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人体左右呼吸道初探

慧人使者

2021-07-24 21:19

26580 0 0

我是一位人脑探索的自体实验者,此文是自己30多年自我身体践行实验的结晶,有幸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栏目,遗憾的是,由于本人没有条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身体践行实验的报告及数据,不能写成专业论文发表在专业刊物上。

自然界动物中,海豚是天生定时切换使用左右鼻孔呼吸的;而瑜珈工作者数千年来积极探索着左右鼻孔呼吸给人体带来的意义,创造出了月亮呼吸和太阳呼吸的方式方法,应该提及的是,瑜珈修行者是借助于外力即用手按住或左或右鼻孔予以实现的。

本人是在逐步了解把握事物现象及本质后,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得以实现的。本人深信,左右呼吸道的切换使用,使利用左右嗓子说话成为可能,以通过左右侧身体器官活动进而调节使用左右大脑成为可能,必然会对人类的睡眠、思维能力、身心健康及寿命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人体左右呼吸道初探

 

引言 

人这个有机体,存在着左右利手,存在着眼、耳等器官偏侧性使用,也存在着左右鼻孔的循环呼吸,可惜的是,由于受到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约,人们一直以为,这些客观存在的、由机体无意识自主控制的机能,是不可随意改变且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笔者在长达30多年的“理论研究、观察内省、身体践行”的基础上发现,左右大脑机能不存在差异。目前客观存在的“功能不对称性”则是由个体左右侧身体器官“差异性使用”造成的。本人特别发现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事实,人的说话存在偏侧现象,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运用单侧的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肌肉)说话,可简述为使用“左嗓子”或“右嗓子”说话,可以这样推论,一个人的语言功能到底在左大脑半球还是在右大脑半球,取决于这个人习惯性地使用右嗓子还是左嗓子说话。

右利手的我,在尝试运用左侧的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肌肉)说话时,逐渐发现,要真正得以实现使用左嗓子说话,前提条件是必须打通左呼吸道。经过近十年的有意训练,笔者已经可以人为地控制鼻循环,已经形成左右呼吸道单侧使用并随意切换。

 

1、 呼吸道的认知现状: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呼吸系统是对称性的,除一根主气管共用外,鼻有左、右鼻孔,支气管分左、右支气管,肺也有左、右肺叶。

人们对于轮流使用左右鼻孔呼吸之鼻循环现象是有所认识的,即是由左右鼻甲交替性的充血状态改变所引起的生理现象。用右鼻孔呼吸时,大脑容易兴奋,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因而,人们工作时往往用右鼻孔进行呼吸,而在休息睡觉时,常用左鼻孔进行呼吸。人们公认,鼻循环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不可以人为改变,只能顺应利用。

 

2、 左右呼吸道的发现及体认:

80年代初,当时盛行一种理论,“多动左手有利于右脑开发”,笔者是一个特别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且对身体健康尤为在意的人,当即积极行动起来,天天用左手吃饭、做事、写字等等,一边身体力行,一边深入学习着,当时也在困惑,“为什么左利手的人,优势半球有的在右侧,而有的却仍然在左侧”,直觉告知我,起决定性作用的,肯定不是“手”。一晃十几年过去,豁然从人类进化史中得到了启示,“直立行走”在南方古猿走向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直立行走”给人类带来两大改变,一、使上肢解放出来,使双手不再是行走的工具,以致有一天能用来操纵和制造工具,并能进行劳动,因而具有进化的巨大潜能;二、直立行走也迫使躯干、头部、牙齿、和喉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咽喉部结构特征,直立行走引起的口腔、牙齿、舌头及喉部结构等发音器官的完善,致使人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产生了可能,具备了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语言是其它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语言特别是“有声语言”是思维的媒介工具。人类正是在于手的精细活动及语言的发生发展基础上得以一步步进化的,重要的史实告知我们,大脑的快速发展正是在人类直立行走以后开始的。

至此,笔者开始在意“人说话是否存在偏侧现象”,本人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运用单侧的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肌肉)说话,可以简称为用左嗓子或右嗓子说话,于是右利手的我积极尝试用左嗓子说话。

