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正解局】首位度全国第1,贡献全省50%GDP:长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正解局

2021-05-06 13:20

33487 0 0

反哺,才是最终道路。正解局原创

这两年,有个很热门的词:首位度。


其中,大家讨论最多又是省会首位度。

先简单解释下。

省会首位度,指的是省会经济总量在省内的比重,这个经济总量通常用GDP来表示。

说起首位度高,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成都、武汉。

但实际上,成都、武汉的首位度在全国只能算中上游。

根据2020年GDP数据整理,成都、武汉分别以36.46%、35.95%的首位度,在27个省会城市中名列第6、第7。

排在他俩前面的还有哈尔滨、西安、西宁等城市。

排在第一位的城市,可能很多人没想到,竟然是吉林省会——长春。

2020年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

凭借着完善的工业基础、矿产资源和苏联的援助,建国后的长春与东北一起,肩负着振兴中国的重任。

中国一汽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是当时长春的两大门面,前者研制出了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后者拍摄过《刘三姐》《上甘岭》等诸多经典影片。

因此,长春被誉为“东方底特律”、“东方好莱坞”。

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然而,斗转星移,长春也慢慢地没法那么出挑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重心移至东南沿海,再加上产业结构转型缓慢,长春GDP从全国十余名下滑至三十名开外。

不同的是,失落的长春背后,却是其对吉林省经济掌控力的日益加强。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长春首位度的提高,也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但近几年来,长春的首位度进程开始加速。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长春首位度由47.65%增长至53.92%,共增长6.27个百分点,在全国鲜有敌手,也就西安的增幅(6.21个百分点)能跟其扳扳手腕。

更重要的是,长春因此一举超越银川,在全国首位度争霸赛中拔得头筹。

2016至2020年中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变动

如今,吉林省每2元钱产出,就有超过1元是长春贡献的。

在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的竞争格局中,长春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毕竟,其他8个兄弟的GDP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长春。

就拿GDP来说,长春是省内老二吉林市的三四倍。

排名最末的辽源市,还不到长春的10%。

全国来看,吉林也只有长春一个城市进入全国城市GDP百强榜,近几年基本上排在30至40名。

而二把手吉林市,排到了将近200名。

注:图中横线表示GDP未在当地政府统计公报中正式披露

长春之于吉林,可谓是深刻诠释了什么叫一枝独秀。

有人甚至戏称:建议长春市直接改名为“长春省”。

在长春有个老梗: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当中。

这句话常被用来调侃吉林大学之大。

如今,这个老梗得到了翻新:美丽的吉林省坐落在长春市当中。

作为吉林省唯一的经济核心,长春虽然在全国不显山不露水,但在省内是绝对强到没朋友。

当然,长春首位度的提高,离不开更高层面的重视。

早在前几年,长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呼声就不绝于耳,省里也一直有所支持。

去年,吉林省更是对长春申报国家中心城市作出肯定性批复,基本相当于官宣了。

但长春要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前面的一道坎就是沈阳的正面竞争,相比后者,长春在经济实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所以,这就意味着必须做大做强长春。

目前全国共有九座国家中心城市

首先,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长春京东亚洲一号仓、华为长春研究所等大型项目先后在长春落地生根。

投资终过山海关。

此外,行政区域的调整,也给长春带来了巨大的增量。

2020年,长春代管公主岭后(此前由四平市代管),地域面积直接增加了1/5,人口流入超百万,经济总量也一下子增长了400亿以上。

也正是在这一年,长春首位度一下子上升了3.57个百分点,奠定了其“首位度一哥”的地位。

图片来源:吉林省官网

有了人和,再来看天时地利。

在东北四大城(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之中,长春可谓是最低调的一个。

但实际上,在东北经济遭遇寒冬的情况下,长春反而是最先爬出坑的。

在考虑到长春主动对2018年GDP“挤水分”,实际上近6年来,长春GDP增速皆是录得正增长,个别年份更是高达8%以上。

数据来源:长春市统计公报

长春在进步,而吉林省内其他地级市(自治州)相对来说,是在退步。

以2020年为例,长春汽车实现累计产量265.45万台,仅前三季度,长春汽车开发区汽车工业总产值就已达到3427亿元,同比增长16.8%。

得益于此,2020年,长春录得了3.6%的增长率。

要知道,受疫情影响,当年全国GDP增长率也只有2.3%。

吉林其他8个地级市(自治州)中,只有GDP基数相对较低的四平和辽源录得3%以上的增长。

就拿吉林市来说,近4年GDP增速皆在3%以下。

一进一退之下,长春的首位度自然也就有所提高。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吉林经济和影响力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做大做强省会长春,全力打造一个霸主级城市,确实带来了一些好处。

最直接的,长春的强势复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吉林被其他地区虹吸的命运。

近几年来,关于东三省人口流失的话题,就屡见于报端。

据统计,2013至2019年,东三省人口合计净流出达164万。

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梗:东四省,即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海南,用以描述东北人大量涌入海南。

