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 2
分享

米袋中的虫子,多数都是从米粒中“出来”的,可能每粒米中都有

这个是认证

斌斌酱科普 go

2021-11-29 00:05

85633 2 2

你有没有发现,一袋密封的米放得太久后会有意外收获,并不是米变多变少了,也不是米发霉变质了,而是米中混入了奇奇怪怪的小虫子,有白色的,有黄色的,但更多是黑色的。

也许你很纳闷,这袋米明明是密封得好好的,怎么会有小虫子呢!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这些虫子是入侵者,它们污染了大米,只能忍痛把这袋大米扔掉了。

其实,这些虫子是从大米里边“长”出来的,在没发现它们之前,它们在大米内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自家有稻谷的小伙们可能知道,上了年限的粮仓,不光是米,就连谷穗上都可能发现。这些虫子体型很小,成虫一般在2.5~4毫米,但是它们长长的口器就占了1毫米,就像大象的长鼻子一样,因此这种虫子的学名相当霸气——米象。

当我们发现黑色的米象在爬行时,以为它很厉害,其实它是人畜无害,一点杀伤力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毒性,吃了就权当“补身体”。如果把它们放在太暖和的手心上,它们还可以装死。

别看一丁点大,它们可是超级能生,一只雌性米象单次就能产下300~500枚虫卵,如果发现一袋米中有米象活动,不出一个季节,可能每粒米中都被米象攻占了。

其实,不光是大米,在玉米、小麦、面粉等粮食中,在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上,在花花草草、棉织物等地方,都可能发现它们栖息的身影,因为它们食谱广,还会飞,只不过常见于大米罢了。

问题来了,它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的粮食中?

米象,是1763年由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发现的新物种,在研究它时,这种虫居然存在4个阶段的发育模式,分别为卵、幼虫、蛹和成虫。

且前三个阶段都在“封闭”的米粒中进行,卵在7天左右孵化出幼虫,幼虫从内向外啃食米粒,30天左右再化为蛹,蛹在7~10天破茧成虫,待羽翼丰满后,“破米而出”,又一边进食一边造下一代。

根据地理位置不同,从北方逐渐往南方,一只雌虫在一年内可繁殖1~7次不等,如果温度低于15℃时,它们就潜伏在米粒中越冬了,等温度升高后再出来为非作歹。

米象可是名副其实的外来物种,原产地是在印度、马来西亚一带,随着粮食贸易,它们免费畅游了全世界。

别看米象在我们的粮食中,过着衣食无忧,畅游世界的生活,其实这是它们辛勤付出后的结果。它们不光对成熟的粮食感兴趣,它们还对禾苗情有独钟。

在禾苗发芽时,米象就在上边吃禾苗叶子,边吃边产卵,虫卵滑落到禾苗根部,就以这里为家,在成虫羽化之前,都在这里大快朵颐。

随着稻谷成熟了,米象就将虫卵生产在谷穗上,一些厉害的角色,它们会使用长长的口器,将每粒谷穗戳一个洞,然后把虫卵产在里边,然后再用黏液把洞口封住。

种马计划正式开始,当把稻壳去掉,再经过晾晒、消毒、烘干等程序,米粒就出来了。这期间,会杀死部分米象卵或幼虫,顽强地就潜伏下来了,温度低于15℃时,就安心睡觉,温度高于15℃时,就起来走两下,对付两口继续睡。当温度高于30℃时,不得了,开始大口大口地进食,不久之后,成虫(米象)就出来了。

米象深谙为人父母的艰辛,尤其是雌虫,它把后代的养育问题都想好了。它会在米粒上钻一个洞,然后在里边产下一枚卵,之后再分泌胶状物质把洞口封住。

一只雌虫在产卵期间,会找300~500粒米粒产卵,有时它也掌握不住火候,可能这粒米已经产过卵了,当溜达一圈后,懵了,又来一次。

如果一粒米中有2枚及2枚以上的卵的话,那这位米象妈妈可害苦它的“卵宝宝”了。

主要还是由于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卵到达幼虫之后,它们都生活在一粒米中,这些幼虫会互相看不顺眼,都会趁对方不备时,冲上去就乱咬。成功者上位,失败者沦为盘中餐,一个米粒中只有一只幼虫。

米象把弱肉强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光体现在同类之中的残杀,当遇到天敌时,更离谱。

其它动物面对天敌时,大多时候均为同仇敌忾,而米象是互相陷害。它们的天敌是跳蛛,一旦遇到了就倒地装死,也不释放信号告诉同伴,而是将敌人的火力和注意力,成功转移到其它同伴身上。

其它小伙伴正美滋滋地用餐时,没想到被跳蛛一把擒获。当跳蛛吃饱离开后,装死的米象才恢复过来,长吁一口气,幸好吃的不是我。米象天性凉薄,六亲不认,服气。

所以,米粒中的米象来源就迎刃而解了,从稻谷收割就开始了,当然了,后期储存不当,密封不严,都可能让一些急需“安家”的米象有机可趁。

因此,到了后期,一袋米中每粒米都可能有它们的虫卵,当你把米饭蒸熟后,一口下去几十上百枚,味道好极了,放心,经过高温蒸煮后,没毒。

正因为它的破坏力惊人,很多国家在进口粮食时,都会把米象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国家,本来粮食产量就低,届时还要对付米象,头大。

如果在我们家里发现了米象的踪迹,那可要上心了。为了不影响吃米饭,还是要想办法收拾它一下。

比如抓住它低温不能生活的习性,把大米放进冰箱里冷冻一天,一般情况下,从卵到成虫的四个阶段,都会被全部冻死。

毕竟大米也不能一直冷冻着,若是受潮滋生霉菌就得不偿失了,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将冷冻后的大米,赶紧密封保存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一直放着也不是长久之计,抓紧吃掉才是上策。

再比如,处理过的大米,采用真空包装的形式储存。大家在超市买的袋装米,很多都是真空包装的,也有对应的保质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米象入侵。最好在保质期前吃完,不然过了期限,就可能被米象侵蚀了。

还比如,米象不喜欢刺激性气味,这时我们可以在开封的米袋中放入花椒、麻椒、大蒜、洋葱等刺激性物品。当然了,需要综合自家口味酌情投放,不然蒸煮后的大米,一股大蒜味或花椒味,估计这米饭谁也不爱了。

一些不讲究的人,也可以把米拿出来晒一晒,这样也能驱赶米象,不过暴晒过后的大米,在口感和营养上就不敢苟同了。

以我的经验来看,既然食用了有“米象”的大米后没事,最好少折腾。我们只需要在淘米的时候,把成年米象捉走,把只剩外壳的米粒过滤掉就行了(利用水的张力可以把只剩外壳的米粒浮上水面)。

米吃不完要长虫,我们单次少买不就行了吗?

那么,你们有切实有效的米虫处理方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 米象
# 科普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2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这个是认证
猫友1424513
讨厌虫
2021-11-29 20:48
0
0
这个是认证
天涯共比邻
大米扔掉了
2021-11-29 12:25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