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陕西临潼零口北牛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快递

2021-10-21 08:17

33689 0 0

陕西临潼零口北牛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2006年03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局

为配合西(安)延(安)铁路复线扩能工程临潼何寨至零口火车站铁路建设项目,本着坚持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两利方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组织人员对此段工程进行考古调査,发现该线路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北牛遗址,随后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现简报如下。

一、遗址概况

北牛遗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北牛村,是1963年文物普査时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北牛遗址地处渭河以南的二级台地前缘地带,东临零河,西依戏河,南有陇海铁路与同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零口遗址、崖赵遗址、西段遗址连成一线,与之相距约2公里左右。整个遗址区东西长约500、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20万平方米左右。遗址西区被自然村落及北牛小学覆压,东边为一宽约100、深约5米的自然沟壑,遗址北部是早年当地农民取土形成的断崖,遗址南部因取土破坏已荡然无存(图一)。遗址周围各个断面均暴露有灰土层、灰土坑,遗址地面散见有少量灰陶、红陶残片。

二、地层堆积与文化遗迹

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及时进入工地现场,为初步了解遗址文化内淄,我们在扩能工程线路东侧遗址范围内原砖厂取土区开挖30x2米东西向探沟一条(图二,2),并在调査勘探的基础上,在施工范围内布方5处,其中10x10米探方2处(T2、T3);7x7米探方3处(Tl、T4、T5)。经发掘共发现房址7处(F1-F7),陶窑1处(Y1),灰坑12处(Hl-H12),窖穴1处。

(一) 地层堆积因早年平整土地,现地表比原始地表低1.5~2米。探沟和探方虽不在一线,但地层堆积较为一致,地层堆积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耕土层,厚约0.20-0.35米,土质松软,结构松散,土色灰黄,夹杂木炭颗粒、草木灰星,有大量植物根系及近代瓷片、砖块、现代瓦片及古代陶片。

第二层:扰土层,厚约0.70-1.10米,土质较硬,土色黄褐,夹杂有大量陶器残片,及新石器时代遗物、石块、料硅石等。

第三层:文化层,堆积厚薄不一,厚度0.50-2.80米,土质疏松,土色灰褐,内含大量灰土及少量红烧土残块,草木灰、灰陶、红陶器物残片、石器、骨器及少量彩陶残片。

第四层:生土层,土质纯净,土色浅黄。

(二) 出土遗迹有房址、陶窑、灰坑、窖穴。

1.房址

7座(F1-F7)。有圆形长方形两种,均遭破坏。

F1位于TG东部耕土层下,因破坏严重,仅残存一处灶坑,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0,74、东西宽0.60-0.70米。灶坑烧结面厚约0.04米,夹杂有少量灰陶碎片。灶坑四周有散乱的白灰草拌泥残片。F1范围不清(图二)。

F2开口于耕土层下,叠压于F1之上,因扰土层破坏,仅残存厚约0.10-0.015米的白灰居住地面,其下为厚约0.01米的草拌泥层。地面上有坍塌的房屋墙面,也为白灰涂抹。F2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2.35、南北1.70米。北部有自室内地面向上卷起的白灰墙面,断续残存约长0.90、残高0.05、白灰层厚0.003米。灶坑位于F2南面,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0.70、南北0.20米,灶面微鼓。灶坑内红烧土厚约0.40米,较坚硬。F2门道位置不清。

F3位于T1之内,平面呈圆形,距现地表0.60、直径约5.25米。F3仅残存厚约0.005~0.01米的白灰居住面,抹在厚约0.005米的草拌泥之上,质坚硬。位于,房址中部的灶坑圆形灶面高出居住面0.05、径1.10、灶深0.10米,土色红褐,质坚硬。F3南面距灶0.80米处有一径约1.0米的圆形台面,高于地面0.05米,经过拍打。门道位置不清。F3东南地面斜置一灰陶罐,口沿与地面平。F3叠压于F4之上。