一晃又过去了十几年,本人又逐渐发现,使用左嗓子说话的前提条件,必须先形成左鼻孔主导的自然呼吸,因为只有在左鼻孔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以左侧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肌肉)进行说话。笔者经过不断地践行试验终于体认发现,人类有意识地控制鼻循环是可能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必须提及的是,鼻循环与左右呼吸道是相关连的,是相辅相成的。传统意义上,呼吸道只分上、下呼吸道,然而,笔者以为,必须重新理解分析已经知道的事实,更必须从呼吸运动的整体及参与呼吸运动的所有器官(肌肉)上来看待考虑问题。其实,一个鲜为人知的科学事实是,每一侧肺都是由其同侧相应的鼻孔来控制的。而呼吸道的形成,必须是鼻呼吸、喉呼吸、胸腔呼吸、腹呼吸等等连成一体,更应注意的是,同人的“利手”、“主视眼”、“主听耳”等现象一样,与呼吸运动相关的肌肉,包括鼻肌、咽肌、喉肌、肋间外肌和膈肌,以及起辅助作用的胸锁乳突肌、背部肌群、胸部肌群、肋间内肌、腹肌等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偏侧性的使用现象。人身体内部的主要“呼吸肌”是不对称的,大部分人右侧隔肌又大又强壮,,从胸横肌上看,左侧胸横肌连接到第二肋,右侧胸横肌则没有。

作为右利手的人,通常使用右呼吸道,并用右嗓子说话,这往往是个体无意识地逐渐形成的。然而今天的人们,只要经过训练,都可以有意识地打通使用左呼吸道,并使用左嗓子说话。当然不得不说明的是,年龄愈大则愈发困难。

客观地说,意识到可以人为改变机体的自主行为,这种跨越实属不易,笔者也因此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至于如何找到感觉、如何运用肌肉发力、如何改变及形成新的习惯等等,也反反复复摸索践行了相当长的岁月。

也许我多动左手、多用左眼看左耳听,并逐渐过渡到用左侧的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说话,原本想让我的右大脑也具有语言的功能,但当我关注到左右呼吸道现象时,才有了惊人的顿悟,“启动或左或右大脑半球工作的钥匙即取决于个体使用或右或左的呼吸道”。

经过近十几年有意训练,笔者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控制鼻循环,已经形成并可以切换使用左右呼吸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形成习惯,摸索相当长时间后,笔者现在把一天分为4个时段,上午及上半夜,以左鼻孔呼吸为主,同时伴随着以左手、左眼、左耳、左喉等左侧身体器官的活动为主,下午及下半夜,以右鼻孔呼吸为主,同样以身体右侧器官活动为主。

 

3、 讨论:

   大家知道,婴儿两侧大脑有同等的语言潜力,2~3岁以后才逐渐形成差异,一般到12岁左右相对定型。在这里也应该对斯佩里先生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进行客观的分析,应当看到,割裂脑实验的患者都是成年人,这些人都已经形成了“左右脑功能特化”,笔者以为,根据这些裂脑人存在的“左右脑特化”现象断然推论“左右脑机能存在分工”,是不严肃的,也是不科学的。斯佩里先生划时代地发现了右大脑半球的许多重要功能,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但是,传统的“大脑功能皮层化”及“机能定位学说”理论束缚了他的思维。其实,斯佩里先生已通过一系列实验表明:“当割断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连接,每个半球就像一个完整的脑一样独立地起作用”,“每一个半球都具有知觉、学习及认识系统”。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左脑同样具有右脑的功能,右脑也同样具有左脑的功能。

在长期自体践行实验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并体认,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鼻循环,进而形成或左或右呼吸道的单侧使用并随意切换。然而,众所周知,个性体验的东西是没有说服力的。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笔者个人条件所限,一直不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得自体践行试验的报告及数据。笔者在此一方面希望,相关部门及人士尽快给予关注,本人愿意提供自己这个活标本以共同探讨研究左右呼吸道等现象,另一方面也希望众多有识之士尝试跟着脚步走,以获得更多的体验并给予公认。

行为的变化、习惯的形成,必定会引起个体机能的改变。也许我应该满怀信心地告知世人,人类今天的进化,从打通“左呼吸道”开始!“直立行走”使猿变成了人,“打通左呼吸道”则可以使人获得新生!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