这种趋势下,吉林自然难以幸免。

但长春偏偏成了特例。

很久以前,吉林省各地区除了人口普查年份,一般只公布户籍人口,不公布常住人口,所以对于长春人口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目前难以获得一个官方的定论。

吉林省统计局对于常住人口的回复

但从其他数据,我们可以推测出:长春人口是净流入的。

例如,2009年长春的汽车保有量只有54.5万,2019年则达到了183.2万,增长了2.36倍。

据百度地图慧眼团队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活⼒研究报告》,长春在30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9,是唯一一个进入前40的东北城市。

注:城市⼈⼝吸引⼒指数是指:该城市新流⼊常住⼈⼝与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常住⼈⼝均值的⽐值

该份报告基于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海量位置服务⼤数据、POI(信息点)⼤数据、交通出⾏⼤数据挖掘计算所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所以,大概率来说,长春人口是净流入的。

而这增量从哪来?

很可能是吉林省内。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如果省内有和省外发达程度相似的经济体,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但长春高达53.92%的首位度之下,也带来一个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外流,但其对省内其他城市的虹吸,算不算另一种变相的摧残?

其实,首位度过大,会造成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资源要素产生吸附,不利于省内协调发展。

而且,优质资源向省会集中,也不利于相对均衡发展,尤其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当谈及首位度多少算高时,有专家表示,最好不要超过30%。

无独有偶,去年10月份,《求是》杂志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文章指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这放到吉林身上,也有相通之处。

更重要的是,长春首位度霸占榜首的背后,也反映出东北经济的一个困局:

传统产业升级缓慢,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塑造百花齐放的景象。

从东三省三个省会首位度来看,长春53.92%,哈尔滨37.84%,沈阳26.87%,分别排名第1、第5、第13。

而从三个省份整体实力来看,辽宁最强,黑龙江次之,吉林最弱。

省会首位度越低的,经济实力反而越强。

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DP排名

东北的很多城市,都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比如石油城市大庆、钢铁城市鞍山。

这些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年轻人更倾向于流向强势的省会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地区。

打造一个强省会,而不是双核心或者均衡发展,对很多经济实力欠佳的省份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最好的出路。

与其留给别人,不如内部消化。

某论坛上关于长春首位度的讨论

对于一些省会首位度低的省份来说,强调强省会战略,也没有错。

例如省会首位度较低的山东、江苏、河北等省份,在“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到了类似加强省会担当的表述。

但53.92%的首位度,对于任何一个省会来说,都属于偏高了。这次,长春也不例外。

这头大象,是该转向了。

摆在它前面的,有三条道路。

其一,是经济引擎双核心模式。

像广州、深圳之于广东,杭州、宁波之于浙江,福州、泉州之于福建,都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其二,是“主+副”模式。

在这一点上,湖北是实践者之一。

过去二十几年,武汉一城独大,确实给其带来了很大助力。

但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外界对其“吸血”的质疑。

所以,在“十四五”规划中,湖北提出: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强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对“两翼”的辐射引领作用。

其核心意思,就是要培育以武汉为首,以襄阳、宜昌为副的“一主两副”的发展模式。

从2020年湖北各市GDP来看,襄阳、宜昌分别排在第2、第3,且与后面的城市有较大差距

其三,则是以省会为中心的大都市圈模式,通过省会+周边区域,进而带动更多地区的协调发展。

这里参考下美国的经验:1910年,美国城市化率超过50%后,就开始用都市区取代行政区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在这方面,国内的先行者是南京都市圈。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这意味着,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徽京”一词,有了更多实质性的东西。

过去20年的实践中,南京都市圈彼此成就,对区域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具体详见以前文章《南京向西,安徽向东》。

实际上,吉林早就在规划实施“主+副”和都市圈两种模式,试图通过省会反哺其他城市。

前几年,吉林提出“一主、六双”的规划布局,即打造一个以长春为主要区域,辐射带动吉林、四平、辽源、松原的“长春经济圈”。

2019年5月,吉林出台《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2019-2025年)》,意图打造长春、吉林两市双核心、一体化局面。

当然,除了宏观上的规划,长春以及吉林,也急需完成“软件”上的升级。

比如营商环境。

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才会诞生或者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

优质企业多了,从业者的工资待遇,也就水涨船高,这样才能留得住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到那时,吉林省内的各个城市,才会百花齐放。

长春的首位度,自然也就能降下来。

就像浙江一样,杭州虽强,但省内其他城市也很争气。

提高省会首位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其在本区域内的辐射作用,相信对每个省份来说,皆是如此,也应该如此。

对于吉林,对于东北来说,则更需要如此。

在东北近年来沉寂的背后,登上首位度头名的长春,该如何转向,这值得我们深思。

这也是整个东北面对的问题。


正解局,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200万人次。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ID:zhengjieclub)关注。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