F4平面略呈长方形,西边凸出,西北角残。F4长4.80、宽3.50、白灰居住面厚0.012-0.015米,其下草拌泥厚0.007米。F4东面有自室内地面向上卷起的白灰,残存墙面,长1.23、高0.05、壁厚0.003-0.006米。墙壁与地面近直角。F4西南及北侧中部居住面各有一径约0.20米的圆形柱窝,深0.15米,底平,填土疏松,色灰褐。F4东北角外有卵石及青石块,东南有灰色陶罐残片,与F3发现陶罐为同一器物。直径1.15的圆形灶坑有上宽0.005、下宽0.02米的带状白灰面环绕灶坑内圈周壁,略低于灶外沿。灶坑烧结面略高于F4居住面。灶坑深0.10米,底部较平,径0.98米,白灰抹就,较薄。灶内填土为红烧土,夹有泥质灰陶残片,较为集中。F4南边连续拐角,呈“凸”形,距两次内凹的西边1.10、距东壁1.60、伸出长1.30、宽0.20米一块地面,疑为门道位置。F4东北角呈圆角,其外偏北0.13米处有一长0.09、宽0.07、厚约0.04米的平底卵石;其外0.23米处有一小块长0.06、宽0.05、厚约0.04米的青石块,上、下面平整。F4叠压于F5之上。

F5从残存白灰地面判断为圆角长方形,南北长4.00、宽3.20米。白灰居住面覆于草拌泥之上,厚0.006-0.012米不等。灶坑偏北,径1.05米、外沿高于内沿0.005、灶壁厚0.035米,呈环带状。灶呈盆状,直壁下部内收,深0.18米,底较平坦,径0.90米。内为烧结土块。F5门道位置不清。F5西南地面外有一半月状烧结面,长1.50、宽0.50米。地面南约0.80米处有径约0.25米的圆形砂石块埋于地下,高出地面0.04米。地面北有长径0.18米的椭圆形柱窝,深0.15米;西南有径0.18、深0.60米的圆形柱窝,内填大量碎石子及泥质灰陶残片(图三)。

F6位于T2之内,残存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3.00、南北1.90、残深0.6米,踩踏面厚约0.05米,西侧略高。最西残存东西0.20米、南北0.36、高0.14米一踩踏台阶,为门道位置。灶坑平面呈椭圆形,东西1.00、南北0.70、深0.16米,其内烧土厚0.05-0.08米。房底地面自西向东呈缓坡状,近南壁地面有径0.17、深0.14米柱窝,填土松软,色灰,夹杂有素面泥质灰陶碎片。F6东与椭圆形袋状灰坑(H9)相连(图四)。

F7位于T4之内,从散乱堆积的白灰地面看应为房址。平面呈长方形,残长4.20、宽2.00米,其它迹象不明。

2.陶窑

陶窑位于T3内,Y1平面呈“8”字型,由火膛、火道、窑室组成,通长2.26、宽0.96~1.44米。火膛上部已遭破坏,现深0.98米,弧壁凹凸不平,壁面为厚0.04-0.06米的红、青灰色烧结土层。西壁高于底0.20米处开有洞龛两个,形状不规则。其一口径0.2~0.48、高0.22-0.42,深0.46米,走向西北;另一龛口径0.08~0.12、高0.15~0.20、深0.22米,走向西。壁面均因长期烧烤呈青灰色,厚约0.03米,填土疏松,土色灰褐。距火膛底部0.5米处斜向通入窑算下部两主干火道,与9条支火道相通。烟道破坏无存。窑室平面呈圆形,直径1.28、残高0.05-0.5,壁厚0.08米,内有草泥。窑尊下有火道、火眼(图五)。

3.窖穴

窖穴位于TG西侧20米处,北部因取土破坏仅存半边(图二,1),残高1.40米。窖穴圆形坑口,顶距现地表深1.55米。底部平面呈圆形,径2.80米,四周弧壁经火烧烤,烧土厚0.03-0.05米不等。底为红烧土地面,厚约0.15米,土质坚硬。坑穴内堆积层为淤积土,土色微黄,西南地面近壁处有较大卵石六块及带烟食鬲足残片。窖底正中为一袋状灰坑,口径0.60、底径1.00、深1.20米,灰坑内填土松散,土色灰褐,包涵物较少,底平坦。

4.灰坑

灰坑共发现12处(H1~H12),据开口部位形状分为长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H1位于TG西部,仅为半个灰坑,南侧叠压于TG南壁之下,平面椭圆形。坑口长径2.40、短径1.00、深1.40米。H1周壁筒状、较直。坑底较平,北略高于南。H1西部被H7打破。出土有红、灰陶片、砺石等。器型有盆、钵、陶环、纺轮、尖底瓶等。

H2亦为半个灰坑,平面近似椭圆形,口径长轴1.90、短轴0.90、深2.60、底径2.10米。H2口略小,形似桶状,周壁平直。

H3开口南北边缘均被压于探沟两侧壁之下,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0.60-2.20、南北0.40~2.00、深0.60-0.90米。H3口小底大,四周不整,底凹凸不平。

