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说起历史上的馊主意,“疲秦计”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帮敌人壮大消灭了自己

青衫说历史

2021-07-23 11:07

30769 0 0
      说起古代最失败的计谋,那就不得不提到提到疲秦计。战国末期的时候,秦国越来越强大,实力稳居各国之首,而韩国紧挨着秦国,国力还弱,
在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下,两国之间战事不断,韩国国土不断被蚕食,已经是快要亡国的节奏了。(秦王,“看来过不了多久就能拿下这个家伙了。”)
     
picvision
郑国渠及关中平原地势图(战国)(来源于网络)
    于是当时的韩国国君无奈之下想出了一招“疲秦之计”,他听说秦国喜欢大兴土木,就派出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让他去秦国当间谍,劝说秦王搞个大型水利工程,啊韩国的想法修大工程肯定需要大量人力,这样秦国就没办法组织军队打仗了。而且如果修完效果不好,那秦国劳民伤财,对韩国也有很大的好处,(韩国国君,“一举两得,我果然是个天才。”)
     
picvision
郑国渠地图(来源于网络)

     计谋刚开始好像确实起了效果,重视农业的秦国很快接受了郑国的提议,决定修一条长达300里的水渠,也就是后来的郑国渠。这条水渠修了10年才完工,韩国也因此获得不少喘息时间。
    但韩国国君没想到这同时也是帮了秦国大忙。因为郑国渠修好后,秦国发现原本贫瘠的关中地区一下子多了几万亩良田,种出的粮食可以直接供应60万大军。
  
picvision
郑国渠遗址(来源于网络)
   
疲秦计反而使秦国更富强了。于是完工没几年秦国就开始了统一六国战争,而韩国最终也没能逃过第一个被灭的命运,(秦王,“哈哈哈哈,朕能这么快当皇帝,多亏了这条好计谋啊。”)
     拓展资料:郑国渠的作用不仅在于其100多年的灌溉效益,更在于开创了引流灌溉之先河,对后世的引流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汉时期的白公渠、唐时期的三白渠、宋时期的丰利渠、元时期的王御史渠、明时期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时期的龙洞渠等历代运河 。运河建成后,关中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使用掺杂淤泥的水来灌溉低洼和盐碱地。 就是用含沙量大的河水灌溉,增加土壤肥力。 农业发展迅速,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就富庶起来了。
      观众老爷们觉得历史上还有那些馊主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