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美食研究社

2021-05-20 12:33

88397 0 0

入夏,节气上以立夏作为标准,气象上是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度以上为鉴定标准。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但对于阿拉上海人来说,真正的夏天,不是8424西瓜,不是盐水棒冰,而是糟货上桌的时间,讲真,以这个作为入夏标准真毫不夸张

每年天气一热起来,上海人的家里饭桌上总会自动出现各种糟菜,荤的、素的、冷的、热的…就连小龙虾都加入的糟菜的行列。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现在餐饮界刮起了一阵无“醉”不欢的风,真可谓是入口之物,皆可糟之,今夏的第一口你吃了吗?


糟菜始于先秦?

糟菜与中国的饮酒文化脱不开关系,而中国人饮酒则更重“礼”这个字,《礼记·内则》就曾把酒分为稻醴、清糟诸类。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未清而带着渣滓的酒,或是清出的渣滓都可以称之为糟,糟是制酒后的废弃物,却可以用来烹制美食,物尽其用,也是中国人一大发明

而食用糟菜还得从先秦说起,最早的书面记载于两千多年前的《楚辞》,其中的“露鸡”也被解释为“卤鸡”。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有自制糟肉、糟鸡、糟鲞的记载,连蔬菜都会拿来糟一糟,吃的就是那股糟香!

在人们印象中,似乎南方多糟食,而北方则很少,其实是误解,鲁菜最擅用香糟,鸡鸭鱼肉用糟制者不下二三十种,但最喜这口的地方,不得不提上海了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上海糟菜大王?

糟菜在上海和江浙等地普及的原因,和当地夏季闷热有关,人们食欲不佳,尤厌油腻厚昧,于是糟食便成了佐饭、佐粥的佳肴。

上海人爱吃“醉”的食品,也就是用黄酒炝制,如“醉虾”、“醉蟹”和“黄泥螺”等,在上海,敢拍着胸脯说自家糟醉制品第一的,除了邵万生大概也没别家了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邵万生的糟醉制作工艺始于清朝,醉蟹、醉香鸡、糟青鱼,尤其是金字招牌“糟黄泥螺”,吃起来温和甜润、唇齿留香。

有句老话:“春意盎然尝银蚶,夏日炎炎食泥螺”,一到夏天,邵万生门口的糟货柜台前便是里三层外三层,大多都是冲着“糟黄泥螺”而来!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糟醉也是非遗?

在糟菜界,黄泥螺、蟹糊、醉鱼、醉香鸡,这些都是上海人喜欢的,其中人气最旺的还数这黄泥螺

邵万生每年阴历四月就开始采购泥螺,泥螺个头大,肉厚味鲜,颗粒饱满,所以邵万生的糟黄泥螺个头大、肉质厚。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糟醉的醉卤也大有来头,选用的是绍兴3年以上的花雕酒和广橘的陈皮,醉出来的黄泥螺鲜味更重,且不发苦。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不仅处理得非常干净,连汤汁也十分清澈,飘着淡淡的酒香味,非常开胃,由于糟醉的制作过程中不添加防腐剂,新鲜的尝味期限只有半个多月。

这么“糟”的菜,为何能大受江浙沪的喜爱?

邵万生糟醉加工工艺现在已经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创始于1852年的中华老字号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更多年轻人也爱上的传统美食,这个代代相传的美味,将被如此传承下去。

本文转载自:食路膳道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