H4南半部被探沟南壁所压,平面为半圆形。东西长1.60、南北0.60、深0.70米。口小底大,略呈袋状。填M土分两层,上层深灰色土,土质松散,下层浅灰色,夹有草木灰和红烧土。四周弧壁光整,底平整坚硬。

H5不完整,平面呈条带状。东西1.75、南北1.25米,口大底小呈盆状,底较平,东西1.60、南北1.20;深0.20米。出土有夹砂红陶罐,填土较硬,含有红烧土块及草拌泥块。

H6平面形状不规则,长1.70、宽1.16、深0.30、底径1.40米。坑壁不整,坑底微孤呈锅底状。填土松散,土色浅灰,夹有少量木炭屑。

H7西、北两边被探沟两壁所压,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东西0.90~1.40、南北0.80、深1.72米。周壁平直,底部平坦,其东南角打破H1。

H8位于T2内,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5.20、 东西最宽处1.60、深1.60米,底部呈锅底状,壁面外弧,凹凸不平。上层土色浅灰,土质松软,厚0.50米,出土有器盖、石刀、陶盆、陶聲残片、石镣、陶槽等。下层土色灰褐,厚约1.50米,出土陶器有盆、陶钵、尖底瓶、陶环等残片及部分彩陶片;石器有石斧、石刀等;骨器有骨镰、骨锥(图六)。

H9位于T2内F6之东端,为F6室内袋状灰坑。平面呈椭圆形,底较平。口径东西长1.00、宽0.60米,底径东西1.20、宽0.70、深0.60米。出土有盆、钵、罐、尖底瓶及彩陶残片(图四)。

H10位于T3内,平面长方形,东临陶窑。长1.90、宽1.20、深1.28米。四壁平直,底部平坦(图七)。

H11位于T3内,平面不规则梯形,长边2.20、 短边1.15、宽2.26、深1.80米。弧壁平整,底较平。出土有红灰陶片、陶环及少量石器(图七)。

H12 位于T5内,平面近似长方形,南北4.4、东西2.35、深1.72米。四壁较直,底平。

三、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陶器、石器、骨器三大类。

(一)陶器

出土遗物中陶器占绝大部分,多为生活用器残片,如口沿、器耳、器底、器盖、鑿手等。制作手法以泥条盘筑为主,多数器物口沿及腹部经慢轮修整。红陶稍多于灰陶,其它胎色少见。纹饰多绳纹,划纹次之,并有少量附加堆纹、蓝纹、方格纹、戳刺纹、弦纹等。部分陶器表面磨光,彩陶占一定比例,多为泥质红陶黑彩,个别泥质灰陶口沿饰黑彩。

陶盆均为泥质陶,红陶较多,灰陶次之。据口沿及腹部特征分为十三式:

I式:5件。标本H12②:8,残长9.2厘米,标本F6:10,残长9.6厘米。皆敛口,折沿,卷唇,深腹。沿施柳叶纹,窄条带纹黑彩;腹施弧线三角黑彩(图八,1、2)标本H12②:12,残长9.2厘米,标本H3:l,残长12.8厘米,皆敛口,折沿,尖唇,深孤腹。沿、腹饰勾叶、圆点纹黑彩,(图八,6、9)。标本H12②:4,敛口,折沿,尖圆唇。弧腹,沿施平行弧带纹(图八,4)残长5.2厘米。

II式:标本H6:12,侈口,宽平沿外折,圆唇加厚,满施黑彩一周。腹饰弧线几何纹黑彩,残长6.6厘米(图八,3)。

III式:标本H6:14,直口,尖圆唇,宽折沿,深斜腹。唇沿及腹施有黑彩,残长5厘米(图八,5)。

IV式:标本H4:4,敞口,折沿,尖圆唇,浅腹。唇沿及腹施勾叶圆点纹,残长8.4厘米(图八,7)

V式:标本H1:28,敞口微敛,折沿,唇内折呈尖棱。唇沿施条纹及弧线三角纹黑彩,腹施圆点,弧线三角纹黑彩,残宽3.2,残高5.6厘米(图八,8)。

VI式:F6:24,侈口,卷沿,圆唇,深腹。沿多半施一周黑彩。腹近沿处琢钻一孔,腹施孤线、圆点纹,残长12.6厘米(图九,9)

