗饭”系列,包含鱼香肉丝、红烧牛肉、咖喱鸡丁、梅菜扣肉等大众餐桌熟食的菜品;正大食品推出以“中华菜系列”为代表的预制方便菜肴,其中的红烧肉、腐乳肉、梅菜扣肉等简单加热即可出餐;双汇推出预制菜品则针对终端餐饮、自加热食品等渠道进行售卖,产品采用低温杀菌、冷冻/常温储存,包括麻辣牛腩、卤牛腩丁等菜品。

 

速冻菜肴、预制菜无疑成为速冻行业,乃至整个餐饮行业在新时代所探寻到的“达尔文雀”。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未来六到七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长期看有望达到3万亿以上规模。

 

新牌:精耕预制菜是破圈之道

 

行业人士伍岱麒分析,“冷冻食品行业老牌盘踞,新入局者机会在于品类创新。做预制菜的精耕,从品类到口味提高质量水平。”

 

今年5月成立,8月获得青山资本千万级独家投资的叮叮袋,选择微波速冻食品这一细分品类,瞄准18-30岁的“懒人群体”,尤其是资深中产、新锐白领和品质辣妈,推出微波免煮螺蛳粉、微波免煮意面、冷冻速食方便米饭等多个SKU,覆盖微波即食的一人食场景。

 

作为行业新人,创始人张翔提出“伴随着消费逐渐升级、便利性的高需求,食品工业化、科技化的助推,半成品已满足不了未来需求,成品一定是大势所趋。可以满足消费者不用洗碗、不需再加工、开袋即食、口感极致还原的微波速食就是我要做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袋子解决所有吃饭问题’。”

 

同样选择撕开速冻行业新细分赛道的,还有新锐品牌“素坊”。“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解决健康轻食人群便捷吃蔬菜的问题。”品牌创始人张良在接受红碗社采访时介绍,素坊致力为消费者提供“免清洗、免切、保存时间更长、营养价值不流失”的素食产品,团队共推出西蓝花、秋葵、菠菜等十余款原材料型速冻蔬菜,及花菜饭、时蔬麻辣烫等半成品轻食代餐素食产品。“现复购率达30%。”

 

前两天因为一道“蘸水羊肉”又登上热搜的“网红”预制菜品牌“老饭骨”,在品类创新上定位为较高端的“国宴家享”,致力将国宴菜带上寻常家庭的餐桌,使家庭可在10分钟内,做出一道国宴大餐,其推出的“狮子头”“佛跳墙”“秘制酱肘子”等菜品受到消费者喜爱;同时,品牌创始人胡立文介绍,品牌还凭借“内容电商运营”这一独特优势沉淀粉丝,实现商业变现。

 

天眼查发布的“年味”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中国有超过6.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梅花创投、高瓴创投、创新工场、梅花创投、番茄资本、元气森林等知名机构纷纷布局赛道。

 

 

“在这个赛道,我们秉持长期主义,一步步脚踏实地。今年花重金在建设新的工厂,投产后大概能有4万到5万吨,应该是华东目前最大的预制菜工厂,支撑我们的产品持续研发创新。对于预制菜赛道的竞争,能不能把菜品做好吃,供应链玩不玩的透,还是核心问题。”麦子妈创始人翁博成在接受红碗社采访时表达对处在“爆发前夜”市场的态度。

 

采访中,有投资人也向红碗社强调,“在中国,食不厌精的舌尖追求永远都在,如何在速冻方式上提升食品的色、香、味、养水平,是行业食品生产商永久的课题。”

 

 

用人、管理、营销有烦恼?创业锦囊有妙招!欢迎评论、点赞、转发,为您的事业添砖加瓦~

# 锦囊
举报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暧昧的年代
喜忧参半
2021-11-18 14:57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