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错换人生案:“姚郭两家的立场粉互喷”,为何盲目力挺是帮倒忙?

这个是认证

姬鹏

2021-04-11 21:25

51760 1 0

“错换人生案”依然在抵达真相的路上,被评说、被谈论,并且在案情发酵的过程中,“姚郭两家父母”也都“俘获”到各自的“立场粉”。虽然就双方的“立场粉”来讲,都认为自己支持的一方是善良的,无辜的,但他(她)们真要是争论起来,却跟善良和无辜毫无关系。

而对于真相到底是什么,他(她)们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甚至可以确切地讲,从各自选择“站立场”开始,他(她)们就已经认为“自己相信的真相,就是最终彻查出的真相”。这导致,在预设的真相面前,“立场性的互喷”自然是无法避免的。

并且我们会发现,“互喷”始终还伴随着对“当事人们”的语言性攻击。这导致在“真相难抵”的情境下,“当事人们”只能被迫进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舆论风波之中。而且随着案情进入“深水区”,这种势头越来越强劲,直至催生出“立场粉”的“极端喊话”(威胁性的喊话:搞臭你,搞垮你等等)。

不得不说,这是个悲凉的局面。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姚郭两家”没有走向“两家亲”已经很遗憾,但这也是“当事人们”基于各自情理的最终选择,值得尊重。可作为“局外人”的“立场粉”,即便认为自己支持的一方是善良的,无辜的,但还是要以事实真相为依据去判断为好。

要不然,一头扎进未经实证的信息洪流里,就开始“站立场”,那么就算站到最后,必然会有一方被啪啪打脸。虽然有人会强调打脸无妨,因为不关乎实质性利益损伤。但是作为舆论性参与者,如果老是以这种态度进行,只能说自己就是“盲目力挺”。

之所以会强调“盲目力挺”,倒不是苛求“局外人”对“当事人”负责到底,而是希望在既定的是非判断上,“局外人”能尽可能的从“当事人”的遗憾中,找寻出“人性之光”和“救赎之路”,也只有如此,舆论围观才会更接近舆论审视,而“当事人们”也更容易进入法理程序处理自己的事情。

要知道,“盲目力挺”不仅代表无知,还可能“帮倒忙”。因为在事实真相浮出水面之前,拉开排面的“站立场”,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一方借势作乱,这种情况下,真相只要还没有浮出水面,另一方就要承受无端的流言蜚语。

所以,真要是想站在更高层面“求真求善”,就最好不要“站立场”,退而求其次,就算“站立场”也要尽可能的克制,而非在事实不明的情况下就情绪先发。因为很多时候“立场粉”的不克制会让被支持方骑虎难下。

就如“错换人生案”中“偷换风波”的掀起,最开始其实就是“立场粉”互喷引发的舆论发酵,直至后期“姚郭两家父母”正式撕破脸。当然,这其中还是“两家人”本就生出罅隙,“立场粉”只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要是“立场粉”克制一些,想必舆论的反噬就会减轻很多。

所以,要坚持事实独立不依附于特定立场。坦率地讲,非亲非故的“站立场”本就值得怀疑,因为真要是坚持“真善美”,是必须以事实是非为基础才行,而非是因为自己的立场才会去坚持“真善美”。

因为“真善美”总是在确定的事实是非之上才会有意义,而未经实证的事实是非面前,最体面的做法是尽可能的提供介入的视角,而非是具体的情绪和流言。只可惜,“错换人生案”发酵将近一年多,最繁盛的部分依然是情绪和流言。

并且情绪和流言沉积的越多越久,就连“立场粉”也都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索性“站到底”就好像是正义的。可事实上,如果连是非都不论,那么所谓的正义自然就变成刀剑,在刺伤罪恶的同时,也会连无辜一同刺伤。

因此,“局外人”的价值中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并不把,也不必把天下的事情分成事实和自己的感受,然而在特定的事件中,我们需要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分离开来。

就以“错换人生案”当前的情势来看,很多人完全是把感受当成事实,以至于先入为主已经成为普遍存在。只是,作为“当事人们”来讲,事实和感受是可以混为一谈的,毕竟利益相关很难掰扯清楚。可对于“局外人”而言,如果也这样论是非,自然就是吃相难看。

因为对于普世价值来讲,是需要从流变不息而又充满爱恨情仇的世界中切割出来才有现实意义。要不然看到局部事实就以为是整体事实,最终只能沦为情绪的附庸,被利用、被裹挟。这时候,“事实本身没有价值”这话所说的就是:事实对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观是中立的,也就是“价值中立”。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姬鹏。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文山寺前
弄清究竟是有意的调包?还是无意的失误?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追查淸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是和稀泥!
2021-04-14 09:46
0
0
推荐阅读