VII式:2件,标本H6:15,敞口微敛,卷沿,圆唇,唇沿加厚,满施黑彩,残长5.4厘米(图九,2)。T2②:1,敞口微敛,卷唇外圆棱,孤腹;腹沿施条带状黑彩,残长8.8厘米(图九,4)

VIII式:2件,敛口,圆唇,内折沿,浅斜腹,素面。标本Tl:8,口沿饰浅凹槽一道,内有线纹。口径36厘米(图一O,5)TG釆:5,唇沿加厚,肩有一周凸棱,内沿抹光,残长10.8厘米(图一0,8)

IX式:标本H9:30,敛口,折沿,圆唇,浅鼓腹。沿施黑色彩带,腹饰叶纹黑彩。口径34厘米(图一O,1)。

X式:标本H6:6,敛口,唇沿在腹壁上部外凸加厚,形成自然口沿,沿、腹浑然一体,残长4丿里米(图一O,10)

XI式:标本T3②:1,敞口,折沿,圆唇,浅腹。口径34厘米(图一O,9)

XII式:标本T12②:6,敞口,平沿外折,尖圆唇,弧腹。口径32厘米(图一O,7)

XIII式:标本H12:5,敞口微敛,宽平折沿,圆唇,弧腹,素面。残宽6.2、残高4.8厘米(图一O,6)

另外,标本Hl:42为一彩陶盆残片,饰圆点纹、弧线三角纹黑彩;残长6厘米(图九,1)

陶钵均为泥质红陶,多为素面,亦有彩陶。其黑彩多施于口沿及钵上腹部。据口部及腹部特征分三式:

I式:敛口,圆唇,浅鼓腹。标本H9:5,口微敛,素面。口径23.6厘米(图一O,3);标本上腹陶色深红,下腹色较浅。口沿及腹中部施细带状黑彩。口径34、残高5.8厘米(图九,7);标本H1:44,仅口沿施黑彩一周。径35.6厘米(图九,8)

II式:标本T1①:5,直口,尖唇,深腹。腹壁有钻孔,单面钻,孔径1.0厘米,器物残长8厘米(图一O,4)

III式:敛口,弧腹。H8②:28,平唇,胎质内灰外红,口沿外加厚,内沿微凸(图一0,2)。标本TG采:7,腹饰直线纹和几何纹黑彩(图九,6)。

另外,标本H9:8为一彩陶钵残片,饰弧线几何纹(图九,3),残长11.6厘米。

陶罐数量较多,有泥质陶和夹砂陶。据口沿、肩、腹部特征分为十一式。

I式:标本F3:l,泥质灰陶。口残,微敛,高领饰数道弦纹,折肩,鼓腹,小平底。肩腹交接处凸棱明显,折肩下满饰蓝纹。通高40、口径11.5、腹径29、底径11.5厘米(图一一,4)

II式:标本H8②:21,泥质灰陶。喇叭口,斜沿,尖圆唇。口沿里外涂有黑彩,领有轮修痕迹。口径5厘米(图——,7)

III式:标本Tl:l,夹砂红褐陶。敛口,沿内侧微凹,外侧凹槽宽直,鼓肩戳划纹一周,下饰绳纹及圆泥小饼,残长12.4厘米(图一一,2)

IV式:标本H2:43,泥质红陶。侈口,平沿,圆唇,溜肩饰有斜向交叉细线纹。残存口沿

2.4厘米(图一一,8)

V式:标本Hl:2,泥质褐陶。宽平沿内折,尖唇,直腹微弧,残长10厘米(图一一,10)

VI式:标本H9:20,泥质红陶。侈口,圆唇,斜沿。颈部凸棱较粗,肩饰平行凹弦纹残长5.4厘米(图一一,12)

VII式:标本T3②:9,泥质红陶。敛口,宽平沿,卷唇、鼓肩。内壁与唇沿成月牙形空腔,残长7.6厘米(图一一,9)

VIII式:标本3件。侈口,斜沿,束颈,溜肩,鼓腹。标本H8①:36,夹砂灰陶,方唇上有凹槽一道。腹饰绳纹,残长8厘米(图一一,6)。标本H10U0,腹饰方格纹,残宽8.8、残高10厘米(图一一,3)。标本H10:15泥质灰陶,素面。口沿有轮修痕迹。残高9.0、口径9.6、腹径10.6厘米(图一一,1)。

IX式:标本TG采:12,泥质红陶。敛口,圆沿,卷唇,鼓肩满饰密集凸弦纹,残长12厘米(图——,11)

X式:标本H6:11,泥质红陶。敛口,折沿,卷唇,鼓肩。唇施黑彩一周。口径31.8厘米(图八,10)

XI式:标本Tl:6夹砂褐陶。敛口,折沿,平唇。唇下弦纹凸出,腹较直,饰斜向细绳纹,残长18厘米(图一一,5)

罐耳8件。均为宽扁泥条捏制,,外附于器身。标本H8①:27,泥质灰陶,带口沿残片。束颈处饰细弦纹一道,残高10.8厘米(图一二,2)标本H8①:2,夹砂灰陶,耳面上下部有戳刺纹,残高8.4厘米(图一二,1)。标本H10:11,泥质灰陶,素面,颈饰平行凹弦纹,残高5.6厘米(图一二,6)。标本H10:4,夹砂灰陶,饰绳纹,上部有圆饼状泥突(图一二,7),残高6.8厘米。标本H10:17,夹砂灰陶。素面附带口沿,有锯齿状花边,肩饰细绳纹,残高7.6厘米(图一二,3)标本T3①:5,泥质灰陶,残。上部与器身连接处扁平下凹,上半部饰横向平行线纹,两侧附加堆纹泥饼,下半部饰交叉细线纹。宽9、残长5.4厘米(图一二,5)。标本T3①:3,夹砂灰陶,残。下部戳刺下挑呈齿状,上部V型凹槽。宽7.2、残高5.5厘米(图一二,8)标本F3:3,夹砂灰陶。似为一陶舉耳部残片,拱桥形,上部镰状刺纹。宽6.4、长7.2厘米(图一二,4)

尖底瓶均为泥质红陶,分为二式:

I式:标本Hl:46,圆口微敛,卷沿,平唇。自里向外缓斜坡状。唇沿处粘附一泥条做成的管状流与口相连。口沿与颈接痕明显,颈外撇,素

II式:5件。标本T3②:3,圆口微敛,重唇似双环重叠,平而斜倾,双唇间槽痕显著,颈外撇,饰杂乱线纹。口径1.6、残高4.6厘米(图一三,1)标本T3②:31,内唇较宽,沿棱较圆,唇部有刮抹痕迹。口径1.4、残高5厘米(图一三,5)标本H8②:3,仅存瓶口,径1.6厘米(图一三,,4)标本H12:9,沿棱尖圆,径2.2、残高6.2厘米(图一三,3)标本H1:36,唇部胎质加厚,内灰外红。径2.2、残高5.6厘米(图一三,2)。

尖底瓶底标本H9:2,泥质红陶。俯视圆形,正视三角形。泥条盘筑而成,胎质细密。饰细线纹,外饰网纹。残高9.0厘米(图一三,6)

器足2件,夹砂灰陶。标本T3①:19,扁圆锥状,饰竖绳纹,(图一四,2)□标本Y1:6,正视呈倒置梯形,足尖部附泥条,痕迹明显。饰竖绳纹(图一四,3)。

器盖分为三式。

I式:2件。夹砂灰陶。扁平圆饼状,桥形纽残。底部平整。标本H8①:25,周边有旋转状辐射纹。径12.8厘米(图一四,5)。标本H9:ll,沿四周凸起窄棱一周,锯齿状。径14.4、残高2.8厘米(图一四,6)

II式:标本H8①:34,圆锥状纽,残高4.0厘米。顶、颈连接处上宽平沿,下部筒状,近沿部外凸。素面磨光。径12厘米(图一四,4)

III式:标本H8①:16,纽如伞状,盖面微孤,纽盖连接处有沟槽。通体磨光,残高3.5厘米(图一四,1)。

罐底5件。标本H10:27,夹砂灰陶,平底,腹饰细绳纹。底径8.0、残高12.8厘米(图一五,5)标本T3①:4,夹砂褐陶,腹饰细线划纹,平底。径16.8厘米(图一五,7)。标本F7∶10,泥质灰陶,底薄壁厚,腹底接痕明显。底径6.0厘米(图一五,2)。标本T3①:8,泥质灰陶,残腹有慢轮修整的同心圆痕迹。平底,径4.6厘米(图一五,4)标本H10:18,夹砂红陶,圆底微凹,外有“八”字型细线刻划。径5.8厘米(图一五,1)。

鋬5件。多泥质红陶,边缘均呈齿轮状或按窝纹花边。标本Hl:7形如半月,宽2,6、残长6.0、厚,0.7厘米(图一五,3)。标本Hl:39,扁平半月状,长9.0、宽2.5、厚0.7厘米(图一五,6)标本T2:7,月牙状,下倾。长9.5、宽2.8、厚1.2厘米(图一五,8)。标本H9:29,半圆形,微下倾。径7.9、厚1.2厘米(图一五,10)。标本H9:17,夹砂红褐陶,鑿手扁棱处凸。残长7.0、宽1.8、厚0.9~1.5厘米(图一五,9)。

器物口沿分为四式

I式:标本H5:10,夹砂红褐陶。侈口平唇,折沿。沿内侧有浅凹槽,外侧有凸棱,深腹微弧,饰凸弦纹及斜向平行划纹(图一六,2),残长10,残高10厘米。

II式:标本H5:ll夹砂褐陶。直口,平唇,折沿有浅凹槽,沿外深凹槽,直腹饰细线纹,残长12.8厘米(图一六,4)。

III式:标本F7:4,夹砂灰陶。敛口,平唇斜折,直沿,深腹近沿处饰附加堆纹、凹弦纹、戳刺纹(图一六,1),残高8.4厘米。

IV式:标本H10:1,泥质灰陶。直口,平沿,方唇,直腹微内收。沿下外侧有凹槽,中间凸脊。沿、腹饰附加堆纹并齿纹、交叉划纹(图一六,3),残长13.6厘米。

豆标本H10:6、泥质灰陶,通体磨光。敞口,斜折沿,尖唇,柄粗短,与豆盘接痕明显,中部细线凹纹一周,下部残,呈喇叭口状。口径20.4、残高14.4厘米(图一六,ll)

陶垫2件。标本T3②:39,夹砂红陶。方形,一面素面,一面饰凸弦纹。长4.8、宽4.8、厚1.9厘米(图一六,6)标本H8②:15,泥质红陶。长方形,一面素面,一面饰不规整凸弦纹。长6.5、宽4.3、厚1.6厘米(图一六,5)

陶刀标本Tl:7,泥质红陶,残。系用陶片加工而成。中部穿孔,两面琢钻。其一长边及侧端均为单面刃。残长5.2、宽4.6厘米(图一六,9)。

陶槽标本H8①:11,泥质灰陶,长方体。外壁平整,内壁粗糙,内角抹为圆角。内底不平,纵向两孔自里向外钻琢。器底较厚,器壁较薄。长5.5、宽3.0、高3.3厘米(图一六,7)。

陶器残片2件。泥质灰陶。器壁薄厚不匀,相差较大。

标本H11①:11,上半部素面,下半部饰双线网格纹,残高3.8厘米(图一六,8)标本H9:60,上半部平行划纹二道,下半部双线网格纹,残长6.6厘米(图一六,10)

纺轮4件,分为两式。

I式:标本Yl:3,泥质灰陶。扁平圆形,一面磨光,中穿一孔,孔外周微凸,饰十字凹槽,槽中间起凸棱。直径3.8、孔径0.4、厚0.7厘米(图—t,3)

II式:3件,截面类圆锥状,底微内凹,中心管钻一孔。

标本:38,泥质灰陶。锥面斜直,斜向弦纹至底部边缘。上径1.8、底径5.3、孔径0.3、高3.1厘米,(图一七,1)。标本T3②:17,泥质红陶,素面光滑。上径1.8、底径5.2、孔径0.3、高2.5厘米(图一七,2)。标本T3②:30,泥质红陶,制作粗糙。底部圆饼状,沿边饰点状划纹。锥面微弧。上径2.2、底径5.0、孔径0.3、高2.9厘米(图—七,6)

陶拍2件,泥质灰陶。剖面呈三角形,拍底光滑平整,侧面较粗糙。标本H10:5平面呈梯形,指孔不规则锥状,长7.0、大端宽5.4,小端宽3.4、高4.0厘米(图一七,4)标本TG采:3,平面呈圆形,指孔不规则柱状。径6.0、高4.4厘米(图—七,5)

陶环11件,均泥质灰陶。据纹饰、形状不同分为四式。

I式:标本H7:21,剖面呈等腰三角形,外缘剖有两道凹槽。外径7.0厘米(图一八,3)

II式:4件,均残。外缘齿轮状。标本H8②:1,断面近似等边三角形,残长7.0厘米(图一八,10)标本H10:9,剖面椭圆形,残长6.5厘米(图一八,ll)标本F7:12,剖面等腰三角形,残长6.0厘米(图一八,9)标本F7:8,剖面呈椭圆形,残长7.3厘米(图一八「8)。

III式:标本H7:29,剖面呈等腰三角形,外缘乳突状。残长5.5厘米(图一八,2)。

Ⅳ式∶5件,素面磨光。标本H1∶31,剖面圭形,残长5.9厘米(图一八,6)。标本T3②∶12,剖面呈等边三角形,残长6.5厘米(图一八,5)。标本F7∶9 剖面呈等边三角形,外缘尖圆,外径5.0厘米(图一八,4)。标本TG采∶20,剖面呈椭圆形,外径5.3 厘米(图一八,7)。标本TG采∶33,剖面呈等边三角形,外径6.4厘米(图一八,1)。

(二)石、玉器

岩、石灰石、汉白玉等。主要器形有刀、斧、锛、铲、砺石等。

石刀可分为单孔石刀和双孔石刀。

I式:标本H8①:6,石灰石质,色青灰。弧背,单面刃反向。中部近背及刃各对琢穿孔一个,长9.3、宽4.4、厚0.4厘米(图一九,4)

II式:2件。标本H8②:29,砂岩石质,色灰褐,平面扁平长方形。直背微弧,一角残。双面直刃,中部近刃穿孔,有绳磨痕迹。长8.2、宽4.7、厚0.7厘米(图一九,8)。标本F6:5,石灰石质,色黑灰。平面长方形,自穿孔处残断。两侧平直,直背,孤刃两面磨制,较锋利,近刃处对钻穿孔。残长5.4、宽4.4厘米(图一九,6)。

石斧2件。

I式:标本F6:4,砂岩质,表皮光滑。平面长方形,双面弧刃两侧呈倒三角形,单面及两侧有斜向凹槽,似为系缚之用,长9.0、宽4.3厘米(图一九,3)

II式:标本T3②:2,石灰石质,细密坚实,色青灰。顶及一侧残断,弧形双面刃锋利无比,侧端呈倒三角形。通体磨制精细。残长8.0、宽3.6、最厚4.0厘米(图一九,2)。

石锛标本F6:2,石灰石质,表灰色。体呈扁平梯形,两侧及一面中部微凹,刃残微弧。长13.6、宽4-6.0,厚1.0厘米(图一九,9)

玉锛标本H8①:7,色微黄,有黑色杂质。

平面呈梯形,残。磨制精细。单面刃,较锋利。残长2.9、宽1.9-2.4.厚0.5厘米(图一九,7)。

玉铲标本H10:2,汉白玉质,色微黄。平面长方形。两侧呈三角形。一面磨制精细,一面较粗糙。弧刃薄,刃角残。残长4.1、宽4.6厘米(图一九,5)。

砺石2件。标本T3②:7,粗砂石质,色浅黄褐,残。侧端较平,两端边缘较薄,有浅凹磨槽。残长9.5、宽8.1厘米,(图一九,10)标本Hl:44,页岩,砂质较细,淡青色。形状不规则,四周残断,两面不平整。一面中部因使用形成微凹磨痕,残长7.5、宽7.1、厚1.5厘米(图一九,1) .

(三)骨器

出土较少,多磨制而成。多数加工精细,主要器形有锥、锛、铲、鹿角。

锥标本H8②:12,用动物骨骼残段磨制而成。制作粗糙,仅磨一侧形成锥尖,残长6.4厘米(图二O,6)。标本H8②:22,由动物牙齿磨制而成。上端残,锥端磨成锋利三棱状,制作较精细。残长5.4厘米(图二O,7)

镞均呈柳叶状,体扁平。标本H8②:14,铤残。锋剖面椭圆形,两侧磨制成尖。残长7.1、宽0.9 厘米(图二O,3)。标本H8②∶8,锋、铤分界不明显,铤呈圆柱状,残断,锋扁平菱形,刃较长,中有凸脊。残长7.9、宽0.9厘米(图二○,1)。标本H8②∶4锋、铤分界明显,两面磨制,锋中间起脊棱。残长9.4、铤长2.6、宽0.9厘米(图二O,2)。

骨铲 标本H12∶2,骨质细密,色微黄,磨制精细。体扁平,剖面椭圆形,上部残。刃双面磨制,中部有脊。残长7.0、宽0.8厘米(图二○,4)。

鹿角 标本H8②∶26,质细,色褐。形似树权,粗细不一,枝端残断,上有细小纵沟残高10.4厘米(图二〇,5)。

四、结语

此次发掘为非计划性发掘,地层关系已遭破坏,同时未发掘一件能够修复完整的陶器,对认识和确定北牛遗址的文化性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通过发掘,我们还是对北牛遗址的文化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

北牛遗址共发掘房址7处,灰坑12处,陶窑、窖穴各一处。房址F6时代较早,形制为椭圆形半地穴式,地面不平,有灶坑、柱窝及火烧痕迹。其余6座房址均为白灰地面,时代应晚于F6O灰坑多为不规则形,少数为袋状。陶窑较完整,与庙底沟二期陶窑形制大致相同。陶片多出于灰坑之中。

遗址岀土的陶片红陶多于灰陶,红陶以泥质红陶为主,加砂红陶较少。泥质红陶器多为尖底瓶、彩陶盆、敛口钵等,加砂红陶器多为陶罐。灰陶加砂多于泥质,多为生活用具类。制作手法为泥条盘筑,在器物口沿部分留有慢轮修整痕迹。彩陶占有相当大比例。纹饰以绳纹为主,细线划纹次之,另外还有蓝纹、戳刺纹、附加堆纹等。生产工具较少。石器主要有石斧、石刀、石镣。骨器多为骨镰、骨锥。还发现有少量的装饰品,均为陶环。

北牛遗址出土陶器中,II式尖底瓶T3②:31与泉护一期1段H205③:1七姜寨三期T81H134®均为重唇口沿尖底瓶,形制与纹饰皆相同。XI式盆T3②:1与泉护一期I段1BH1053:01®式盆形制相似;I式盆H12②:8、F6:10、HI2②:4、H12②:12与泉护一期I段IC卷唇盆H1078:542、H1078:867、H1053:02、H351:01、H1047:03形制基本相同@。陶盆多施黑色彩绘,图案主要为勾叶圆点、弧线三角纹等。其纹饰与泉护一期及姜寨三期彩陶纹饰基本相同,且多绘于器物口沿及上腹部。HI式陶钵TG釆:7与泉护一期I段H1055:01®>Hl:42与泉护一期H123:01®形制相近,纹饰相似。II式纺轮T3②:30与泉护一期I段9AH1055:89®形制、纹饰相同。另外,装饰品陶环I—IV式形制、纹饰亦同于泉护一期I段的3AH1055:954、3BH1120:893、3CH1115:953及H段的4CH1112:675、4BH1087:704®o

通过器物对比,不难发现,北牛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华县泉护村一期及姜寨三期文化内涵多有相近或相同之处,而华县泉护村一期及姜寨三期文化均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还应提及并注意的是,北牛遗址发现的房址除F6外均直接位于耕土层下,上层均遭破坏。同时,罐耳H10:11与姜寨五期X式T24H9:!®,器盖H9:ll与姜寨五期II式器盖ZHT15F134:9®、H8①:34与姜寨五期I式ZHT22③:1®基本相同。姜寨五期文化属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因此就不能排除北牛遗址存在龙山文化遗存的可能。但是,龙山文化常见的鬲、斝、盉等器物在北牛遗址中却少见;龙山文化的附加堆纹极具特色,而北牛遗址出土器物附加堆纹却极少;器物中的陶罐也不具晚期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此次北牛遗址的发掘,面积小,地层破坏严重,遗迹多残缺不全,既有早期亦有晚期:如F6房基距地表深1.6米,较其余6处都深,其余6处房基均在耕土层下,F6只有踩踏面,且不规整,其余6处均有白灰地面及草拌泥,形制规整,多为圆角长方形。F6具有早期文化特征,其余6处多具晚期(龙山文化)特征。器物无一完整,残片多出于灰坑,多为早期,亦有少量晩期混杂而出,即上层文化中有下层文化器物,未见打破叠压关系,无地层可言。因此,我们只能认为北牛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文化层中,大面积的灰土,少量的红烧土块,以及残缺不全的遗迹,早晚混杂而出的器物残片,给我们的断代与分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可以认为这是一处遭到严重破坏后废弃的遗址。龙山遗物很少,且无后期遗存。那么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种破坏呢?我们推测,造成这样严重地破坏,最大的可能只能是战争。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发掘:孙铁山高明韬 杜应丈张建锋 郭强等

绘 图:雷立智

照 相:孙铁山 张明惠

执 笔:杜应文 高明韬孙铁山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